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宮

長信宮

長信宮指漢代太后在長樂宮中所住的宮殿稱為長信宮。位於西漢長安城內東南隅。占地面積6平方千米。漢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朝廷遷往未央宮,長樂宮改為太后住所。

基本信息

漢代長信宮

漢代太后在長樂宮中所住的宮殿稱為長信宮。位於西漢長安城內東南隅。

歷史沿革

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同為漢代三宮。長信宮為長樂宮建築群中最重要的建築物。長樂宮是在秦離宮興樂宮基礎上改建而成的西漢第一座正規宮殿,位於西漢長安城內東南隅,始建於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年後竣工。漢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朝廷遷往未央宮,長樂宮改為太后住所。

相關詩文

長信宮怨 班婕妤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願。

長信秋詞五首王昌齡

長信秋詞(其一)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捲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長信秋詞(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開, 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 猶帶昭陽日影來。

註:昭陽:漢宮殿名,《三輔黃圖·未央宮》:"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昭陽……等殿"。班固《西都賦》:"昭陽特盛,隆於孝成"。呂向註:"昭陽,殿名,成帝作也"。漢成帝時趙飛燕得寵,先為婕妤,後為皇后,居昭陽殿,漢平帝即位後被廢為庶人,自殺。

長信秋詞(其四)

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後疑。

火照西宮知夜飲,分明復道奉恩時。

註:西宮:指未央宮,長樂宮之西,漢時稱西宮。

現狀

長樂宮的考古工作開始於1956年。經勘查,該宮平面形狀不規整,周長約10千米,面積約6平方千米,占長安城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左右。宮牆四門遺蹟尚能辨認,宮內建築已完全湮滅,只有長信宮、長秋宮等少數宮室,可據出土物印證。通過發掘表明,長樂宮在東漢還保存完好,十六國以後廢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