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評傳

第一節經學思想 第二節經學成就 第一節史學思想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1月1日)
叢書名: 揚泰文庫,揚州學派系列
平裝: 462頁
開本: 32開
ISBN: 7801907795
條形碼: 9787801907790
尺寸: 21.5 x 14.4 x 1.8 cm
重量: 499 g

作者簡介

郭明道,1949年生,江蘇江郁人。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198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獲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1985年至今在江蘇揚州大學任教,1996年任歷史學教授。主要從事清代學術思想史和揚州地方文化研究,先後在《史學月刊》、《社會科學家》、《揚州大學學報》、《清史研究通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參編《揚州歷代詩詞》等書,著有《揚州瓊花詩詞校注》等著作。

內容簡介

在乾嘉盛世,曾出現了不少口耳相傳的人物。但相比之下,阮元其人遠不像和砷、紀曉嵐等人那樣家喻戶曉。其實,阮元身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為官擲地有聲,做學問博而深厚,道德文章固不可與和砷之流同日而語,而堪與紀曉嵐相媲美。他自謂“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人譽他“一代經師,學界山斗”,還有的贊他為“一代名儒賢相”、“嘉、道間第一人”等等。本書分生平篇、學術篇,凡19章,全面論述了這位享年86歲頗帶傳奇色彩的學者型官員的官場生涯與學術成就。

媒體評論

書評
在歷史上,揚州、泰州地區曾是蜚聲遐邇的東南重鎮,具有補襟帶淮泗、控引江南的地理優勢,利盡四海、民生所系的經濟地位,磅礴鬱積、精光勃發的文化積澱。以揚州、泰州為中心的蘇中、江淮地區,也是全國經濟、文化發展的要津。山川形勝,人文氤氳,孕育了燦爛的文化,其影響力賡續至今而經久不衰。
《揚泰文庫》是揚州大學“揚、泰文化與‘兩個率先’”重點學科的標誌性成果,包括審美文化、揚州學派、經濟管理、社會文化4個系列,80餘種學術專著,總計2000餘萬字。文庫匯集了眾多學者的智慧和學識,體現了將揚、泰地區優秀的古代文化與燦爛的現代文明有機交融,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發揚光大的理念。文庫規模宏大,影響深遠,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目錄


上編 生平篇
第一章 青少年時代
第一節 乾隆盛世
第二節 武官世家
第三節 早年業師
第四節 科舉道路
第二章 督學魯浙
第一節 憐才愛士,獎掖寒俊
第二節 搜訪金石,征刻詩集
第三節 《小滄浪筆談》與《定香亭筆談》
第四節 《曾子十篇注釋》
第五節 初任會試副總裁
第三章 浙江巡撫
第一節 剿滅海盜,威鎮東南
第二節 銳意改革,整頓吏治
第三節 清慎持躬,廉正愛民
第四節 重視藏書,總結經驗
第五節 傳播文化,嘉惠士林
第四章 宦海沉浮
第一節 宦海波累,革職還京
第二節 《四庫未收書目提要
第三節 議定吉蘭泰鹽務章程
第四節 漕運總督
第五節 江西巡撫
第六節 調撫河南,遷督湖廣
第五章 總督兩廣
第一節 嚴禁鴉片,抗禦外侮
第二節 施行德政,造福於民
第三節 輯刻《皇清經解》
第六章 移節滇黔
第一節 整治鹽政
第二節 安戢邊陲
第三節 禁種罌粟
第四節 建倉儲谷和抗震救災
第五節 再充會試副總裁
第六節 醉石迷金
第七章 體仁閣大學士
第一節 進京
第二節 論學吟詩
第三節 致仕
第八章 怡志林泉
第一節 煙波娛暮年
第二節 農田之樂
第三節 綠野泛舟
第四節 晉加太傅銜,重赴鹿鳴
第五節 福壽庭改聯
第九章 高風亮節
第一節 接濟後進,弘揚學術
第二節 獻計獻策,積極禦侮
第三節 捐金救災,行善鄉里
第四節 三朝寵遍,一代偉人
下編 學術篇
第十章 乾嘉學派與阮元
第一節 乾嘉學派產生的社會條件
第二節 揚州學派的產生、發展及其地位與影響
第三節 阮元與揚州學派
第十一章 阮元的經學
第一節 經學思想
第二節 經學成就
第十二章 阮元的史學
第一節 史學思想
第二節 《疇人傳》
第三節 《國史儒林傳》
第四節 《廣東通志》
第五節 《雲南通志稿》
第六節 《廣陵詩事
第十三章 阮元的訓詁學
第一節 訓詁思想和方法
第二節 訓詁學成就
第三節 主編《經籍纂詁》
第十四章 阮元的校勘學
第一節 校勘思想和方法
第二節 校刻《十三經註疏》
第十五章 阮元的考證學
第一節 考證的思想和方法
第二節 考證學成就
第十六章 阮元的教育思想和實踐
第一節 教育實踐
第二節 教育思想
第三節 阮元在清代教育史上的地位
第十七章 阮元的文學
第一節 文筆論
第二節 詩歌創作
第十八章 阮元對金石書畫研究的貢獻
第一節 致力金石之學
第二節 建構碑學理論
第三節 品評書法繪畫
第十九章 阮元的西學思想
附 錄 阮元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與引用書目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