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氏綜合症

雷爾氏綜合徵是小兒時期一種原因不明的急性腦病綜合徵,本病的發生常與一些特異性病毒感染流行有關,如流感-B、水痘等。 昏迷發生後1~2天多有肝腫大。 既往本病病死率高達80%,現已降至10%~20%(有條件的急救中心)。

雷爾氏綜合徵是小兒時期一種原因不明的急性腦病綜合徵,本病的發生常與一些特異性病毒感染流行有關,如流感-B、水痘等。近年研究資料表明,水楊酸類藥物的使用與本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本病主要在15歲以下小兒中發生,嬰幼兒、兒童均勻分布,偶見家族性病例。
患兒肝腫大,肝細胞脂肪浸潤;腎、胰腺及心肌也有脂肪浸潤,腦內主要有大腦水腫。
發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如流感或水痘等,感染好轉後3~5天可產生反覆性嘔吐,嘔吐發生後數小時至2天時,患兒即表現意識改變,可有視幻覺,精神混亂等,數小時內可進展至木僵及昏迷。Reye綜合徵意識狀態分為Ⅰ~Ⅴ期。嚴重病例可迅速(24小時內)進展至Ⅴ期既呼吸暫停及全身肌弛緩。輕症可進展至第Ⅰ~Ⅲ期即漸好轉。第Ⅳ期主要為腦水腫,瞳孔對光反應遲鈍,去大腦強直陣發過度換氣,顱內壓周期性增高,此時如不能給予緊急措施降低顱內壓,患兒往往死亡。
昏迷病兒的運動功能異常包括僵直、腱反射亢進、陽性巴氏征(雙側)。驚厥在未及時給予治療的病兒中常見,若及時給予支持治療(如低血糖及呼吸紊亂的處理),則僅有20%的病例發生驚厥。昏迷發生後1~2天多有肝腫大。
嬰兒小於1歲者,如患本病則常有驚厥發生且多伴低血糖,呼吸紊亂,如呼吸暫停及過度換氣,而前驅病毒感染及嘔吐則不如大年齡小兒顯著。
既往本病病死率高達80%,現已降至10%~20%(有條件的急救中心)。但能存活的病多數是在昏迷後幾天即有好轉;昏迷越久,預後越差。後遺症包括智力受累、驚厥、運動功能受累等。

相關基因的研究

MeCP2, methyl CpG–binding protein 2. 譯名:甲基化CpG結合蛋白2。該基因和X染色體相關。該基因的丟失會導致小鼠出現雷氏綜合徵,症狀包括攻擊性行為和學習障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