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筍

雷筍

雷筍,學名雷竹筍,又名雷公筍、早園筍、雷筍,因早春打雷即出筍而得名,是春筍市場上最早上市的筍種。雷筍2月初出筍,筍期60-70天,於4月中旬結束,一般單株筍重0.3-05千克,最大1.5千克以上,適宜採收長度為20-30厘米,以鮮筍上市為主,也可加工成筍罐頭或筍乾,畝產量在5000-7000斤左右,最高可達10000斤以上。雷筍味道鮮美,甘甜脆嫩,出肉率高達70%,為早熟、高產的優良筍用竹種。經測定,每100克雷筍的糖類含量中,總糖、可溶性糖類分別是為3.5%和1.7%,經常食用不易引起身體肥胖,每100克雷筍中除了含有鹽等無機成分外,還含有鈣、鐵等礦質鹽類,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及維生素C等,能有效調節人體發育和新陳代謝的各種生理活動。

形態特徵

雷筍雷筍

熊貓雷筍

產於大足區萬古鎮雷竹種植基地。雷竹竿高7-8米,胸徑4-5厘米,為中型竹種。雷筍2月初出筍,筍期60-70天,於4月中旬結束,一般單株筍重0.3-05千克,最大1.5千克以上,適宜採收長度為20-30厘米,以鮮筍上市為主,也可加工成筍罐頭或筍乾,畝產量在5000-7000斤左右,最高可達10000斤以上。

經濟價值

雷筍雷筍
雷筍雷筍

雷竹全部成林後,一年四季內都有新鮮的雷筍可供採挖上市。預計畝產量在5000-7000斤左右,最高可達10000斤以上。今年春冬兩季的雷筍已經部分上市,重慶雷竹筍的市場價格達到12元/斤左右,冬天反季節上市的雷竹筍價格在30元/斤左右,夏秋季雷竹筍也可批量上市,預計價格在25元/斤左右。

營養價值

雷筍雷筍

雷筍味道鮮美,甘甜脆嫩,出肉率高達70%,為早熟、高產的優良筍用竹種。

從營養成分看,雷筍含有粗蛋白、脂肪、可溶性糖類、纖維素及無機、機鹽等。其中,每100克雷筍中含粗纖維0.55克,適中的纖維素含量對排除腸道毒性或刺激有積極作用,能有效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和健康,在腸癌預防上有極佳作用。

每100克雷筍中含粗蛋白2.7%,容易被人體吸收。其蛋白質含量比常見蔬菜要高,比大白菜高1倍,雷筍蛋白質水解後可產生18種胺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成為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理想綠色食品。

雷筍雷筍

每100克雷筍中脂肪含量較低,僅為0.52%。其脂肪含量雖少,但比常見蔬菜含量要高,而且其脂肪消化率較高,必需脂肪酸含量較為豐富,經常食用雷筍不會引起身體肥胖。

經測定,每100克雷筍的糖類含量中,總糖、可溶性糖類分別是為3.5%和1.7%,經常食用不易引起身體肥胖,每100克雷筍中除了含有鹽等無機成分外,還含有鈣、鐵等礦質鹽類,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及維生素C等,能有效調節人體發育和新陳代謝的各種生理活動。粗纖維還可減少腸癌的發生,因此雷筍現已成為廣大消費者接受,成為21世紀理想的健康綠色食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