電弧氣刨

電弧氣刨

碳弧氣刨是利用碳極和金屬之間產生的高溫電流,把金屬局部加熱到熔化狀態,同時利用壓縮空氣的高速氣流把這些熔化金屬吹掉,適用範圍廣泛。

原理

碳弧氣刨是利用碳極和金屬之間產生的高溫電流,把金屬局部加熱到熔化狀態,同時利用壓縮空氣的高速氣流把這些熔化金屬吹掉,從而實現對金屬母材進行刨削和切割的一種加工工藝方法 。

工藝參數

1. 碳棒規格及適用電流

電流對刨槽的尺寸影響很大,電流增加時,刨槽的寬度增加,深度增加更多,採取大電流可以提高刨削速度,並獲得較光滑的刨槽。但電流過大時,碳棒頭易發紅,鍍銅層易脫落。正常電流下,碳棒發紅長度為25mm,電流小則容易產生夾碳現象。

2. 刨削速度

刨削速度對刨槽尺寸、表面質量都有一定影響。速度太快會造成碳棒與金屬相碰,會使碳粘於刨槽頂端,形成“夾碳”的缺陷。相反,速度過慢又易出現“粘渣”問題。通常刨削速度為0.5—1.2m/min較合適。

3. 電弧長度

氣刨時,電弧長會引起電弧不穩定,甚至造成息弧。操作一般宜用短弧,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碳棒利用率。一般電弧長度以1—2mm為宜。

4. 碳棒伸出長度

碳棒從鉗口到電弧端的長度為伸出長度伸出長度越長,鉗口離電弧越遠,壓縮空氣吹到熔池的吹力就不足,不能將熔化的金屬順利吹掉;另一方面伸出長度越長,碳棒的電阻越大,燒損也越快。操作時,碳棒合適的伸出長度為80—100mm,當燒損到20—30mm後就要進行調整。

5. 碳棒傾角

碳棒與工件沿刨槽方向的夾角稱為碳棒傾角,刨槽的深度與傾角有關。傾角增大,刨槽深度增加;反之,傾角減小,則刨槽深減小。碳棒的傾角一般為25°-45°

基本操作

1. 準備工件 刨削前應先檢查電源的極性是否正確(一般刨槍接正極、工件接負極)。檢查電纜及氣管是否接好。並根據工件厚度、槽的寬度選擇碳棒直徑和調節好電流。調節碳棒伸出長度為80—100mm。檢查壓縮空氣管路和調節壓力,調正風口並使其對準刨槽。

2. 引弧 引弧時,應先緩慢打開氣閥,隨後引燃電弧,否則易產生“夾碳”和碳棒燒紅。電弧引燃瞬間,不宜拉的過長,以免熄滅。

3. 刨削

① 因為開始刨削時鋼板溫度低,不能很快熔化,當電弧引燃後,此時刨削速度應慢一點;否則易產生夾碳。當鋼板熔化且被壓縮空氣吹去時,可適當加快刨削速度。

② 刨削過程中,碳棒不應橫向擺動和前後往復移動,只能沿刨削方向作直線運動。

③ 碳棒傾角按槽深要求而定,傾角可為25°-45。

④ 刨削時,手的動作要穩,對好準線,碳棒中心線應與刨槽中心線重合。否則,易造成刨槽形狀不對稱。

⑤ 在垂直位置氣刨時,應由上向下移動,以便焊渣流出。

⑥ 要保持均勻的刨削速度。刨削時,均勻清脆的“嘶、嘶”聲表示電弧穩定,能得到光滑均勻的刨槽。每段刨槽銜接時,應在弧坑上引弧,防止碰觸刨槽或產生嚴重凹痕。

⑦ 刨削結束時,應先切斷電弧,過幾秒後再關閉氣閥,使碳棒冷卻。

⑧ 刨槽後應清除刨槽及其邊緣的鐵渣、毛刺和氧化皮,用鋼絲刷清除刨槽內碳灰和“銅斑”。並按刨槽要求檢查焊縫根部是否完全刨透,缺陷是否完全清除。

4. 焊縫返修時刨削缺陷

焊縫經探傷後,發現有超標準的缺陷,可用碳弧氣刨進行刨除。根據檢驗人員在焊逢上做出的缺陷位置的標記來進行刨削,刨削過程中要注意一層一層地刨,每層不要太厚。當發現缺陷後,要輕輕地再往下刨一二層,直到將缺陷徹底刨掉為止。

套用範圍

1. 焊縫挑焊根工作中。

2. 利用碳弧氣刨開坡口,尤其是U型坡口。

3. 返修焊件時,可使用碳弧氣刨消除焊接缺陷(挖出)。

4. 清除鑄件表面的毛邊、飛刺、冒口和鑄件中的缺陷。

5. 切割不鏽鋼中、薄板

6. 在板材工件上打孔。

7. 刨削焊縫表面的余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