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漢字釋義]

雞[漢字釋義]

雞 ,中國漢字,指一種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雄性能報曉,雌性能生蛋。

字義

漢字:雞

雞字 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簡體:

拼音:jī

繁體:雞、雞

讀音:jī(安徽廬江一帶及溫州方言音為zī)

部首:鳥部外筆畫:2

總筆畫:7

五筆86:CQYG

五筆98:CQGG

倉頡:EPYM

筆順編號:5435451

四角號碼:774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E21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雞)

jīㄐㄧˉ

◎ 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雄性能報曉,雌性能生蛋:公~。母~。~雛。

方言集匯

◎ 粵語:gai1

◎ 潮州話:goi1

漢英互譯

chicken chook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鶏、雞jī

〈名〉

(1) (形聲。從鳥,奚聲。本義:家禽名。雄雞可以報曉) 鳥綱雉科家禽,品種很多,喙短銳,有冠與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雞 (Gallus gallus ) [chicken]

雞,知時獸也。從隹,奚聲。籀文從鳥。——《說文》

雞者,小獸,主司時起居人。——《漢書·五行志》

食菽與雞。——《禮記·月令》

雞曰翰音。——《禮記·曲禮》

巽為雞。——《易·說卦傳》

工商執雞。——《周禮·大宗伯》

雞犬相聞。——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故人具雞黍。——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雞棲於廳。——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又如:雞男(雄雞);雞坊(養雞場);雞膚(雞皮。比喻皮膚粗糙而多皺紋);雞鶩(雞和鴨)

常用詞組

雞巴 雞雛 雞飛蛋打 雞飛狗竄 雞飛狗跳 雞肥不下蛋 雞公 雞黃 雞尖 雞姦 雞叫 雞籠 雞毛信 雞皮疙瘩 雞婆 雞犬不留 雞犬不寧 雞犬升天 雞舍 雞啼 雞尾酒會 雞胸 雞眼 雞子兒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中】【隹字部】雞 ·康熙筆畫:0 ·部外筆畫:0

《唐韻》古兮切《集韻》《韻會》堅奚切《正韻》堅溪切,音稽。《說文》知時畜也。《玉篇》司晨鳥。《爾雅·釋畜》雞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雞僆,絕有力奮。《疏》此別雞屬也。《春秋·說題辭》曰:雞為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易·說卦》巽為雞。《書·泰誓》牝雞無晨。《周禮·春官·大宗伯》六摯,工商執雞。《禮·曲禮》雞曰翰音。

又《爾雅·釋鳥》鶾,天雞《注》鶾雞赤羽。《逸周書》文鶾若彩雞,成王時蜀人獻之。

又《爾雅·釋蟲》螒,天雞。《注》小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雞,又曰樗雞。《詩·豳風》六月莎雞振羽。《爾雅翼》一名梭雞。一名酸雞。

又雞人,官名。《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

又《禮·明堂位》灌尊,夏後氏以雞彝。

又地名。《春秋·襄三年》同盟於雞澤。《注》在廣平曲梁縣西南。

又《昭二十三年》吳敗頓胡、沈蔡、許之師於雞父。《注》雞父,楚地。《戰國策》負雞次之典。《前漢·地理志》鬱林郡,雍雞縣。

又姓。《正字通》明正統,陝西苑馬寺監正雞鳴時。 《說文》籀文作雞。互詳鳥部雞字注。

說文解字

【卷四】【隹部】雞

知時畜也。從隹奚聲。雞,籒文雞從鳥。古兮切

說文解字注

(雞)知時畜也。從隹。奚聲。古兮切。十六部。

(雞)籒文雞。從鳥。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keː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古奚齊開平聲四等開口上平十二齊kieikieikeikɛikeikeikɛjji1kekei說文曰知時畜也易曰巽為雞古奚切十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ꡂꡦꡞ gÿikji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齊微齊齊微陰平齊齒呼ki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堅溪三齊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二威偉畏陰平禽名

英文翻譯

雞肉chicken、小雞chick、母雞hen、 下蛋雞fowl、雞蛋egg、雞冠(或雞冠花) cockscomb、雄雞cock 。

成語

呆若木雞【解釋】呆:傻,發愣的樣子。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聞雞起舞 【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同時比喻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鶴立雞群【解釋】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雞飛蛋打 【解釋】雞飛走了,蛋打破了。比喻兩頭落空,一無所得。

雞毛蒜皮 【解釋】比喻無關緊要的瑣碎事情。

雞鳴狗盜 【解釋】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雞犬不寧 【解釋】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雞犬升天 【解釋】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后,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裡,雞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後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

金雞獨立 【解釋】指獨腿站立的一種武術姿勢。後也指用一足站立。

殺雞取卵 【解釋】卵:蛋。為了要得到雞蛋,不惜把雞殺了。比喻貪圖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利益。

偷雞不著蝕把米 【解釋】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虧。

聞雞起舞 【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縛雞之力 【解釋】捆雞的力量。比喻體弱無力。

雞皮鶴髮 【解釋】皮膚發皺,頭髮蒼白。指老人。

嫁雞隨雞,【解釋】嫁狗隨狗 封建禮教認為,女子出嫁後,不論丈夫好壞,都要永遠跟從。

寧為雞口,不為牛後 【解釋】牛後:牛的肛門。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牛鼎烹雞 【解釋】用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隻雞。比喻大材小用。

殺雞儆猴 【解釋】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