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火車站

長沙市火車站,位於湖南省長沙市五一東路。興建於1912年,屬於區段站、技檢站類一等車站。負責業務有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

長沙火車站概況

【車站名稱】:長沙站

長沙站站房


【車站地址】:
湖南省長沙市五一東路
【郵政編碼】:410001
【興建時間】:1912年
【改建時間】:1977年
【前後場車站】:在京廣線上行方向距離北京站1593公里,下行方向距離廣州站707公里。
【隸屬單位】:廣州鐵路(集團)公司
【車站等級】:一等站
【車站性質】:區段站、技檢站

長沙站的站內作業

【客運業務】: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
【貨運業務】:長沙火車站暫時不辦理貨運業務。
【鐵道線路】:京廣鐵路、湘黔鐵路、浙贛鐵路、石長鐵路、洛湛鐵路、武廣客運專線。

長沙火車站簡介

長沙老火車站始建於1912年,設在市區中心今五一大道以南、瀏城橋以北的肇家坪對面,占地約萬餘平方米,站前廣場不足千平方米,地面凸凹不平。站內有四股車道、兩個站台、—個候車室,設備十分簡陋。直至1949年長沙解放,長沙火車站劃歸衡陽鐵路管理局武昌分局管理,才興建了一些平房,作為辦公、售票、行李包裹裝卸用房。新修的候車室也只600多平方米,200多條長方型木靠椅。每日上下行客車20多列,上下車旅客不過三四千人,高峰期也不足萬人。
到了1975年,鄧小平同志大力強調發展國民經濟,充分發揮鐵路“大動脈”的巨大作用,擱置多年的長沙火車站新建計畫才被提到重要日程上來。經鐵道部、省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決定興建新車站,在新線拉通以後,立即拆除長北至長南區間這段鋪設在市區中心、有礙城市發展的約8公里原有軌道。
長沙新車站於1975年7月在城東五一路終端破土動工。新址是個有利建設發展的好地方,當時屬於郊區五一、火星兩個生產大隊的地域,除省儲備局三三五處、省廣播設備廠、市醬廠幾個需拆遷單位外,其餘均是些農舍、菜地、桔園、魚塘和荒地。最讓建設者頭痛的是,車站主樓、售票廳及廣場一帶是個較大的沼澤湖,湖邊蘆葦、雜草叢生,湖中淤泥沉積,深2--3米,最深處有7—8米,給施工帶來極大困難。為儘快實現路通、水通、電通,加快建站工程建設,鐵道部、廣州局和省市調集了最好的技術力量和裝備,採用沉沙打樁的方法,將一車車、一列列數十萬噸河沙傾瀉在沼澤低洼地帶。在平整的土地上,施工專業隊伍、全市人民、解放軍官兵以極大的革命熱情,爭分奪秒地建設毛主席家鄉的新車站。無論白天黑夜、暑熱嚴寒,機器聲、號子聲、歌唱聲不絕於耳。建站所需建材、電器,裝飾、設備各項器材,京、津、滬、鄂、粵等省市提出要啥給啥,保障供給、全力支援。歷時三年,
1977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56周年之日,長沙新站在隆重的慶賀聲中正式建成通車。 車站大樓高23米,寬151米,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廣場3.7萬平方米,鐘樓高63米。
雄偉寬敞的新車站今非昔比,全站總面積達4萬餘平方米,設有5個普通、母嬰、軍人候車室、6個貴賓、軟席候車室,有4個站台,8股客車到發線,日均接發列車80餘列,日均乘降旅客4萬餘人,高峰時達10萬多人。站內站外呈現一派現代化景象。今年興建的占地6萬餘平方米、長沙最大的車站綠化廣場,“十一”前將向遊人開放,不久廣場連線車站的地道開通,車站東、西兩面均可上車出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