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窯茶具

鈞窯茶具

⑥蓋杯:附加蓋子的茶杯,有把或無把。 4、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湯作飲用工具。 鈞窯釉色比較厚,在鈞窯表面刻、劃等都不宜顯,因此鈞窯以其獨特的釉面而取勝。

概述

鈞窯首創於唐代,興盛於宋代,以其獨特的窯變藝術聞名於世。鈞台窯是宋代眾多鈞窯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窯址發掘出土數以千計供宮廷陳設用的這類瓷器,器物底部各刻一個從一到十的數目字,數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絕大多數窯均燒窯器物,天藍、月白釉較多。一部分窯址還發現燒磁州窯白地黑花、三彩、紅綠彩等品種,其中以扒村窯質量最好。傳世不多,評價甚高。故有“家有錢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

藝術特點

鈞窯茶具瓷胎質精純,堅實細膩;釉色渾然天成、乳光晶瑩、
鈞窯茶具 南瓜茶葉罐(紫)
絢麗多彩、相映生輝、極富詩情畫意,堪為世界一絕。鈞窯的名貴之處在於它有百看不厭的藝術魅力,其釉色是自然天成而非人工描繪,每一件鈞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正所謂“鈞瓷無雙,窯變無對”,由於鈞窯存世不多,而其獨特、多變的釉色另無數瓷器愛好者的追捧,極具鑑賞、收藏價值,已成為豪門巨賈和鑑賞家們爭相收藏和饋贈貴賓的高檔禮品。

造型種類

1、茶壺:用於泡茶的工具,整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和圈足四部分組成。壺蓋有孔、鈕、座、蓋等細部。壺身有口、延(唇牆)、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細部。
鈞窯茶具 西施壺(紫)

鈞窯茶壺根據壺把的不同可分為:
1)側提類:壺把為耳狀,在壺嘴的對面;
2)提梁類:壺把在蓋上方為虹狀者;
3)飛天類:壺把在壺身一側上方為彩帶習舞狀;
4)握把類:壺把圓直形與壺身呈90°狀;
5)無把類:壺把省略,手持壺身頭部倒茶。
鈞窯茶壺根據壺型的造型可分為:
1)筋紋形:猶如植物中弧形葉脈狀筋紋,在壺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紋線,稱之為筋,而筋與筋之間的壁隆 起,有圓澤感;
2)幾何形:以幾何圖形為造型,如正方形、長方形、菱形、球形、橢圓形、圓柱形、梯形等;
3)仿生形:又稱自然形,仿各種動、植物造型,如南瓜壺、梅樁壺、松乾壺、桃子壺、花瓣形壺等等;
4)書畫形:在製成的壺上,刻鑿出文字詩句或人物、山水、花鳥等。
此外,還有以蓋、以底、以有無濾膽分類。
2、茶船:放茶壺的墊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觀,又可防止茶壺燙傷桌面。鈞窯茶船按造型可分為以下幾種:
1)盤狀:船沿矮小,整體如盤狀,側平視茶壺形態完全展現出來;
2)碗狀:船沿高聳,側平視只見茶壺上半部;
3)夾層狀:茶船製成雙層,上層有許多排水小孔,使沖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層,並有出水口,使夾層中的積聚之水容易倒出。
3、小茶杯:飲茶的工具,鈞窯茶具按造型不同可發分:

1)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狀;
2)敞口杯:杯口大於杯底,也稱盞形杯;
3)直口杯:杯口與杯底同大,也稱桶形杯;
4)收口杯:杯口小於杯底,也稱鼓形杯;
5)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⑥蓋杯:附加蓋子的茶杯,有把或無把。
4、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湯作飲用工具。主要有:
1)圓底:碗底呈圓形;
2)尖底:碗底呈圓錐形,常稱為茶盞。
5、蓋碗由蓋、碗、托三部件組成,泡飲合用器具或可單用。
6、大茶杯:泡飲合用器具。多為長桶形,有把或無把,有蓋或無蓋。
7、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隻濾膽,將茶渣分離出來。
8、沖泡盅:用以沖泡茶葉的杯狀物,盅口留一缺口為出水口,或杯蓋連線一濾網,中軸可以上下提壓如活塞狀,既可使沖泡的茶湯均勻,又可以使渣與茶湯分開。

製作工藝

聖雅龍鈞窯茶具的製作工藝極為複雜,先手工拉胚,坯體經過素燒稍冷後上釉
鈞窯茶具 南瓜壺(藍)
正燒,釉層比較較厚,在燒造過程中,裡面含有多量的鈣酸納等物質,燒制時釉層斷裂,釉料受高溫影響在胚體上翻滾,比較重的元素在下,較輕的元素翻上,釉層里形成深色溝槽。熄火後釉面停止沸騰,高低補齊後,釉面形成不規則的流動線條,因此,鈞窯釉面有“蚯蚓走泥”的獨特風格。鈞窯底足施滿釉後又抹掉,燒成後成為棕黃色。鈞窯釉色比較厚,在鈞窯表面刻、劃等都不宜顯,因此鈞窯以其獨特的釉面而取勝。同時,鈞窯又區別於其它瓷器的釉色,鈞窯風格獨特,極富創造性,是瓷器中不可多得的一種特殊藝術。
為了不斷追求工藝精精益求精,聖雅龍經過多年反覆研究,研發出一系列可與古代工藝媲美的仿宋現代鈞窯,以其獨特的釉色取勝,富有創造性,風格獨特,在陶瓷的釉色美上開啟了新的藝術境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