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窯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口徑13.5厘米,高5.2厘米,已經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張錫瑛鑑定。鑑定評語:三足鈞窯瓷器盤,盤內天青釉,外窯變釉,口沿及下腹為鼓釘紋,底刻九字。此器乃宋代鈞窯產品,品相完好無損,具有較高收藏價值。

鈞窯鼓釘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高9.4cm,口徑23.5cm,足距9.5cm。洗作鼓式,亦稱鼓式洗。器身上下飾鼓釘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頭足。洗內施天藍色釉,外為玫瑰紫色釉。底刷黃褐色薄釉,繞底一周有支燒痕,並刻有“一”字標記。河南禹縣鈞台窯址曾發現刻有“一”至“十”數目字的鈞瓷標本,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官鈞窯瓷器相同,此類數目是同類製品從大到小的編號。此件洗屬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無損。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紋為鈞窯器之特徵,是為傳世官鈞窯瓷器的代表作品。洗底“瀛台靜憩軒用”為清代官款。

鈞窯玫瑰紫鼓釘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鈞窯又稱均窯,窯址在河南省禹縣城內八卦洞,為北宋名窯。釉中含有微量氧化銅,釉色青中帶紅,燦若紅霞,亦稱為窯變釉色;種類有:淺灰、深灰、大紅、褐紫、月白、鈞紅、鈞紫…等色調。正色為雨過天青色,極其靚麗。鈞窯有縮釉現象,芝麻坑和露胎處,釉面高低不平,釉泡較大,叩之有鐵聲,釉中還有曲曲折折的線,也叫蚯蚓走泥紋。此三足洗,高:o.6cm,口沿:17.2cm,內壁施天藍釉,外壁施玫瑰紫色釉,外壁有兩圈乳釘,上圈乳釘:15個,下圈乳釘:12個,底足三雲頭足,支燒點:14個,並刻編碼“七”。器形周正、色彩艷麗、華貴典雅,是北宋鈞州窯之精品。

鈞窯月白釉鼓釘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高9.6厘米、口徑26.5厘米、足距17厘米,清宮舊藏。斂口,淺壁鼓型,外一周凸起弦紋,平底,三雲頭足,外口沿下環列一圈大鼓釘紋二十三枚,近底處環列一圈小鼓釘紋二十枚。通體釉呈月白色,邊棱處呈醬色,器里有細小開片,底施月白釉並露部分灰胎,有一圈明顯的支釘燒痕。底、足均刻有數字“一”,足部所刻數字筆畫深且寬,並有釉,為宋代工匠所刻,底部的數字筆畫細淺,無釉,為後人補刻。底部還刻有六字銘文,橫列從右至左為“瀛台”,豎列從上至下為“涵元殿用”,為清代造辦處玉作匠人所刻。

鈞窯天藍釉鼓釘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高11.5厘米、口徑25.2厘米、足距16.5厘米,洗外淺式,口、底均內斂,底承以三雲頭足,近口沿處凸起弦紋一周,洗外口下及底邊各環列鼓釘紋一周,上為二十三枚,下為十九枚,足外各凸起鼓釘兩個,繞底一圈支燒痕,並刻有“一”字標記及“養心殿”、“長春書屋用”八字銘文,為清代造辦處玉作匠人所刻。整件器物釉呈天藍色,器里有細小開片。此洗古樸、大方,為宋代宮廷的陳設用瓷。

鈞窯御題詩玫瑰紫鼓釘三足洗

高7厘米 口徑20.2厘米。鈞窯御題詩玫瑰紫鼓釘三足洗,是宋朝宮廷御用瓷器中最為典型的器物之一。該洗造型仿青銅器式樣,斂口,收腹,獸形足。器身上下各環列鼓釘紋一圈,通體施滿釉,內呈天藍色,外呈玫瑰紫色,色彩絢麗,燦若霞雲,器形端莊而富於曲線變化。釉光瑩潤,蚯蚓走泥紋明顯,底刻數字標號“五”,洗內剔底填金陽刻乾隆御題詩一首,可見是宮中之物,收藏價值極高。詩文為:“淡青冰裂細紋披,秘器猶存修內遺,古丙科為今甲弟,人才嘆爾或如斯。乾隆甲午 御題 古香”。

鈞窯鼓式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高9.2cm,口徑24.3cm,足距16cm,洗敞口,淺弧壁,外壁口沿下和近底部均裝飾鼓釘一周,分別為21枚和18枚。平底,下承以三個如意頭形足。外底刻有標明器物大小的數目字“一”。通體內外施釉,內施天青色釉,青中泛白;外壁釉色藍中泛紫,絢麗奪目。鼓釘洗是鈞窯瓷器中常見的造型品種,這種富於裝飾性的器物配以如意頭形足活潑輕巧,匠心獨具。此為宋代宮廷陳設用瓷。

五代鈞窯白釉點彩獸面紋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似青銅器造型,尤其是獸面紋三足,設計古樸典雅,古色古香,晚唐五代時期鈞窯的創燒以白釉為珍貴,宋代早期生產天藍釉,宋中晚期生產內藍外紫紅釉為多,一直沿續到金元時期也較流行,此件鈞窯白釉包漿濃厚,瑩潤似玉,精光內蘊,為晚唐五代時期鈞窯的祖先,對於研究鈞窯創燒有歷史的考古價值,更有珍希孤品的收藏價值。

宋鈞窯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鈞窯三足洗

口徑 22.2厘米底徑 13.5厘米高 6.5厘米,板沿,淺腹,以凹凸線構成六瓣葵花腹壁。內底蔚藍色釉,外壁紫色乳濁釉,正如唐詩所云“夕陽紫翠忽成嵐”。醬色外底,刻“六”字銘,底有三個雲頭足。造型渾厚端莊,釉色絕美,極難得。鈞窯是宋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禹縣,以青中帶紅,燦若紅霞的窯變釉色稱譽一時。北宋時為宮廷燒制御用器,凡進宮的器物,底部均刻有從一到十的數字編號。此洗刻“六”字銘,為北宋典型鈞窯御用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