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詩行寫雲天

金色詩行寫雲天

我的氣象情 師生聚會抒懷 我的益友

書籍簡介:

書名:金色詩行寫雲天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 老人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
字數:110千字
頁數:356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編者序言:

在今天看來,一所退居二線的中專學校,一張微不足道的中專文憑,一場如夢如幻、似是而非的記憶,竟使眾多白頭遊子,如此眷顧,執意登臨,重新體驗,百般詮釋,這是為什麼呢?
就請通讀這本書吧!本書的字裡行間,閃爍著全部答案……
當年我們邁出了母校的門檻,就算衝出了人生的起跑線。而今,當我們的生命之舟盪進了最後的港灣,卻又一路雷霆,強勢回歸,重新站在人生的起跑線上,追懷往事,撫摸歷史,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昨天,我們寒窗苦讀,晴天同享一片湛藍;雨天,同走一路泥濘。
昨天,我們揚帆遠征,沐浴著相同的時代風雨,演繹著不同的風雨人生。
收在本書里的文章和圖片,定格了昨天那個時代的流光碎影。倘若沉醉其間,能聽到一代領跑者的足音,是那樣的雄渾,豪邁,堅定!
五十年前,我們結緣氣象時,氣象還是一個生僻的字眼兒。今天的氣象,卻成為聯合國舉世界之力才可望解決的重大課題。必須一提的是,在2007年和2008年全國公務員招考之中,報名投考氣象者均為零蛋(即使民航招聘乾氣象的也不會這么慘!),從而出現了一個英雄所見略同卻又無人深究的氣象悖論:人人渴求它的服務,個個拒絕它的清貧,由此折射出時代的荒誕,世俗的硬傷……
一言難盡尋常事,道德文章寫汗青。
多少年以後,我們這一代人已成為歷史天空上的流星雨了。而我們曾經守望一生的人生價值觀,即不問國家為我提供了什麼,只問我為國家貢獻了多少,必將鐫刻在歷史的回音壁上,熠熠生輝,昭示後人。對此,我們是深信不疑的。

書籍目錄:

仿佛就在昨天
上篇2010年5月15日師生聚會
在五十年師生重聚座談會上的主持詞 張東生
師生情,氣象緣,穿越時空五十年 徐明昌
根深則果茂源遠而流長
在五十年師生重聚座談會上的致詞 樊建平
在五十年師生重聚座談會上的致詞 薛起剛
生活書寫的不朽詩章 姜子俊
一樣悲歡逐逝波 彭安仁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孫智
春華秋實慰平生 郭友三
無題有感 張孝祖
流水無弦,激濁揚清 楊亮明
在沙漠裡紮根、開花、結果 武雙和
致老師同學們的一封信 王銘德
命運垂顧安分守己之人 白銀
我的氣象情 吳國蓮
林西,林西,大風起兮 劉桂珍
我的簡歷 戴笑言
氣象結緣風雨人生 全守卿陳雅卿
氣象事業給了我堅強 馬玉華
風雨過後是彩虹 徐鳳英
南國紅豆最相思 白雲蓮
師生聚會抒懷 苗錦堂
半是火焰半是海水 周文義
古稀回首無怨無悔 宿世英
我的工作簡歷 邢劍
我的工作簡歷 李鳳英
我的工作簡歷 哈森
體衰總是感恩時 剛圖木爾
瀟灑出塵話養生 吳丕
氣象殘夢 謝秉清
靈海潮汐 徐明昌
重聚感懷 張東生
我的工作簡歷 張建國
劍氣一身壟上行 張月清
在母校招待宴會上的答謝詞 張東生
在宴請母校領導、老師招待會上的祝酒詞 徐明昌
在阿老師子女招待宴會上的答謝詞 張東生
在師生宴會上的祝酒詞 張東生
在宴請老師、領導、同學招待會上的祝酒詞 張東生
內蒙古氣象學校六0級師生重聚活動日程表 編者
結緣半世紀一生氣象情
內蒙古氣象學校60級同學重聚邀請函
中篇2007年7月7日師生聚會
此情可待成追憶 編者
60級老校友座談會致詞 樊建平
在回拜母校、師生重聚座談會上的致詞 張東生
聚會偶感 孫智
讀臉 張林
光環伴我度餘生 張孝祖
品學兼優的學子支撐事業的棟樑 阿木門德
感恩和包容是高尚的 姜子俊
滿目騏驥夕陽明 趙雅樵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楊儒
頤養天年盼和諧 郭友三
60級同學返校座談有感 彭安仁
珍惜友情掌握健康 彭志遠
風雲氣象壯思飛 徐明昌
感悟人生 楊亮明
忠誠於氣象,無愧於平生 武雙和
幾度秋風播春雨 王銘德
喜看同學都有成 白銀
永遠的回憶永遠的記憶 楊文祥
熱血澆鑄無怨尤 全守卿
同學聚會紀實 周文義
辛勤紮實工作,無愧母校培育 王瑞生
閱世話滄桑 徐明昌
浮生得失漫談 張東生
下篇氣象追懷
我的益友 陳光明
相聚在青城 吳國蓮
回望氣象 徐明昌
風賦 徐明昌
追思伴隨仙鶴飛
退休賦 張東生
追憶似水年華
附錄一:簽到留言
附錄二:通訊錄

精彩賞析:

尊敬的領導、尊敬的恩師、親愛的各位老學長、老同學:
曾經在心底里千呼萬喚,在思念中翹首以盼的師生聚會,今天終於實現了。
此刻,我們仿佛又回到了五十年前,坐在教室里開班會,師生面對,濟濟一堂,只是不見了二十多張老面孔。缺席者之中,有人力不從心,經不起長途顛簸;有人錯過了第二次握手,來不了了;有人蹤跡杳然,聯繫不上。還有九位同學沒能等到重聚的這一天,不幸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與仙逝的阿木門德老師,在天國里重逢。歷史如此無情,聚會來之不易。當我們這些白髮老人,確信60級的大團圓已經一去不復返的時候,不禁仰天長嘆,悲從中來……
跨世紀,五十年,喜相逢。僅此九個字讓我們足足等了大半生。渡盡劫波而雄風猶在,大浪淘沙而沙退金存。今天在這裡就坐的5位老師,16位學生,可謂碩果僅存,但是人數雖少卻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我們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孰能無過,孰能免禍的人生軌跡,被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我們頑強的生命力,已經抗擊了六七十年的風雨剝蝕,在危機四伏的生存競爭中,我們平平安安走到了今天,倍加珍惜的舉措之一,就是保持晚節,寫好自己的歷史。五十年一遇的聚會,就是精彩紛呈載入史冊的篇章。
四十七年前,我們就是從這裡出發,一路走來又一路走去,走到了所能到達的地方,彩繪了自己近半個世紀的人生風景。但是無論走遍天涯海角,也沒有走出母校這座精神家園。因循童心的召喚,謝恩的熱望,生命還鄉回歸自然的欣慰,星散他鄉的莘莘學子,不遠千里,長途跋涉,執意回到了大夢開始的地方,感受自己的青春時代,找尋那些不可磨滅的記憶。此情此景之下的聚會表明:人這一生可以放得下生死,卻很難放得下情義。
五十年來,世事驚濤,席捲天地。潮漲潮落之中,母校的生活,成為鐫刻在生命里程中珍貴的記憶。雲捲雲舒之下,喧騰的校園已歸於沉寂。氣象大院盛滿了曠世典藏,只不過非親歷者不能一一指認。當年在校時我們經常抱怨,在我們生命之花綻放的青春期,被澆灌的營養液卻是窩窩頭野菜湯。而殊不知在全國餓死幾千萬人的大饑荒之中,我們依靠母校溫暖的懷抱,才算躲過一劫;並且得以圓滿完成學業,如期走向社會,全力報效國家。我們今日回歸母校,旨在感恩謝恩。最後瞥一眼那令人終生魂牽夢繞青春永駐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