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什市邁丹鉛鋅礦

一、 鉛鋅礦區位置及交通
1、 地理位置
礦區位於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境內,南距阿圖什市約100千米,東南距南疆重鎮喀什市約200千米。行政區劃屬阿圖什市管轄,地理坐標:東經76°00′15″-76°10′15″;北緯40°10′00″-40°11′30″。總面積37.2平方千米。
2、 交通情況
礦區位於麻扎爾套山南坡、克孜勒河北岸一帶,交通便利,由南部沿306國道、212省級公路從喀什市沿至阿圖什市到吐古買提鄉,其餘地區均為鄉間小道,能靠汽車運輸和步行進行工作。部分地段地形起伏大,汽車不可通行。見交通位置圖。
二、 自然地理及經濟地理
1、 自然地理
鉛鋅礦區位於中山丘陵及壟崗地貌一帶。地勢西高東低,海拔一般為1900-2400米,最高峰海拔2459米,最大相對高差在100-500米左右。區內水系較不發育,屬內陸河的下游水系,主幹水係為克孜勒河、康蘇河,向的東南匯入克孜勒河。支流水系比較發育。水系組合格局多呈現為樹枝狀,河流水量比較充沛,水量隨季節變化,夏季(六-七月)為洪水期,易出現洪泛。
礦區屬典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多風、氣候多變,夏季短暫、雨量頻繁,平均氣溫10℃-20℃,冬季漫長、寒冷多風,9月-次年5月中旬為降雪期,平均氣溫-20℃以下,五月中旬可進入工作區。
2、 經濟概括
鉛鋅 礦區一帶南有吐古買提鄉、西有巴音庫魯提、東北有布隆常駐居民點,另外沿克孜勒河流域衝擊扇區有大量牧民定居點,其它地段多為農牧民季節性居住地。居民有柯爾克孜、維吾爾、漢等多民族,常住居民維吾爾、漢族,以牧業為主。維吾爾、漢等民族多從事農業生產,經濟不發達,通往北部吐爾尕特口岸貿易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活力。區內野生動植物種類較多,主要野生動物有北山羊、鵝喉羚、雪豹、棕熊等。
礦區西部有212省道穿過,向北通往吐爾尕特口岸,向東通往阿圖什市、喀什市,對外交通方便。但區內地勢起伏較大,除部分寬緩溝谷可勉強通行汽車外,少數地段需要步行攀越和藉助畜力工具。區內生產和生活物資最後要從阿圖什市、喀什市及烏恰縣供應。
三、 鉛鋅礦區礦體特徵
鉛鋅礦區位於塔里木微板塊之柯坪克拉通盆地的晚古生代陸緣盆地,區域地質情況見附圖。
鉛鋅礦區發現七條鉛礦體化,呈條帶狀產出,規模大,礦化強烈。主要賦存礦層為上石炭統喀拉治爾加組的細碎屑沉積中,形成一條規模較大的鉛鋅礦化帶,其賦礦岩性為方鉛礦化砂岩、含礫砂岩、砂礫岩、角礫岩,礦化主要呈方鉛礦化、褐鐵礦化、矽化、黃鉀鐵釩化、高嶺土化。
鉛鋅礦化體在地表上斷續延伸長3000米,單個長15-500米,寬0.4-4.9米,平均寬2.9米,產狀133°∠53°,呈條帶產出,延伸與地層產狀大體一致,總體延伸較穩定。局部出現變細現象,總體延伸較穩定。
對礦化體地表採集5件化學樣分析,Pb品味2.1-3.7%,平均3.46%,Zn品味2.08-3.3%,平均2.56%,礦石類型有浸染狀,細脈狀、緻密塊狀。
礦石主要具粒狀結構,浸染狀、緻密塊狀、細脈狀、團粒狀構造。
礦石金屬礦物主要有方鉛礦,次為褐鐵礦、黃鐵礦、閃鋅礦,並有微量的砷、鎳礦;次生氧化物有白鉛礦、鐵錳氧化物;脈石礦物主要為方解石、石榴石、透閃石,次為石英和少量的重晶石。
該礦點受斷裂擠壓、熱接觸變質作用、含礦熱液作用控制明顯,礦化體(帶)呈條帶狀產出,礦石具粒狀結構,浸染狀、緻密塊狀、細脈狀、團粒狀構造,初步認為該礦屬片理鉛鋅礦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