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草固腎平衡免疫法

【疾病概述】

腎移植併發症:腎移植是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療手段,但腎移植術後仍可出現如長期存活率低,併發症多,缺乏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劑,費用昂貴等等問題,臨床若處理不好可嚴重影響移植腎腎功能恢復。加強輔助治療、防止發生移植腎腎病等措施是目前的重點之一。
透析併發症:血透技術使慢性腎衰患者生存期明顯延長,然而血透並非完全的腎臟替換治療,它不能完全根除體內尿素症毒素、不能完全糾正尿毒症引起的代謝紊亂、也不能替換腎臟內分泌功能。隨著透析時間延長,毒素積存,代謝紊亂和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問題逐漸加重,可引發一系列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存時間。

【理論基礎】

中醫辯症治療的優勢在於利用天然動植物藥材治療終末期腎臟疾病引發的各種合併症和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中的併發症,不僅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延長了患者生存時間,而且降低了治療費用。
依據中醫正邪理論,腎移植排異反應是受腎者的“正氣”對異體腎的一種防禦,腎臟腫大、血壓升高、發熱、少尿等“瘀血、濁毒”表現是典型的正虛邪實證。中醫對此採取活血化瘀、益氣養陰等相應方法,針對術後併發症、防治西藥毒副作用、移植性腎病的防治等多方面均具有積極作用,具有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降低治療費用的優勢。通過藏藥研究進一步發現,采自海拔3800米以上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的無污染稀有名貴藏藥如訶子、冬蟲夏草以活性高、抗氧化、無不良反應、不會導致依賴性和藥源性疾病的優勢,在平衡免疫機制,防治排斥反應,消除透析併發症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套用於臨床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療法簡介】

“金草固腎平衡免疫法”以中醫“整體辨證論治”思想為依據,結合“現代免疫學”理論,在經典驗方基礎上精選高活性藏藥配伍,運用現代超臨界CO2萃取工藝提取高濃縮活性製劑,遣方加減,內服外用多途徑套用於腎移植、透析治療階段,既可直接參與免疫抑制的治療,又有防治透析毒副性作用的臨床療效。全面糾正機體免疫、體液、內分泌紊亂失衡狀態,清除免疫複合物,消除排斥反應和透析藥物損傷。可明顯改善腎移植患者的全身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延緩慢性移植腎腎病的臨床進展。達到延長透析間期,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的目的。

【治療機理】

“金草固腎平衡免疫法”針對腎移植術後慢性排異反應不同誘發因素,在西醫抗排異反應治療基礎上,針對免疫抑制劑的作用原理,採用中醫辯症法套用蟲草類製劑糾正患者機體陰陽失調,減輕毒性,穩定內環境,改善“瘀血腎”微循環、提高移植腎組織血氧飽合度,加速修復過程,消除排斥反應,提高存活率。
(1).滋陰降火,平衡陰陽。在嚴格控制免疫抑制劑用量基礎上套用中醫方劑滋陰降火、補腎強腎,通腑降濁,可顯著提高腎上腺皮質功能作用,減少激素副作用,緩解腎臟的高濾過,保護腎功能。
(2).消積導滯,祛邪安正。針對因高脂血症或高蛋白飲食引起的慢性排異反應,在套用免疫抑制劑基礎上配合消積導滯、活血化瘀之法,可降低血脂,緩解高濾過,緩解慢性排異的發生。
(3).健脾止瀉,扶正固本。移植腎伴慢性腹瀉屬脾腎兩虛證,採用健脾止瀉、補腎固澀之法可使免疫抑制劑被正常吸收利用,有效防止慢性排異反應。
(4).清熱祛邪,益腎固本。針對呼吸、泌尿、消化系統等感染誘發的移植腎慢性排異反應,採用清熱祛邪法祛除感染灶,保護腎臟免受炎性介質損傷,避免排異反應發生。
透析治療對於延長腎衰患者生命、改善臨床症狀可起到良好作用,但在此過程中常會出現多種併發症。“金草固腎平衡免疫法”針對臨床常見透析併發症,可迅速緩解不適症狀,保證透析順利進行,並可逐漸延長透析間期甚至擺脫透析。
(1).透析失衡綜合徵:輕者表現為頭痛、不安、噁心、嘔吐、視力模糊、肌肉抽搐,重者血壓升高、震顫、定向力障礙,甚至出現精神異常,昏迷和死亡,以上均屬中醫“頭痛”、“眩暈”、“嘔吐”、“痙症”範疇。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於透析間歇給予中藥製劑及藥物滲透治療,溫陽利水,降其水逆,可大大避免失衡綜合徵的出現。
(2).心包炎和心包積液:血透後發生心包炎或心包積液可出現如下症狀:胸悶憋氣、不能平臥,甚至噁心嘔吐、心前區疼痛、頸靜脈怒張、肝脾腫大並伴有壓痛、腹水、下肢浮腫、收縮壓下降脈壓差縮小、心率加快、脈搏細弱或奇脈等心包填塞症狀。根據臨床表現屬中醫“飲證”、“喘證”範疇,治療以溫陽化氣、強心利尿。
(3).中風先兆:由於血流動力學的改變以及大量肝素運用,增加了出血因素,可出現頭痛,頭暈、眼底出血、口鼻乾燥、滲血、皮膚瘀斑、苔薄黃等,這些均屬中醫“中風先兆”範疇,多為肝腎陰虛之體,有氣血並走於上之險,治療常以滋補肝腎、育陰潛陽方法。配合中藥湯劑內服,外用經絡針灸治療,預防中風療效很好。
(4).貧血:其表現為心悸氣短、呼吸困難、全身酸痛、面色晦暗、口唇蒼白,嚴重者視物模糊、舌淡胖無血色、脈細數等。屬中醫學“血虛”範疇。由於久病失養及耗損太過,脾腎氣虛,精血化源不足,封藏不固,氣血虧虛不能奉養機體所致。臨床採取脾腎兼顧、氣血雙補。
(5).瘙癢:血透病人常發生瘙癢,中醫四診可見肌膚甲錯,乾燥有積粉,搔之有白痕,遍體皮膚有破損,易口渴,心煩,脈細數,舌苔變化不一。屬中醫“血風瘡”範疇。根據中醫“內病外治”和經絡傳導理論,在定期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濾過基礎上,採用養血活血、和絡祛風之法配合藥浴外治方法,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皮膚、孔竅、俞穴,迅速滲透直達病所,疏通經脈,促進氣血運行,調理陰陽平衡,排泄毒素。臨床套用此法多能得到有效緩解。

【四大優勢】

(1).辯症論治,個體治療:從全面檢查入手,通過專家會診,根據病因及患者個體差異制定最佳治療康複方案,一人一方針對性治療。
(2).綜合治療,防止惡化:以揮中醫優勢結合現代醫學診療技術,內服外治多渠道、多途徑治療,注重內環境調理,控制病情發展和惡化。
(3).提高效率,延緩透析:通過平衡免疫機制抑制排斥反應,降低毒性和耐藥性,提升透析治療效果,保護殘餘腎單位,達到減少透析、延長間期的目的。
(4).綠色治療,健康管理: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通過科學規範的健康管理,全方面指導患者養成正確的飲食起居習慣,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