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州區第十六國小

學校簡介 鐵嶺市銀州區第十六國小地處充滿生機與活力、孕育希望與未來的鐵西商貿區(匯工街169號),1961年3月建校,原名為“鐵西國小”,1966年改為“東方國小”,1971年改名為“文革四校”, 1978年改名為現在的銀州區第十六國小。學校總占地面積8400平方米,建築面積4816平方米,綠化面積200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57人,21個教學班,992名學生。

基本信息

學校榮譽

銀州區第十六國小 銀州區第十六國小

幾年來,學校先後獲“全國優秀家長學校”、“全國學校文化建設優秀獎”、“全國青少年讀書教育活動組織獎”、“全國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標兵單位”、“遼寧省校園環境藝術化先進校”、“遼寧省美育名校”、“遼寧省現代技術實驗校”、“遼寧省合唱名校”、“鐵嶺市文明單位”、“市管理先進校”、“市德育工作示範校”、“市中國小師德建設示範校”、“市教育收費工作模範學校”、“市藝術教育示範校”“市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示範學校”、“市綠色學校、”、“市‘十五’期間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單位”、“區辦學特色突出學校”、“銀州區先進集體”、“銀州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區教育系統先進黨支部”等榮譽。

辦學理念

學校新一屆班子縝密分析、認真總結辦學實踐、廣泛徵求意見、反覆錘鍊,學校確定了以“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教育”辦學特色。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通過確定先進而獨特的辦學思想、系列個性鮮明的教育教學活動,我校發生了可喜的深刻變化,教育教學質量、社會認可程度正穩步提升。

建設書香校園,弘揚傳統文化

我校環境建設緊緊圍繞民族藝術、傳統文化來做文章,提高文化品位,增厚傳統底蘊。樓內“詩書畫印文化牆”、京劇臉譜、中國結、竹簡字、剪紙、篆刻、楹聯等民族藝術作品,彰顯著傳統文化的魅力。濃郁的古韻今風、醉人的翰墨書香,學校現已成為師生工作學習的“伊甸園”。

開展古詩文誦讀,傳承中華文明

以國學底蘊培養十六小底蘊,以國學魅力提升十六小魅力。我校千人古詩文誦讀先後為省市區領導及市區運動會、市國小校本課題研究成果現場會、市中國小校本課程開發研討現場會作匯報表演,獲好評!我們的目標是:使學生走出我校時,都能熟練誦出300古詩文,“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到那時,學生即使達不到出口成章,但對其作文做人做事都將會是大有益處的。

重視傳統節日,培育民族精神

我校把“孝敬教育”、“魅力中國節”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作為學校德育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春節至元宵節期間開展 “過中國年”活動,要求學生拜大年、抄春聯、集燈謎;端午節給學生講解節日的由來,開展書畫大賽,紀念愛國先人;中秋節開展賞月賽詩會;孔子誕辰日舉辦“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伍”古詩文吟誦會;重陽節是我校的“孝敬日”,開展“三個一”愛老敬老教育活動。總之,通過系列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教育活動,使民族文化在我校得到了普及、延續和發展。

未來發展

我們不敢說超越別人,但求區別於別人;我們不敢說超越自己,但求不重複自己。“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創“傳統文化教育”特色學校,為銀州教育跨越式發展,十六國小將同兄弟學校一道,不懈努力,再創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