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柱尊

陳柱尊的名字在當今的文化人中,已日漸生疏,知其大名者寥寥可數。年代雖不至久遠,但國學的日漸式微,一批批的國學經典、國學探究者、集大成者,逐漸淹沒在泛黃的故紙堆中。
然而,北流的文化史繞不開陳柱尊,在廣西的文化史上陳柱尊同樣有著至高地位,以至中國近代國學研究,參照的述著一樣離不開陳柱尊。陳柱尊是我國近代國學研究的權威之一。
陳柱(1890—1944),字柱尊,號守玄,1890年生於北流市蘿村。青年時赴日本學工,回國後改攻國學。先後執教於無錫國學專修學校、交通大學、大夏大學等學校。
陳柱尊家學淵源深厚,自幼勤於國學,博聞強記,根基厚實。師從唐文治,深得唐文治器重,其評價陳柱尊:“橫空而來,足使千古學人才人一齊俯首”,“闡發宏深,切中時弊,針砭末俗,激動人心,入著述之林,是為吾道光。”
陳柱尊精於子學,據不完全統計,他的著作有120多種,以國學論著為大體,其中又以子學著作為主體.有《老子集訓》、《公孫龍子集解》、《中國學術討論集1、2集》、《墨子十論》、《公羊家哲學》。其中又以《守玄閣文字學》《國小考據》《公羊家哲學》《墨子間詁補正》《三書堂叢書》《文心雕龍校注》《墨子十論》《子二十六論》等書最為精闢,深受學界推崇、讚賞.陳柱子學之外的著作有《中國散文史》,為“中國文化史叢書”或“學術經典”、中國古代散文史的開山之作。
陳柱尊是南社重要詩人,一生所作詩歌超過一萬首,其詩作集為《待焚詩稿》,並有《守玄閣詩集》若干集。由他收集、整編、概評的近百萬言的《粵西十四家詩鈔》,集中了清初至晚清廣西詩歌的主要著作。陳柱著作等身,時人評曰:“因他出筆迅速,記憶力和分析能力又強,數日成一專書問世,那就不勝枚舉了。”當時,陳柱尊每書一出,均獲好評如潮。
陳柱尊愛書如命,不管到什麼地方,他都要在每月工資拿出一部分買書。他自撰的“買書歌”寫道“春申日暮書肆中,忘食廢寢不知苦。”他常常告誡子女說:“積錢不如積書,錢有盡時,書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他家中藏書可與圖書館比美,藏書樓名為“守玄閣”,也稱“十萬卷樓”。“十萬卷樓”,是康有為給他題寫的的匾額。陳柱尊夫人曾有調侃之言:“人家曬穀我曬書,人家數錢我數書,”可見其家藏書之巨。
陳柱尊任教高校數十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也為中華民族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

陳柱尊撰《自然室詩稿敘》中說:“余幼之時,好鬥雞走狗,習弓矢馳射,以氣凌人。年十一二,盡讀《四子》、《五經》、《爾雅》之書,即視鄉邑中無識字人。年十四五,讀《昭明文選》、《唐宋八家》之書。下筆千言不能自休,即痛詆科舉無通人,高自期許,不可一世。與人論事,一語不中,則怒發上指,雖死不顧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