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載人登月

阿波羅載人登月,美國國家宇航局執行阿波羅計畫載人登月飛行的過程,由“阿波羅”11—17號飛船進行(其中13號因故發射失敗)。飛船裝載在“土星5號”三級運載火箭的頂部,全高110米,起飛重量3200多噸。飛行過程分為6個階段:(1)起飛並進入環繞地球運行軌道。起飛不久,發射逃逸裝置因起飛成功而變成多餘的部分,故即與飛船分離;隨著第一級火箭分離,飛船已被送入高度約180公里的圓形環地軌道,然後發生第二級火箭分離。(2)變軌進入環繞月球運行的軌道。在環地軌道運行1.5—2圈後,第三級火箭點火,使飛船達到第二級宇宙速度,進入奔月軌道;在飛向月球途中,指令艙及與之相連的輔助艙,先與火箭第三級分離,緊接著翻身又與裝在火箭第三級中的登月艙對接,然後再拉出登月艙與火箭第三級分離,這時飛船進入距離月面約110公里的軌道(先進入橢圓環月軌道,後進入圓形環月軌道)。(3)登月。進入環月軌道不久,兩名登月太空人從指令艙轉入登月艙,環月運行約10圈後,登月艙脫離指令艙下降並在月球軟著陸;指令艙及與之相連的輔助艙仍在環月軌道上繼續飛行。(4)月面考察。即兩名太空人按照阿波羅計畫在月面上進行各項月面探測活動。(5)飛迴環繞月球運行軌道。月面考察完成後,兩名太空人乘登艙的上升段起飛,返迴環月軌道並與指令艙對接;登月太空人回到指令艙後,登月艙因已完成使命而脫離指令艙;指令艙及與之相連的輔助艙,則進入返回地球的軌道,飛向地球。(6)濺落。返回地球途中,在接近大氣層時,輔助艙也要脫離指令艙而被拋掉;然後指令艙進入大氣層,張開降落傘在南太平洋濺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