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區勝利路社區

社區採取“兩委三站”(黨總支、居委會、社區工作站、民眾工作站、共建工作站)的管理模式。 社區黨員、駐區單位、社區民間組織、流動人口等對社區事務參與廣泛,管理民主,社區共駐共建碩果纍纍。 “以人為本、服務居民”工作宗旨,充分發揮多元主體的作用,發揮社區共建優勢推動和諧社區建設。

概況

黃石市鐵山區勝利路社區位於鐵山城區東部,東與盛洪卿接壤,南臨勝利路、西靠興冶路,北至黃石國家礦山公園,轄區面積0.9平方公里,現有居民2230戶,常住人口5473人;流入人口300餘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1504人,占社區總人口24%。

特色

鐵山區勝利路社區圍繞和諧社區建設,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的原則,堅持“以民為本、服務第一”的理念,強化了陣地設施建設:形成了“居民論壇”、“共駐共建”和“培育和發展社區民間組織”居民自治三大特色和“周五大講堂”、“愛心助老服務”服務品牌。

所獲獎項

幾年來,社區先後被評為“湖北省敬老文明號先進單位”、“湖北省殘疾人康復示範社區”、“湖北省充分就業社區”、“黃石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黃石市基層示範黨組織”、“黃石市文明單位”、“黃石市民兵工作先進單位”、“黃石市綜治維穩先進單位”、 “黃石市綠化先進社區”、 “鐵山區先進基層黨組織”、“鐵山區安全文明生產先進單位”、“鐵山區城市建設與雙創工作先進單位”、“鐵山區綜治工作先進單位”、“鐵山區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鐵山區科普示範社區”、“鐵山區環衛管理先進單位”、 “鐵山區優秀婦女之家” 等40餘項榮譽稱號,是全國殘疾人文化進社區試點單位”。“小區是我家,溫馨你我他”成為廣大居民的共識,和諧社區創建工作氛圍日漸濃厚。

工作情況

一、 黨建引領促管理有序

1、健全社區組織機構。社區採取“兩委三站”(黨總支、居委會、社區工作站、民眾工作站、共建工作站)的管理模式。社區黨總支設直屬黨支部和6個格線黨小組,建立了工會、共青團、婦聯群團組織和黨建聯合會。社區黨總支直管黨員56人(其中預備黨員3人),黨建聯建成員單位5家,其中轄區單位3家,退居休自管會3家,雙管、協管黨員296人。 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六個委員會和四十五個居民小組;擁有6個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兩委”、專職成員共有11人,平均年齡40歲,大專以上學歷5人。通過開展“兩建三進”活動,實行了格線化設定;協助社區內具備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祥明保全公司建立黨支部;對不具備條件未建立黨組織的實現工作覆蓋。
2、依法推進民主管理。從2008年換屆開始,社區黨組織成員實行公推直選,社區居民委員會實行直接選舉;無一例違法違章撤換、罷免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的現象;社區堅持依據《居民自治章程》,每半年召開1次居民代表大會,聽取和審議社區工作報告,並開展居民民主評議活動;建有社區事務公開欄,實行黨務、居務、財務、服務公開制度;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項通過居民論壇、議事協商等形式廣泛聽取居民意見;居民滿意率達90%,增強了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教育功能。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暢通,居民訴求及時得到回應,社區居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參與意識不斷提升。
3、不斷完善規範制度。社區在認真遵循《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規範了各項工作制度,制定了《社區自治章程》、《居民公約》、《志願者服務管理制度》、《居民論壇管理辦法》、《社區居務公開制度》《社區工作者述職和民主評議制度》等。實行社區工作者分片包塊、上門走訪、服務承諾、結對幫扶等制度;社區兩委注重發展和培育社區民間組織,為其提供組織運作、活動場地及活動經費的支持。
4、共駐共建全員參與。社區建立了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區域化黨建格局;建有“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經常到社區聯繫民眾、開展“訪民情、問民意、解民難”工作;社區社會組織有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的渠道和途徑;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暢通,居民訴求及時得到回應。社區黨員、駐區單位、社區民間組織、流動人口等對社區事務參與廣泛,管理民主,社區共駐共建碩果纍纍。

二、民生為本創服務完善

以人為本,強化社區服務功能一直是我們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居民民眾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層面、多領域的,我們社區提供的服務也相應地在項目、內容、深度、廣度上都達到更高層次。
1、完善服務設施。社區不斷完善服務設施。社區綜合服務樓面積達1200平方米,公益性服務用房達100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所四處計5000平方米,居務公開欄等宣傳欄總計150平方米。統一使用“中國社區”標識,規範設定社區標牌;設立了警務室、人民調解室、衛生服務站、人口和計畫生育服務室、社區圖書室、電子閱覽室、舞蹈室、健康保健室、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殘疾人康復訓練中心、文化活動中心等。常年免費對居民開放。
2、強化服務主體。社區根據居民需求拓展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內容,構築了社區大服務體系。近年來,勝利路社區堅持 “以人為本、服務居民”工作宗旨,充分發揮多元主體的作用,發揮社區共建優勢推動和諧社區建設。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民眾,勝利路社區組建了以黨員為主體的民情信息、治安巡邏、就業指導、愛心救助和文體活動等各類志願者服務隊,服務社區的民間組織類型齊全,廣泛開展面向社區弱勢群體的幫扶救助服務,包括面向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服務,面向駐區單位、共建單位的社會化服務和面向全體社區居民的便民服務活動。
3、拓展服務內涵。自2010年以來,社區居民委員會不但根據居民需要開展公益服務項目,共為居民辦實事不達30項,還每年承接2個以上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社區在日常服務工作的基礎上形成了包括“愛心助老服務、老年日間照料、周五大講堂”等特色服務項目和品牌,使廣大居民民眾不出社區就能得到體系健全、滿意完善的服務,社區居民對社區服務滿意率全面提升。
4、創造環境優美。社區以黃石市“127社區環境整治工程”為契機,大力推行垃圾袋裝,實行垃圾分類,消滅衛生死角、清除暴露垃圾、泥巴路改造,安裝庭院燈、拆除違章搭建、增設室外活動設施、開展小區綠化等活動,實現了潔綠亮美,老社區舊貌換新顏。

三、多彩活動顯文明祥和

1、固本強基、秩序良好。給居民創造一個秩序良好的生活環境是社區一班人的一致追求。我社區以社區警務室為龍頭,以治安共建單位為支持,以社區治安聯防隊為基礎,建立了一整套治安管理安全防範、巡邏檢查體系,使社區治安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為了切實維護社區治安穩定,我社區加強矛盾糾紛的排查力度,做到早發現、早解決,切實將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基本上做到了一般民事調解不出社區。未曾出現重大民事、刑事案件,無赴省、進京、集體上訪事件發生。
2、鄰里互助、關係和諧。社區注重有效發揮樓院門棟長的作用,及時化解鄰里之間矛盾糾紛,經常性開展鄰里互助活動。在勝利路社區,現有黨員、青年、巾幗、環境、治安、助老助殘、科普教育、法律宣傳、文化體育、關心下一代等各類志願者600餘人。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社區志願者戴六香婆婆長期義務為社區孤、寡困難老人、臥床病人上門理髮的故事早已傳為佳話。她幾年如一日愛心理發服務深受勝利路社區居民的愛戴。老黨員李先蘭從礦建醫院退休後,主動擔任了社區保健室的志願者,每天她早早忙完家裡的雜活兒,一般八點半就來到社區保健室,為居民開展義務健康諮詢、量血壓等工作,多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堅持不懈。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歐洲自豪的說:“李先蘭老人的行動感動了居民,也樹立了黨員在社區中的模範帶頭作用,現在只要社區有大的活動,比如搞衛生啊,還有冬天掃雪呀,愛心助老呀,捐款啦等等,凡是需要全體居民參與的,社區黨總支一招呼,黨員和居民就會一起走出來,大家一起動手,獨居和空巢老人、孤殘兒童等得到妥善照顧,尊老愛幼、扶貧濟困已蔚然成風。”
3、活動引導、健康向上。享受多彩生活,追求生活品位,是社區和諧的顯著標誌。社區注重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挑選了7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每年舉辦社區綜合性運動會和單項體育競賽活動。如門球(影像:)、羽毛球、象棋、桌球、氣排球、棋牌等。社區還經常組織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如社區卡拉OK大賽、社區文化節、廣場晚會、節日聯歡茶話會等;一個接一個健康向上的活動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素質,也增進了居民之間的關係和諧,居民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社區居民語言美、行為美,居民間互相尊重、文明禮讓;社區通過“周五大講堂” 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開展健康知識、法律知識、科普知識講座;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學習身邊的道德榜樣來推動社區居民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為打造特色社區、和諧社區提供學習、溝通和交流的平台,社區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認同感強;

前景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在創建和諧社區進程中,我們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在服務中感受真誠。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建設和諧社區的工作部署,真情面對社區工作中點點滴滴的瑣事難題,真誠幫助解決居民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學習和借鑑先進的發展經驗,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運行機制,將社區打造成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和諧社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