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文化述論

閩南民風習俗的地域特徵 閩南民間信仰的區域特徵 閩南民間信仰的宗族性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叢書名: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閩文化系列研究
平裝: 46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0475354
條形碼: 9787500475354
尺寸: 23.2 x 16.8 x 3.6 cm
重量: 780 g

作者簡介

林楓,1999年畢業f廈門大學歷史系專門史(明清社會經濟史)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現為廈門大學所吏系教授,入選福建省新世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社會經濟史、福建區域文化史。承擔剛家社科基金項目、博士後基金項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的研究工作,參加舊家清史纂修工程。獨立撰寫20餘篇論文,著述、翻譯、參編數部。
范正義,2001年畢業於福建師範火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6年,進入山爾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後流動站。現為華僑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剮所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民間信仰與區域文化,已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學研究》、《史學月刊》、《廈門大學學報》、《東南學術》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著作《保生犬帝信仰與閩台社會》、《神聖的紐帶:分靈一進香一巡遊》(與林國平禽著)2部。《保生大帝信仰與閩台社會》一書獲泉州市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內容簡介

《閩南文化述論》是閩南文化社會歷史專著。全書共九章,深入研究了閩南文化的孕育環境,閩南方言,民風民俗,宗族組織,宗教信仰,民間崇拜,學術教育,學術藝術,民居建築與民間工藝等。閩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保護區。《閩南文化述論》全面敘述了閩南文化的各個方面,認為閩南以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文化生態形成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其出版對閩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學術研究價值。

目錄

導論
一 核心與邊陲的文化變異
二 多源複合的人文性格
三 冒險打拚的進取精神
四 異軍突起的文化學術
五 歷久不息的鄉族觀念
六 雜亂無序的民間信仰
第一章 閩南文化的孕育環境
第一節 地理環境與交通
一 地質變遷
二 地形地貌
三 氣候土壤
四 海陸交通
第二節 移民與開發
一 開發進程
二 移入遷出
第三節 經濟特徵
一 海陸並進
二 商品經濟
第二章 閩南方言
第一節 閩南語成因
一 閩南方言的本土來源
二 閩南方言的吳楚色
三 中原漢語與閩南方言的定型
四 閩南語的發展與分化
五 印尼、馬來語對閩南方言的影響
第二節 閩南語的流布與傳播
一 閩南語在省內的方言島、雙方言區
二 閩南語在大陸各省的流播
三 閩南語在台灣的通行
四 東南亞的閩南語
第三節 閩南語與閩南社會
一 閩南語反映閩南生活形態
二 閩南語體現閩南價值觀念與民繫心理
第四節 閩南方言與區域文化特徵
一 向心與離心並存
二 勇於開風氣之先
第三章 民風習俗
第一節 閩南民風習俗的多維展現
一 人生禮儀
二 歲時風俗
三 行業習俗
四 幾種比較突出的習俗
第二節 閩南民風習俗的地域特徵
一 閩南民風習俗的形成原因
二 閩南民風習俗的社會功能
第四章 宗族組織
第一節 閩南開發與宗族組織的形成
第二節 閩南宗族組織的社會文化功能
一 祠堂的社會文化功能
二 族譜的社會文化功能
三 族產的社會文化功能
四 祭祖、迎神賽會、戲劇的社會文化功能
第三節 閩南宗族組織的地域特色
一 民間家族的擴大化與個體家庭細分化的相互依存
二 家族血緣的純潔化與家族利益擴大化之間的取捨‘
三 家族割據與官府統治之間的微妙關係
第五章 宗教信仰
第一節 佛教的傳人及其地域特徵
一 佛教的傳入及其傳播
二 閩南佛教的地域特徵
第二節 道教的傳人及其地域特徵
一 道教的傳入及其傳播
二 閩南道教的地域特徵
第三節 基督教、伊斯蘭教與其他宗教在閩南的傳播及其地域特徵
一 基督教在閩南的傳播
二 伊斯蘭教在閩南的傳播
第六章 民間崇拜
第一節 閩南民間信仰形成的環境基礎
一 閩南“信鬼尚巫”的傳統
二 閩南的自然災害與社會矛盾
三 漢人移民與閩南民間信仰的形成
四 位處邊陲的地理環境與閩南民間信仰的雜亂無序
第二節 閩南民間信仰中的全國性神靈
第三節 閩南民間信仰中的地方性神靈
第四節 閩南民間信仰的區域特徵
一 閩南民間信仰的巫道
二 閩南民間信仰的宗族性
三 閩南民間信仰的發散性
四 閩南民間信仰的雜亂性
第七章 學術教育
第一節 官私教育
一 官學
二 書院
第二節 閩學流派
一 理學傳承
二 名教異端
第三節 科舉功名
一 科舉初萌
二 嶄露頭角
三 科名鼎盛
第八章 文學藝術
第一節 閩南文學的發展脈絡及其歷史成就
一 唐五代時期
二 兩宋時期
三 元明時期
四 清代、民國時期
第二節 閩南藝術的表現形態及其影響
一 戲劇
二 音樂
三 曲藝
四 舞蹈
第九章 民居建築與民間工藝
第一節 民居建築
一 紅磚建築
二 土樓建築
三 士堡建築
第二節 民間工藝
一 雕刻
二 工藝畫
三 陶瓷
四 其他工藝
餘論
附錄 福建省國家級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