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合格率

電壓合格率

電壓合格率指在電網運行中,一個月內,監測點電壓在合格範圍內的時間總和與月電壓監測總時間的百分比。

釋義

電壓合格率在電網運行中,一個月內,監測點電壓在合格範圍內的時間總和與月電壓監測總時間的百分比。

規定標準

城市地區:供電可靠率不低於99.90%,居民客戶端電壓合格率不低於96%;農村地區:供電可靠率和居民客戶端電壓合格率,經國家電網公司核定後,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力公司公布承諾指標(四川省電力公司承諾農村供電可靠率不低於99.589%,電壓合格率不低於93.89%)。

客戶電壓質量指標主要是指客戶供電電壓偏差合格的狀況,供電部門與客戶的產權分界處或由供用電協定所規定的電能計量點的電壓允許偏差是:

1、 單相供電220V居民客戶受電端:-10%~+7%,即用電時最高電壓不高於236V,最低電壓不低於198V。

2、 三相供電10KV(6KV)專線客戶或380V客戶端:-7%~+7%,即用電時最高電壓不高於10.7KV(6.42KV)或407V,最低電壓不低於9.3KV(5.58KV)或353V。

3、35kV及以上用戶的電壓變動幅度,應不大於系統額定電壓的10%;其電壓允許偏差值,其絕對值之和應不超過系統額定電壓的±10%。

4、對電壓質量有特殊要求的客戶(如高、新技術客戶等),供電電壓允許偏差及其合格率由供用電協定確定。

5、變電站110kV~35kV母線,正常運行方式時為相應系統額定電壓的-3%~+7%,事故時為系統額定電壓的±10%。如調度重新下達母線電壓曲線,則以調度下達的為準。

變電站的10千伏母線電壓允許偏差值,應使所帶線路的全部高壓用戶和配電變壓器供電的低壓用戶電壓均符合規定值,原則上為相應系統額定電壓的0~+7%。

統計

1、電壓監測點應選定一批有代表性的變電站10kV母線和用戶作為電壓質量考核點,分為A、B、C、D四個類別設定:

A類變電站110kV母線;

B類35kV及以上專線供電的用戶;

C類10kV及以上電壓供電一般用戶,原則上每萬千瓦時一般負荷應設一個點,並包含對電壓有較高要求的重要用戶。一般負荷的計算:〔公司全年用電量(萬千瓦時)/全年時間(小時)—35kV以上專線用戶所設點的負荷(萬千瓦)〕;

D類低壓(380/220)用戶應每百台配電變壓器設一個,其監測點應設在有代表性的低壓線路的首端和末端。

2、電壓監測應逐步推廣配網自動化,實施連續線上監測和統計;變電站母線應逐步實現調度自動化實時監測。

3、 電壓質量統計的時間單位為分鐘。

4、電壓合格率計算公式為:

(1)、 各點電壓合格率(%)=(點電壓合格時間/點考核時間)×100%

(2)、 各類電壓合格率(%)=(該類各點電壓合格率之和/該類電壓考核點數)×100%

(3)、 供電電壓合格率(%)=[0.5A+0.5(B+C+D)/3]×100%

組織措施

內部組織管理

1、健全無功電壓管理組織

成立以分管局長為組長,以生產技術部、調度所,運行工區、各線路設備管理單位負責人和相關專業管理人員為成員的專業管理隊伍。定期召開電壓,無功專題會議,根據電網電壓無功運行情況,及時研究布置無功電壓管理工作任務,針對各種實際問題,採取相應措施。為公司電壓無功管理工作上台階,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2、加強規劃計畫

認真貫徹上級下達的電壓無功管理規定以及相關檔案精神,結合自己電網的實際情況,制定電壓無功管理實施細則及考核辦法,並嚴格執行。

組織各單位整理近兩年低電壓報修、諮詢、投訴、電壓監測等情況,深入分析與預測,提出配網饋線和台區規劃技術方案和項目,重點提出下一年低電壓配網技改和大修項目計畫。

建立電壓合格率管理網路,制定《電壓質量管理監測細則》、布置電壓監測點、統計分析有關數據,制訂有針對性的整改計畫。

重點針對春節和迎峰度夏兩個負荷尖峰時段,提前部署和實施建設低電壓整治項目。

3、加快工單整治、加強建設協調

儲備一定的配變台區常用標準化建設物資、預留一部分專項建設資金,以加快項目整治進度。

對於建設與改造受阻問題,應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匯報,通過政府部門電網建設指揮部等,加大協調推進力度。在推進中,及時將相關推進情況通報相關政府等部門和有關投訴人員,取得支持與理解。

4、分析與考核

城區局與各供電公司應對每周低電壓整治情況進行分析,並於每周五上午提交局兩率專責進行匯總;

嚴格按電壓無功控制原則執行局下達的電壓無功曲線。充分利用現有調壓設備,根據負荷變化及時進行電壓調整,對執行不嚴格不到位。造成電壓合格率達不到指標要求的,按規定進行考核。

5、人員培訓

加強運行人員電壓無功技術培訓,並組織學習電壓無功管理的相關規定;每月底對上月電壓無功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並監督實施,結合存在問題對運行人員進行再培訓。

內部運行管理

1、加強變電站無功電壓的運行管理

(1)關注各個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的運行狀況,對於在役的無功補償裝置應嚴格按照運行規程,定期巡視、維護、檢修。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避免出現無功補償不足或有缺陷投不上的情況。

(2)做好有載調壓開關的運行管理工作,操作達到規定次數要進行檢修維護。有載調壓開關一旦出現失靈的情況應根據實際狀況及時處理,並通過其它方式(如調節送電端的電壓、投切電容器、調整負荷等)調節母線電壓。

(3)無功最佳化系統中某變電站實時數據不能刷新或與現場不一致時,應封鎖該變電站,等通道正常後再啟用。凡可能涉及到無功最佳化系統正常運行的,如變更廠站號、增加主變等情況應提前作好準備。

(4)設立電腦管理員,定期對無功最佳化及監控系統進行檢查維護。

(5)制定運行管理規定,完善基礎資料,建立台帳進行管理;經常開展專業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認真做好數據採集和統計分析工作。

(6)完善相關方面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加快事故處理。針對電網可能出現的各種事故,提前做好事故預案,縮短事故處理時間及電網特殊運行方式下電壓越限時間,儘快恢復電網正常運行;根據電網停電檢修計畫,提前安排好電網運行方式,做好檢修狀態下特殊運行方式的事故預案,預告相關部門注意事項,儘量縮短電網特殊運行方式的時間。

2、加強低壓線路電壓的運行管理

(1)實現線上監測,實時掌握電壓狀態。確保d類電壓監測點的監測儀全部具有rs-485接口,具備數據遠傳功能,每天定時抄取上一天的24個整點電壓及最高、最低電壓出現時間等數據,並根據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原因,及時採取有效措施。

(2)據負荷運行特點,對配電變壓器進行首末端電壓的測量,根據所測電壓情況對公用配電變壓器的分接頭進行適當的調整,保證其在合適的擋位。為保證此項工作的連續性,要制定《負荷測量及變壓器擋位調整管理辦法》,在辦法中明確規定負荷測量及變壓器擋位調整的周期。

(3)保證公用配電變壓器的三相負荷平衡,要求不平衡率不高於25%。

外部管理

1、加強10kv用戶管理工作

一是嚴格執行 100 千伏安及以上專變用戶功率因數考核,督促用戶安裝無功補償裝置。對於近期不安裝無功補償裝置的用戶,可以探索在計量點前加裝無功補償裝置的方法進行改造,減少線路無功傳輸。

二是開展隨器無功補償工作,對低壓用戶 5千瓦以上電動機開展隨器無功補償,減少低壓線路無功傳輸功率。

2、加強380/220v用戶管理工作

一是加強低壓用戶報裝接電管理、強化行銷數據分析。加強裝接容量分析,合理確定裝接容量;精益行銷管理,採取在行銷業務系統中標註單相用戶所接相別,統計分析分相用電量,輔之以現場測量,及時調整單相用戶所接相別,控制三相不平衡度。

二是加強低壓用戶負荷需求管理,結合集抄系統建設及裝設配變綜合監測儀,收集配變及低壓用戶用電負荷情況,開展特性分析,為規劃建設及運行管理提供依據。

三是結合行銷管理系統建設,優先對存在“低電壓”情況的配電台區開展配變綜合參數實時監測系統改造,全面掌控配電台區運行情況。四是開展台區用戶錯峰用電管理。掌握配電台區用電負荷情況,積極引導和鼓勵小型加工等較大負荷用戶錯峰用電。研究居民用戶錯峰用電及尖峰時段均衡用電的方法及措施。

3、加強小水電上網管理工作

在有關上網小水電的供用電協定、調度協定中明確小水電上網潮流的控制方案,避免高峰負荷時無功出力不足,低谷負荷時向地級電網大量輸送無功電力;認真上報日發電計畫,並按計畫安排發電出力;嚴格考核上網功率因數。

技術措施

為了提高電壓合格率,可採取各種技術措施。這些措施大體上可以分為運行性措施和建設性措施兩大類。

運行性措施

運行性措施主要是在已運行的電網中,合理地組織運行方式提高電壓合格率。這類措施不需要增加投資,因此應優先予以考慮。

1、提高電壓合格率的無功與電壓調節原則

(1)按照無功電力的分層、分區就地平衡的原則,優先滿足功率水平。在交流電網中,要做到無功功率的就地平衡,避免無功功率的長距離傳輸、尤其是無功的過網傳輸,從而降低線損,提高電網的經濟效益。實行分層控制、分層平衡,做到變壓器低壓側無功不向高壓側倒送,高壓側的過剩無功都流到低壓側的母線,由電容(電抗)器補償平衡,控制無功不流人相鄰電網,達到分層平衡、無功不過網的目的。

(2)由於電壓與無功密不可分,為防止頻繁調節變壓器分接頭或頻繁投切電容器,避免電壓調節和無功補償發生衝突,變電站宜採用就地電壓無功綜合自動控制裝置,不宜採用調壓和投切電容器相互獨立的兩套自動控制裝置。

2、合理運用avqc設備加強對有載調壓及無功補償裝置的調控工作

(1)對於無人值班變電站,監控值班人員應根據實時的無功功率圖和電壓曲線圖,掌握無功功率、母線電壓的變化趨勢,採用avqc設備與人工調節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投切電容器和調節主變有載調壓開關,在電壓沒有越限之前及時調整電壓。

(2)採用逆調壓方式。由於中樞點供電到各負荷點的線路較長、各變電站的負荷變化規律大致相同、負荷變動較大,即高峰時保持電壓比額定電壓高,低谷時電壓則下降到額定電壓。這樣在最大負荷時提高中樞點電壓以抵償線路上因負荷增加而產生的電壓損耗,在最小負荷時將中樞點電壓降低以防止負荷點的電壓過高。

3、根據負荷的地區性和時間性來調節負荷

(1)在負荷比較重的地區必要時採取調峰、錯峰及轉移負荷的方式來減輕主變或線路超載的情況,實行錯峰用電,低谷優惠電價等,減小峰谷差,提高負荷率,減少高峰負荷電壓越下限、低谷負荷電壓越上限運行的現象,降低對電壓的影響。

(2)農村負荷峰谷明顯,負載率低,要多利用經濟等手段,宣傳鼓勵用戶在低谷時段用電,實現移峰填谷,使負荷曲線趨於平穩,改善電網的電壓質量。

(3)節假日由於工業負荷的大幅度減少,變電站的主變負荷很輕時可以通過調整變壓器的運行台數的方式降低母線電壓,使之控制在合格範圍之內。

4、母線負荷調整

在開關間隔出口用電纜搭接進行兩段母線的負荷調整,使母線負荷趨於平衡,以改善調壓條件,使無功補償設備能充分發揮作用,提高電壓合格率。

建設性措施

建設性措施則是指新建電力網時,為提高運行的經濟而採取的措施,以及為降低網損對現有電網採取的改造和加強的措施。這一類措施需要花費投資,因此,往往要進行技術經濟比較,才能確定合理的方案。

1、增加變電站電壓調節設備的投入

隨著寧德地區電網結構的不斷完善,部分變電站進行了增容改造,但無功補償容量卻沒有隨之增加,個別變電站補償度遠低於15%的最低限。因各地區負荷性質不同,部分變電站的補償度雖然滿足要求,但無功需求依然很大,應該適當進行電容器組改造,增加補償容量。在負荷尖峰時段,對電壓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避免電壓過低。

加大設備資金投入,將無載調壓主變更換為有載調壓主變。最終達到有載調壓主變覆蓋率100%,將大大提高電壓調控能力。

avqc裝置是目前我地區使用最普遍的調壓手段,對於vqc未投入運行的變電站結合綜自改造,使avqc投入運行,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電壓超限。對於已投運的avqc裝置,部分設備已經老舊,出現問題比較頻繁,經常閉鎖,應予以更換。同時協調自動化部門,對avqc閉鎖的變電站實現遠方復歸,減少因路途遙遠造成的電壓超限時間過長。

2、加強電壓監測儀、諧波線上監測裝置裝設

按照國網公司“電網電壓質量和無功電力管理”的要求,對a、b、c、d四類電壓監測點設定原則,對所管轄的變電所10kv母線,各電壓等級用電客戶均裝設電壓監測儀。

在諧波污染嚴重的變電站裝設諧波線上監測裝置,做到實時監控,實行誰污染誰治理,逐步消除諧波污染。

3、增加電源點,縮小供電半徑

搞好電網規劃,加快電網改造,增加變電站布點,增大供電能力,縮短10 千伏供電半徑,以滿足負荷不斷增長的需要。避免因單電源進線或主變停電檢修造成10 kv母線電壓因轉電造成電壓偏低,影響電能質量。

4、提升 10千伏線路供電能力

一是對供電半徑大於 15 千米,小於 30 千米的 10 千伏重載和過載線路,優先採取在供電區域內將負荷轉移到其它 10千伏線路的方式進行改造。其次開展新增變電站出線迴路數,對現有負荷進行再分配。若供區 5年發展規劃中無新增變電站布點建設計畫,可採取加大導線截面或同桿架設線路轉移負荷的方式進行改造。

二是對於迂迴供電、供電半徑長且電壓損耗大的 10千伏線路,可採取最佳化線路結構,縮短供電半徑,減小電壓損失的方式進行改造。

5、提升配電台區供電能力

一是對長期存在過載現象的農村配電台區,優先採取小容量、多布點方式進行改造。對居住分散的丘陵、山區農戶,可採用單相變壓器進入自然村的方式進行改造。

二是對因季節性負荷波動較大造成過載的農村配電台區,可採用組合變供電的方式進行改造。

三是對因日負荷波動較大造成短時過載的配電台區,可採用增大變壓器容量或更換過載能力較強變壓器的方式進行改造。

四是對供電半徑大於 500米小於 1000米且 500米後低壓用戶數大於 30 戶的低壓線路,可採取增加配電變壓器布點的方式進行改造。所帶低壓用戶數較少的低壓線路,可採用加裝調壓器的方式加以解決。

6、提升 10千伏線路調壓能力

一是對供電半徑大於 30 千米,規劃期內無變電站建設計畫,合理供電半徑以後所帶配變數量超過 35 台,所帶低壓用戶長期存在“低電壓”現象的 10千伏線路,可採用加裝線路自動調壓器的方式進行改造。

二是對供電半徑大於15千米,小於 30千米,所帶低壓用戶存在“低電壓”情況的 10千伏線路,可採取提高線路供電能力的方式進行改造。

7、提升低壓線路調壓能力

一是對供電半徑大於1千米,3 年內難以實施配變布點,且長期存在“低電壓”現象的低壓線路,可採用加裝線路調壓器或戶用調壓器的方式進行改造。

二是對供電半徑大於 500米,小於1千米,供電半徑 500米以後低壓用戶數大於 10戶,且長期存在“低電壓”現象的低壓線路,可採用加裝線路調壓器或戶用調壓器及增大導線截面等方式進行改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