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明書岳陽樓記

內容介紹

《陳秋明書岳陽樓記》內容簡介:問學有“頓”、“漸”二途,頓者多立悟,漸者在深入,專精乃漸變功夫之所在。其不二法門,懷素早已在《風廢帖》中透出,有“今所好其顛逸全勝往年,所顛行詭異,不知從何而來,常不自如”雲。又如老缶之臨石鼓文,有“數十載從事於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說。縱觀秋明先生的藝徒心路,走的便是專精漸進一路。從藝數十餘年,寒暑不輟,只在“學、練、悟、化”四字上做功夫。摹古人作品,取法其中,名家指導,境意汲取,筆耕萬卷,遍臨諸帖,研摹眾碑,使其能建起紮實的根基。細品其書,其用線既有中鋒的敦厚,更有側鋒的靈動;既有實線的凝重,又有飛白的枯澀,或提或按,似頓實連。其行書用筆沉穩乾淨,而無浮躁之氣,簡約從容,字勢欹正相生,可見對古人經典的解悟。他取法甚廣,行書以二王為脈絡,上溯漢隸、章草,下追唐宋行草大家,對王鐸、米芾等諸家尤為注力,很善於在臨帖中借鑑古人,而又體現出自己的筆性理解。
臨王書承傳了其結構的雋逸跌宕,臨米書沿襲其筆意的豪放,臨漢簡魏碑取其抖擻之筆而更厚重,臨王鐸強調其縱逸,如飛鳥驚蛇,運筆中虛實相映,故靈動中隱隱透出峭拔之質,自如的收放開合流露出舒展之氣,擒縱適度,錯落有致。秋明先生於行、楷、草、隸諸體皆能,早年臨研二王之拓本,字型動靜結合,講究筆鋒的運轉,富於特色,線條豐富多變,筆墨飽滿完整。奇峻於平和之中,結字而動感,所組成的整篇布局又能給人以寧靜的境界。在行雲流水的筆端貫穿一個“靜”字。至此,一股靜謐安詳的氣息從字裡行間流溢出來,讓人頓覺空靈飄逸之感。唐代張彥遠曾道:“學書則知積學可以致遠”。從嚴謹整穆的隸書到擒縱有度的行草的漸次升騰,從沖和恬淡的王氏遺風到騰挪跳宕的米氏書風藝道的熔鑄,再到凝重遲澀的北碑意味的追摹,構成了秋明先生書風藝道發展的內在理路。如此,在傳統的審美價值上,在筆法的精巧上,實可品味出其作品的耐讀性。但其書又不僅僅是在傳統限囿的構形中探索,而更是注重走向構形的個性表達與嘔心再造,從而推演並表現出一種吸納傳統又超脫傳統的書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