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平[攀枝花新鋼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亞平,男,攀枝花新鋼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83年7月畢業於江西冶金學院金屬壓力加工專業,獲本科學歷和工學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獲研究生學歷和工程碩士學位。有十多項科研成果先後榮獲省、市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在同行業中居領先水平。先後獲“攀枝花市勞動模範”、“攀枝花創新人才獎”、“中央企業勞動模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稱號。

簡介

陳亞平,1962年生,江西南豐人,中共黨員。

人物生平

1983年7月畢業於江西冶金學院金屬壓力加工專業,獲本科學歷和工學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獲研究生學歷和工程碩士學位。曾先後任車間技術員、科員、副科長、廠長助理、總工程師、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廠長兼總工程師、攀枝花新鋼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職務。

1999年,陳亞平帶領軌梁廠職工僅用19天時間就成功開發出高難度、高標準的高速鐵路用60AT道岔軌,創造了冶金行業開發難軋新產品周期最短的歷史紀錄。2000年成功開發出時速200公里高速鐵路用軌,使攀鋼成為當時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生產高速鐵路用軌的廠家。同年,成功開發出按德國標準生產的S49重軌並出口歐洲。軌梁廠因此實現“四個全國第一”,即:“全國第一家生產高速鋼軌”、“第一家出口鋼軌到歐洲”、“第一家生產高速鐵路道岔軌”、“第一家生產餘熱淬火鋼軌”。2001年,為研發拓展“離線淬火”技術,他組織科技工作者超越自我,強力攻關,不但擴大、拓寬了全長淬火鋼軌的品種,還使離線淬火生產線實現線上自動控制,有效提高了餘熱淬火鋼軌的合格率。目前,該成果技術處於世界一流、國內領先水平。

2004年,攀鋼面臨原料資源短缺、電力供應緊張、限電停產、運輸緊張等嚴峻形勢,同時因萬能線施工與老線生產交叉進行,軌梁廠時常陷入局部停產和半停產境地,生產組織建設面臨極大挑戰,在因上述因素造成損失產能6萬多噸的情況下,陳亞平帶領全廠職工立足內部挖潛,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全年生產重軌56.8萬噸,與上年相比增長34.92%,創歷史最好水平,鑄就了攀鋼重軌生產新的歷史輝煌。

作為投資十多億元的國家高新技術重點工程項目——攀鋼三期工程萬能生產線指揮部指揮長,陳亞平嚴格把關,每一道重要工序都親自組織工程技術人員與中外40多家參戰單位進行協調。為確保“生產、建設”兩不誤,他召集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反覆論證,大膽創造了有效的“三邊工程”,即:“一邊施工、一邊還建、一邊保生產”,創造了生產管理和項目建設一體化的柔性管理體制和矩陣式管理體制,僅用15個月就建成一個環境優美、環保設施先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中國第一的萬能軋制線。建設速度之快,質量之高,使國外專家驚嘆。2004年12月29日這一天,中國首支100米長尺鋼軌在攀鋼誕生。

陳亞平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功底、超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他組織開發了三十多個鋼材新產品,其中十餘項填補了我國冶金產品空白,參與組織實施了多項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有十多項科研成果先後榮獲省、市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在同行業中居領先水平。

陳亞平先後獲“攀枝花市勞動模範”、“攀枝花創新人才獎”、“中央企業勞動模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