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學[廣西籍烈士]

陳家學[廣西籍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家學,中共黨員,生於廣西省靈山縣,1979年2月犧牲。

基本信息

烈士陳家學

人物簡介

廣西靈山縣人,1976年3月入伍,中共黨員,54482部隊班長。

人物事跡

1979年2月犧牲,終年22歲,榮立三等功,葬於廣西那坡縣烈士陵園。

龍津村黨支部書記陳家學

人物簡介

“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農村行政管理專業畢業,1996年11月,陳家學當選雲南宣威市板橋鎮龍津村黨支部書記,上任7年中,將學到的知識套用到實踐中,組織黨支部成員“做給民眾看、帶著民眾乾”,使龍津村全村經濟發展實現了個體生產、民營企業、集體企業並舉,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不斷增長,全村民眾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人物事跡

1997年,陳家學率領黨員幹部民眾,採取民眾集一點、村上出一點、爭取上級補助一點的辦法,投資100萬元建抽水站一座、畜水池6個,容量600立方米,安裝主管道2000多米、支管道4萬餘米,使5個自然村1177戶民眾家家都用上了自來水。
1998年,陳家學出資25萬元、村上籌資20萬元新建了村辦公樓;投資43萬元建成三面光溝渠8000米,開挖排澇溝134條2萬餘米,使龍津海子1000多畝水淹地變成高穩農田,戰馬地2000多畝旱地實現管池配套,全村水利化程度達70%。他年年組織民眾植樹造林,全村規劃了6條防護林帶,綠化面積達14000多畝,築起 一道長80米,蓄水2萬立方米的大壩。從2001年 開始,用了一年多時間投資250萬元完成10.4公里長的村間道路混凝土澆築,進行了改廁、改灶、改廄、改水等配套建設,這些工程項目陳家學共墊款70多萬元。
幾年來,村里先後投資創辦了建築隊、裝卸隊、硫酸渣洗礦廠、硫酸渣燒結廠等集體企業,使村集體收入突破100萬元。同時,引導村民發展私營經濟,幾年來,引資2100萬元辦起了榮祥鐵 廠、品興鋼鋁門窗廠和龍津生態園藝場等一批有相當規模的民營企業。個私企業的興起,使大批勞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目前全村轉移勞力達800餘人。 陳家學只要有空閒就走村串戶,了解村情民意。那些生活有困難的家庭,他時時牽掛在心,村里一位名叫高全忠的孤寡老人,每年他都送去 500元慰問金和一些生活用品。 陳家學任村支書後,龍津村村級財務實行由村民理財小組專管,集體企業配有專 職會計和出納,財務開支實行集體研究決定,村民理財小組成員共同管,定期公布,接受民眾監督。 圍繞提高村民文化素質,陳家學多方協調,從1998年開始,先後投 入180萬元資金,征地4.8畝,建起科技樓、綜合樓、小型球場和籃球場各一塊,為學校購置了3萬冊圖書,建成多媒體教室和體操室;投資50萬元新建幼稚園、老年人活動中心、村民休閒涼亭、村衛生所,家家戶戶安裝了有線電視,250戶農民安裝了電話。村黨支部把依法治村與以德治村結合起來,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評出“十星”戶529戶,“九星”戶368戶,參評農戶達95 %;村黨支部還引導村民組建了文藝演出隊,把鄰里和睦、帶頭致富、遵紀守法、敬老愛幼等道理,用花燈、民間小調等形式進行表演,現全村上下形成了遵紀守法、敬老愛幼、科教興農的良好風尚。去年龍津村被評為曲靖市“精神文明建設示範村”。 為推動全村經濟社會快速、協調發展,村“兩委”又規劃投資250萬元建設龍津水上養殖場及文化娛樂中心,建成後預計可為 村集體每年增收 10萬元。明年還將在龍津村建一條長248米、寬50米的農貿大街,建一個容量為200噸的冷庫,為推進農業產業化打下基礎; 以招商引資方式建一個綜合養殖中心,發展規模養殖,使龍津村走出一條“種、養、加工相結合,農、工、商並舉,集體企業和個私企業競相發展,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齊頭並進”的建設小康社會新路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