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出門行

雜曲歌辭·出門行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首樂府詩,出自《全唐詩·卷24》

作品全文

兄弟同出門,同行不同志。

淒淒分歧路,各各營所為(1)。

兄上荊山巔,翻石辨虹氣。

弟沈滄海底,偷珠待龍睡。

出門不數年,同歸亦同遂。

俱用私所珍,升沈自茲異(2)。

獻珠龍王宮,值龍覓珠次。

但喜復得珠,不求珠所自。

酬客雙龍女,授客六龍轡。

遣充行雨神,雨澤隨客意(3)。

雩夏鐘鼓繁,禜秋玉帛積。

彩色畫廊廟,奴僮被珠翠。

驥騄千萬雙,鴛鴦七十二。

言者禾稼枯,無人敢輕議(4)。

其兄因獻璞,再刖不履地。

門戶親戚疏,匡床妻妾棄。

銘心有所待,視足無所愧。

持璞自枕頭,淚痕雙血漬(5)。

一朝龍醒寤,本問偷珠事。

因知行雨偏,妻子五刑備。

仁兄捧屍哭,勢友掉頭諱。

喪車黔首葬,弔客青蠅至(6)。

楚有望氣人,王前忽長跪。

賀王得貴寶,不遠王所蒞。

求之果如言,剖則浮筠膩。

白珩無顏色,垂棘有瑕累(7)。

在楚列地封,入趙連城貴。

秦遣李斯書,書為傳國瑞。

秦亡漢魏傳,傳者得神器。

卞和名永永,與寶不相墜(8)。

勸爾出門行,行難莫行易。

易得還易失,難同亦難離。

善賈識貪廉,良田無稙稚。

磨劍莫磨錐,磨錐成小利(9)。

注釋

(1)同志:相同的志向。淒淒:悲傷貌;淒涼貌。分歧路:分別走不同的路。各各:<</span>方言>各人。各自。營所為:經營他們的所作所為。

(2)荊山:在今湖北省南漳縣。漳水發源於此。山有抱玉岩,傳為楚人卞和得璞處。翻石:翻開石頭。虹氣:舊指天地的精氣。指玉礦的脈絡。沈:沉。沉入。滄海: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古代對東海的別稱。偷珠:偷盜珍珠。待龍睡:等待龍王睡覺。數年:幾年。同歸:一同歸家。亦yì:也。同遂:同樣遂心所願。俱:都。全。私所珍:私自所珍貴的(物件)。升沈:升遷和沉淪。自茲異:自此不同。

(3)獻珠:奉獻珍珠給。龍王:神話傳說中在水裡統領水族並掌管行雲降雨的神龍。值:正值。恰逢。龍:龍王。覓珠次:尋覓的珍珠質量次。但喜:只喜歡。唯有喜歡。復得珠:再次得到的珍珠。所自:所自從哪裡來的。酬客:酬謝貴客以。龍女:龍的女兒。龍的侍女。授客:授予貴客。六龍:神仙的車駕為六龍駕車。天子的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龍,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轡:鑾轡。馬韁繩。遣充:派遣充當。行雨神:負責行使降雨的神仙。雨澤:雨水的恩澤。隨客意:隨從貴客的意願。

(4)雩yú夏:求雨雩祀夏天。夏雩。古代夏季為求雨而舉行的祭祀。雩,古代為求雨而舉行的一種祭祀。鐘鼓:金鐘和鼓。喻禮樂。禜yíng秋:消災禜祀秋天。禜,古代一種祈求神靈消除災禍的祭祀。玉帛:圭璋和束帛。古代祭祀、會盟、朝聘等均用之。彩色畫廊廟:帶有彩色畫廊的宗廟。奴僮:奴僕和書僮。被:披。覆蓋。珠翠:珍珠翡翠。驥騄lù:騏驥騄駬。指良馬。《玉篇》騄耳,駿馬,周穆王八駿之一。騏驥,千里馬。騏,有青黑色紋理的馬。驥,良馬。白驥馬。鴛鴦:為我國著名特產珍禽之一。舊傳雌雄偶居不離,古稱“匹鳥”。言者:言語之人。敢說話的人。禾稼:禾苗莊稼。穀類作物的統稱。輕議:輕鬆議論。

(5)獻璞:貢獻璞玉。璞,未雕琢過的玉石,或指包藏著玉的石頭。再刖:再次被施以刖刑。刖,古代的一種酷刑,把腳砍掉。履地:踩踏土地。門戶:門戶前。親戚疏:親戚疏遠。匡床:安適的床。一說方正的床。有框線的床。床前。妻妾:妻子和小妾。棄:離棄。銘心:銘記在心。形容永記不忘。有所待:有所期待。視足:看待雙腳。注視著雙腳。無所愧:無所愧疚。持璞:手持璞玉。自枕頭:獨自枕著頭。淚痕:眼淚的痕跡。雙:兩行。血漬:血液沾濡的痕跡。

(6)一朝:有朝一日。一旦。某一天。醒寤wù:醒悟。睡醒。本問:從根本上問。偷珠事:偷盜珍珠的事情。因知:因為知道。因循知曉。行雨:實行下雨。偏:有偏袒。偏頗。妻子:妻子和兒子。五刑:古代的五種刑罰,通常指墨劓刖宮大辟。也指笞杖徒流死。備:完備。用遍。仁兄:仁厚的哥哥。捧屍:手捧屍首。勢友:勢利的朋友。以勢利相交的朋友。掉頭:轉過頭。多表示不顧而去。諱:避諱。迴避忌諱。喪車:送葬的車。黔首:古代稱平民;老百姓。孔穎達疏:“黔首,謂萬民也。黔,謂黑也。凡人以黑巾覆頭,故謂之黔首。”弔客:弔喪者。弔孝的客人。青蠅:蒼蠅。蠅色黑,故稱。為生罕知己,死無弔客之典。《虞翻別傳》:“自恨疏節,骨體不媚……生無可與語,死以青蠅為弔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

(7)楚:楚國。楚地。望氣:古代方士的一種占候術。觀察雲氣以預測吉凶。王前:楚王面前。長跪:長久跪地。兩膝看地,臀部離開足跟,直身而跪。賀王得貴寶:祝賀大王得到珍貴寶物。所蒞:所蒞臨之處。求:尋求。尋找。果如言:果然如所說。剖:解剖開。則:則是。浮筠:玉的彩色。《禮記·聘義》“孚尹旁達信也”。漢鄭玄註:“孚,讀為浮。尹,讀如竹箭之筠。浮筠,謂玉采色也。”應是綠玉。膩:細膩光滑。白珩:古代佩玉上部的橫玉。形似磬,或似半環。無顏色:失去顏色光澤。無法比擬也。垂棘:春秋晉地名,以產美玉著稱。後借指美玉。瑕累:瑕疵之累。玉上的斑痕。也泛指缺點,毛病。

(8)在楚:在楚國。列地:猶列土。謂分封土地。封:封賞。分封。入趙:進入趙國。連城:指毗鄰的諸城。戰國時,趙惠文王得和氏璧,秦昭王寄書趙王,願以十五城易璧。秦:秦國。遣:遣送。李斯:秦國丞相。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書:書信。書為:書寫為。傳國瑞:傳國的瑞寶。秦亡:秦朝滅亡。漢魏:漢朝和曹魏政權。傳:傳國。傳者:傳國的人。神器:猶言神物。代表國家政權的實物,如玉璽、寶鼎之類。這裡指祭天神器和氏璧。卞和:春秋楚人。相傳他得玉璞,先後獻給楚厲王和楚武王,都被認為欺詐,受刑砍去雙腳。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於荊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寶玉,名為“和氏璧”。永永:長久,永遠永遠。寶:寶物。指和氏璧。相墜:互相墜落。

(9)爾:你。行:行走。行事。行難:實行難做之事。行易:實行容易做之事。易得:容易得到。易失:容易失去。難同:難以共同。難離:難以離分。善賈:善於估價。善於經商。貪廉:貪腐和廉正。稙稚:種植晚的莊稼。稚,稚稼,遲期種植的稻穀。錐:錐子。小利:小的利益。小的收益。

作者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府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孫。

元稹聰明機智過人,少時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但是元稹在政治上並不得意,雖然一度官至宰相,卻在覬覦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劃下被貶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節度使等職。死後追贈尚書右僕射。

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詩辭言淺意哀,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長慶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