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06

該輯《閒話》以現當代的那些文人“風月”打頭,尤其是女性文人。 ”在曹明的筆下,《耿庸路莘及其他》,這個題目就說明了該文的內容。 “胡說”的特點是非常鮮明的,即舉一例:“曹禺的《日出》很好,《雷雨》實不成個東西。

內容介紹

《閒話6:風月無邊》:仍如前例,《閒話》之六《風月無邊》也是與《閒話》之五《誤作“誘惑”》同時印刷的。作為慕客書,同時出版並非編者的本意,但囿於客觀現實,《閒話》至今都是每兩輯同時印刷的,是否也應了那句“好事成雙”?期待今後的《閒話》能夠一輯一輯的按時間先後單獨印刷。
該輯《閒話》以現當代的那些文人“風月”打頭,尤其是女性文人。劉海波的《冰心丁玲蕭紅人生交往紀事》一文劍走偏鋒,把這樣三位性格和命運決然不同的女作家放在一起,而且從她們的交往角度來談論她們的人生際遇,用作者的話說,冰心丁玲蕭紅三位女作家生活於動盪飄搖的時代——即便是共和國時期也並不安定,客觀原因嚴重妨礙了她們之間應有的正常交流,於是,僅有的幾次往來就變得彌足珍貴,特別值得我們回味。
房向東的《錢鍾書與楊絳的“素”與“不素”》值得一提,尤其對於熱愛錢楊的讀者來說,就像一枚硬幣有正反兩面一樣,即便是錢鍾書這樣的“素淡”之人,也有我們凡俗之輩的一面。譬如:錢鍾書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他和同事上班擠公共汽車時,後生晚輩買車票時,都是捎帶著把錢的票也買了。有時候錢先生正在售票員邊上,他也買票,從來只買自己的票。他不經常上班,工資常常由他的一個鄰居代領,這個鄰居把工資給他送去時,他只開一條門縫,從不讓人進屋……
該輯的書名出自蔡登山的文章《“風月無邊”的袁寒雲》。“風月無邊”也道出了文人生活的本質。“袁寒雲詩詞書畫無所不能,雖然有錢花,有名人的地位,內心卻是潦倒的,簡直就有點落魄,故而不僅結詩唱和,粉墨登場,亦醇酒婦人,吸食鴉片,並加入青幫。正值壯年之時,卻撒手人寰,其幫會中徒子徒孫按幫規為他披麻帶孝。”蔡登山對這位清末民初風流才子的品鑑是非常客觀的。
作為當年胡風集團的遇難者之一的耿庸,其晚年是幸運的,這種幸運首先來自他劫難後的新婚妻子,“當時耿庸與路莘的婚事,曾鬨動一時,引來不少議論,遭到了一些非難。其中包括路莘家人的反對。從他們決定一起生活開始,就注定無法避免這一切。只因為他已不年輕,而她卻太年輕,儘管這對於他們並不成為障礙。”在曹明的筆下,《耿庸路莘及其他》,這個題目就說明了該文的內容。
現在還有那樣的大學校長嗎?這是今人對當下大學校長們的疑問,所對比的就是現代中國的那幾位大名鼎鼎的校長,譬如蔡元培、竺可楨,北大,浙大。還有長清華的梅貽琦。劉宜慶的《清華“終身校長” 梅貽琦》與張耀傑的《馬寅初與“北大精神”》 也構成了一種對比:“梅貽琦有寡言君子之稱,在同事、家人、朋友和學生眼中,幾乎是一個完人。梅貽琦話少,更少下斷言。學生曾戲作打油詩一首,描述梅校長說話謙遜含蓄情形:大概或者也許是,不過我們不敢說,可是學校總認為,恐怕仿佛不見得。”這與1949年後新北大的首任校長充滿傳奇色彩的馬先生恰可構成一種互補的風格。
《胡說“新語”》因其篇幅,分兩輯才全部刊載。“胡說”的特點是非常鮮明的,即舉一例:“曹禺的《日出》很好,《雷雨》實不成個東西。《雷雨》的自序態度很不好。《雷雨》顯系受了易卜生、奧尼爾諸人的影響,其中人物皆是外國人物,沒有一個是真的中國人,其事亦不是中國事。《日出》是一大進步,其中人物稍近情理,也稍有力量。然不近情理處也還不少。”
施蟄存可以說是“海派文人”的典型,姚一鳴的《施蟄存沈從文“短鴻記”》和劉軍的《施蟄存與陳小翠的酬唱》從兩個不同的角度,都講述了文人交往與文人之間的友情是如何影響著文人的創作和文學。“施蟄存和魯迅關於書目之爭,歷時將近一年左右。和魯迅的論爭使施蟄存頗受打擊,在文壇的地位越來越邊緣化。而從沈從文的信中來看,沈從文是偏向於施蟄存的,同時認為這樣的爭辯有些無味。”“施蟄存是性情中人,他以自由心性追尋生活中的真善美,哪怕是一些細微的情愫,只要曾經打動過他,便會珍藏一生……”
哈耶克在中國當代思想界和學術界的影響毋須多言,但他又是如何被中國所“接受”的呢?林建剛的《哈耶克的“中國之路”》回顧了哈耶克被引進到中國的過程:從學者們的回憶中可以看到,哈耶克及其作品在八十年代已經開始影響到中國學者,並一度成為他們閱讀史上最難以忘懷的一刻。而到了九十年代,開始實行市場經濟的哈耶克更成為中國學者持續關注的對象,並且一再掀起閱讀哈耶克的熱潮。
另外,潘光哲的《董作賓的田野甘苦》和散木的《毛澤東的“一字師”羅元貞》也都有著可圈可點之處。《張璽的“自傳”斷片》出自曾與周恩來同期留學法國後來在“文革”中被迫害去世的老海洋生物學家張璽先生的檔案材料,其內容的時代特徵和史料的珍貴价值都不言而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