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哈德遜河

降落哈德遜河

美國東部時間2009年1月15日,美國合眾國航空公司一架A320飛機執行航班任務,於下午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機上載有155人,包括正副駕駛和3名乘務人員。不料剛起飛就遭遇密集鳥群,來不及迴避,兩台發動機因吸入飛鳥而損失動力,大約十分鐘之後,美航A-320客機奇蹟般迫降在紐約哈德遜河河面,所有人無一遇難。

基本信息

降落的原因

美國東部時間2009年1月15日,美國合眾國航空公司一架A320飛機執行AWEl549號航班任務,於下午15時26分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前往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機上載有155人,包括正副駕駛和3名乘務人員。不料剛起飛就遭遇密集鳥群,來不及迴避,兩台發動機因吸入飛鳥而損失動力,飛機似乎已無力爬升,客艙內滿是焦糊味道,而附近是大片居民區……悲劇拉開了沉重的序幕。
本次航班的機長是切斯利·薩倫伯格,57歲,19663個飛行小時,副駕駛是傑夫·斯基爾斯,49歲,15643個飛行小時。飛機起飛30秒時,負責操作的副駕駛斯基爾斯看見前方有鳥群出現,機長薩倫伯格隨即朝外看,前方全是黑褐色的大鳥,飛機產生強烈撞擊感,瞬間的巨響過後,駕駛艙充滿鳥兒燒焦的味道,兩台發動機先後失去推力。

哈德遜河上的奇蹟

然而在大約十分鐘之後,美航A-320客機奇蹟般迫降在紐約哈德遜河河面,155多名乘客、機組人員無一遇難,堪稱奇蹟。這種奇蹟,並不是在偶然中創造的。
機長切斯利·薩倫伯格憑著過硬的駕駛技術和心理素質,硬是把剛起飛3分鐘的寬體客機平穩迫降在狹窄水面上,創造了迫降的“奇蹟”。他更是憑著高尚的職業素質和責任心,在受傷之際,仍從容地兩次巡視機艙,最後一個撤退。
由於飛行機組冷靜應對,機上旅客的默契配合,附近船舶、民眾和紐約相關部門的及時救援,飛機追降在哈德遜河中後僅12分鐘,機上乘客及機組人員全部獲救,包括一名嬰兒,注定的悲情之旅演繹為一個幸運的結局,被全球輿論廣泛傳頌。
飛機緊急迫降,損傷難免,在水中漂浮難以持久,時間就是生命。飛機的平衡人命關天,
零下6度,救援人員跳入刺骨的水中零下6度,救援人員跳入刺骨的水中
機艙內任何異動都可能導致飛機傾覆、沉沒。因此,機上乘客的秩序與紀律則成為了創造“奇蹟”的重要因素。飛機迫降,驚魂未定,四周河水一片汪洋,腳下飛機隨時沉沒,在此情形下,趨利避害,畏死求生,是人之本能。然而,秩序與紀律的國民素質,使原本素不相識的乘客,卻能服從機組引導,先婦孺、後男子,有序撤離。恰正是這種不爭不搶的從容,為創造“全體生還”提供了“素質”保障。
在“哈德遜河上的奇蹟”中,我們讀到了飛行員的個人素質,也讀到了航班機組及全體乘客的集體素質。熟能生巧,“哈德遜河上的奇蹟”,之所以能在“意外”中創造,應歸功於美國長效化、制度化、經常化的防災訓練和演習。
行為形成一種習慣,習慣造就一種性格,性格注定一種人生。因此說,“哈德遜河上的奇蹟”不是偶然創造的。在美國,倡導忠於職守、樂於公益、婦孺先行的理念,不論媒體還是娛樂大片、肥皂劇,都不敢有絲毫的含糊。恰是如此堅定不移的潛移默化,才讓我們看到了“哈德遜河上的奇蹟”。

感動全美

紐約州州長帕特森稱這起事件為“哈得孫河上的奇蹟”。紐約市市長麥可·布隆伯格稱讚飛行員薩倫伯格三世表現出色。“全體人員獲救後,他(薩倫伯格三世)在機艙內來回走了兩遍,確認沒有落下一個人,”布隆伯格說,“他最後一個離開機艙。”
技術人員說,操縱客機在河面降落絕非易事,角度稍有偏差便會令機翼折斷、機身扎入河底。薩倫伯格三世的出色駕駛不但保住了大家的生命,而且為後續調查保留了證據。這架客機現正“拴”在紐約曼哈頓的巴特里·帕克城碼頭。
薩倫伯格三世當年57歲,住在加利福尼亞州丹維爾。他上世紀70年代服役於美國空軍,駕駛過F—4戰鬥機,1980年成為全美航空公司飛行員,多次以調查員身份參與空難調查。他還開辦了一家名為“安全可靠性方法”的安全諮詢企業。
加州伯克利災難風險管理中心創立者之一羅伯特·貝亞說,薩倫伯格三世學習過如何維持機組有效運行、應對危機等心理學課程,懂得如何在壓力下應變。 薩倫伯格三世迅速成為美國民眾心目中的大英雄。他的企業信箱15日塞滿人們寄來的郵件。“臉譜”社交網站上出現“薩倫伯格三世迷”網頁。
“我最怕坐飛機,但我非常樂意搭乘你所駕駛的客機!”一名網民留言道,“你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你是個真正的英雄!”
在災難、事故頻仍的我國,通過比較視野去解讀“哈德遜河上的奇蹟”,顯得具有重要性、緊迫性、現實性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