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燕呢喃

她外祖父還對佳燕和她的詩寫了一個簡介。 與此同時,她由於家庭原因又受到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從她的詩里也可尋到這種痕跡。 佳燕外祖父母的世交好友劉白嵐女士更是愛不釋手,自願投人到佳燕作品的選篇、翻譯工作。

內容介紹

《雛燕呢喃:愛是我生命中的瑰寶》在出版前又補充了佳燕的六首詩(其中包括得獎詩《彼此相依》)和她的一篇不無幽默感的自我剖析短文——《佳燕自畫像:大鵬和小燕》。她外祖父還對佳燕和她的詩寫了一個簡介。有關她學習與得獎情況的資料和詩中的照片則是她的父母於幼之、何希翔提供的。中文譯文有幾篇註明由其外祖父譯出,其他均出自白嵐女士之手。英文原文除對極個別疏誤外,未作任何修改潤飾,以存其真。剛滿十三歲的華裔小姑娘於佳燕怎么也不會想到她寫的小詩能呈獻給廣大中國讀者,她感到十分高興,也有些惶恐。
小佳燕在七歲時就迷戀上了英文詩歌並且開始寫詩。她出生在美國,一直生活在美國的文化、語言環境中,因此她逐漸能夠自如地運用英語來寫詩,而且她的創作多少帶有一些美國自由體詩那種恣肆奔放的韻味。與此同時,她由於家庭原因又受到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從她的詩里也可尋到這種痕跡。她的詩展現了她充滿愛心的真純感情,幾乎無邊無際的豐富想像力和遠遠超出她年齡限度的觀察力。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有這樣的表現,又要歸因於她不平凡的稟賦和勤奮好學的精神。到十二歲進國中一年級時,她的寫作才能已引起她所在的美國社會一些方面的重視,她相繼獲得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超常智慧型青少年中心”的“超常智慧型獎”和新澤西州州長簽署頒發的寫作競賽優勝獎。她創作的英詩在新州全州英詩競賽中名列前茅。
她寫的許多清新可喜的英詩陸續送回國內。看到這些詩的朋友都非常喜愛,有的教英語的朋友甚至拿去複印,當做參考教材。佳燕外祖父母的世交好友劉白嵐女士更是愛不釋手,自願投人到佳燕作品的選篇、翻譯工作。佳燕的外祖父何大基先生也參與其事。於是,在大家的共同關懷下,一本英漢對照詩集的列印初稿得以產生。白嵐女士還寫了有個人見解的讀後記。列印初稿曾分送一些親友徵求意見,引起了出乎意料的熱烈反響。例如一位八十八歲的學者凌一非老人讀後寫道,“凝神快讀之下,心嚮往之,激動不已”,雖已“半盲’’仍展開稿紙寫了一篇評論“滄海何處少明珠”。文中說:“稚齡幼童,競能信手寫作小詩,出於天簌,滿是童趣,卻又流露對於生活別有慧心的領悟……。”從白嵐女士主動投入編譯工作和凌先生等人的熱情評論,以至現在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慨然出版,都可看到一片培養獎掖後輩的深情厚意,佳燕能得到這樣的親切關懷和鼓勵,真是幸運之極。小姑娘和她的家人衷心感謝他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