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脈鳳尾蕨

銀脈鳳尾蕨

銀脈鳳尾蕨,又名白羽鳳尾蕨、白斑鳳尾蕨。是鳳尾蕨屬、鳳尾蕨組劍葉鳳尾蕨的一個變種。與劍葉鳳尾蕨(原變種)區別在於:該種羽片中央沿主脈兩側各有1條縱行的灰白色帶。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銀脈鳳尾蕨銀脈鳳尾蕨

中小型陸生蕨類,株高20~40厘米,叢生。根狀莖匍匐生長,葉二型,一為孢子葉,直立,具葉柚,羽片狹

長;另一種為裸葉,較矮,羽狀展開,質薄。葉脈部分為明顯的銀白色。

習性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耐寒性較強,稍耐旱,怕積水和強光,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鈣質土壤中生長,冬季溫度不低於5℃。

分布

產海南(崖縣、南山嶺)。生林下,海拔300米。也產於印度北部、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

繁殖

常用分株和孢子繁殖。分株全年都可進行,將母株旁的子株扒開盆栽,並注意遮陰保濕。用孢子繁殖,將成熟孢子撒在腐葉土和碎磚屑的混合基質上,噴水後放陰濕處,萌芽後待苗長高時分栽上盆。

套用

銀脈鳳尾蕨銀脈鳳尾蕨

銀脈鳳尾蕨葉叢小巧細柔,葉脈銀白色,姿態清秀,素雅美麗。適宜盆栽點綴窗台、陽台、案頭和書桌,也用於插花配葉和瓶景。

栽培

栽培時宜用排水、保水性好的基質,盆栽時,盆底墊上碎瓦片,生長期要保持盆土濕潤,並經常噴水。每月施肥1次,盛夏適當遮陰,避免強光直射,以免葉片乾癟枯黃。冬季盆土稍乾燥,每隔2年換盆1次。

病蟲害防治

常發生葉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