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桿素

銀桿素

銀桿素為春劍素心珍品,傳統名品;春劍代表品種之一,因其莖桿、苞衣均潔白透明故而得名。為四川蘭花四大傳統名品之一,曾多次在全國和地方蘭展中榮獲金銀獎。

形態特徵

銀桿素 銀桿素

銀桿素假鱗莖橢圓,根系粗壯短圓,葉姿斜立。有葉4-6片,壯草一般葉長60cm左右,葉寬1.4cm左右,葉色深綠。2-3月開花,花期長,一葶著花2至5朵,花桿細長,高15-20cm,色白綠,十分亮麗;花色素綠,舌上有淡紅胎印但不礙美觀,花瓣大、闊、色綠,花瓣厚實,花守好,久開不變形、不飄亦不退色;整體花型優雅、潔淨。香味純正。

銀桿素物美價廉、花端莊俏麗、瓣形闊圓,色澤明麗悅目,萼瓣冰肌玉潤,香味幽香純正,是四川春劍五朵金花之一,早已名譽中外!

銀桿素和隆昌素辨別

隆昌素又稱軟葉春劍素,故名思意,其葉軟垂,葉面較寬,葉溝很淺,腳硬葉軟是隆昌素最大的特點。而銀桿素葉面較隆昌素窄,葉形較為直立,葉色也深得多,葉溝也比隆昌素深,其中銀桿素分為兩種,銀桿素和宮廷銀桿素,兩種主要區別在於花剛開時,銀桿素舌上有很淺的紅水漬,而宮廷銀桿素則沒有,其葉似乎也更為直立些。這些花無花判斷時,主要還是通過葉形特徵來判斷,之間的差異還是較為明顯。 銀桿素開得比隆昌素漂亮,所不同的是銀桿時有桃腮出現,而隆昌素是淨素,在花形上銀桿素優於隆昌素。

分布範圍

其分布範圍較廣,人工種養各地都有。

主要價值

歷史

春劍銀桿素相傳民國初年發現於四川省大邑縣與崇慶縣(現在的崇州市)交界的白岩子及青城山(當地一地名)一帶,都江堰市石羊鎮所產的春劍銀桿素當地人稱之為——“王家銀桿”主要特徵是舌瓣的“胎印”呈淡黃色;崇慶縣(現在的崇州市)的街子鎮所產的春劍銀桿素當地人稱之為——“趙家銀桿”主要特徵是舌瓣的“胎印”呈淡紅色!但經“趙家銀桿”嫡系傳承人趙躍(耀)多年研究,銀桿素的“胎印”紅黃之分和花期長短及受日照強度有很大關係。

趙家銀桿由來:青城山鎮劉榮森(已故)在青城山山林發現並栽培,1939年將銀桿素陪嫁其妹劉素華到街子鎮趙姓人家,後劉素華第三子趙朝義將銀桿素規模化養殖、售賣給各蘭花愛好者。劉素華老人尚在,現近百高齡,對蘭花養殖頗有心得。

又傳;於清朝同治年間在青城山南麓普照寺西側味江河邊過路灘所得。

現今,春劍銀桿素的的主要產區在四川省的都江堰市青城山腳下的石羊鎮以及崇州市的街子鎮。

鑑賞

銀桿素 銀桿素

關於春劍銀桿素,爭論最多的無非就是宮廷銀桿和普通銀桿兩種:宮廷銀桿又稱玉桿素,它於民間的普通銀桿有很多不同之處,也有很多相同之處,不同的是宮銀瓣寬大厚重,桿似綠玉,普銀桿為銀白色,花瓣多為柳葉型,相同之處是舌胎淡黃,花為青綠,奇香迷人!據傳宮銀在清朝時代是宮裡的達官貴人非常豐喜愛之物!

銀桿素有如此多的蘭友喜歡是因為:

其一,它有中國蘭花獨具的葉姿優美,神態瀟灑,香氣純正,純淨雅潔的特色;

其二,此品種獨到之處是:一箭2至4花,花色明快,花籽高(20-30厘米)呈銀白色,亭亭玉立,美麗動人,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其三,因銀桿素舌上不明顯淺淡紅色微小苔印造成美中不足,稍不注意是看不出來的,恰巧就是這點缺陷,銀桿素與同類花形、色彩較好的春劍素價格相比偏低一大半,反而很受大眾的歡迎,物美價廉;

其四,銀桿素好種好養,據悉:出口到日本、南韓都能出苗開花;就是到我國的寒冷的北方,養護得當,也能茁壯成長。此品種種植馴化多年,已能適應各種環境,因此,它的生命力特強,一般粗養粗放都能養活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