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崖國小

1949年8月榆中解放後,又更名為“金崖完全國小”,並將金崖女子國小併入。 1980年學校又被縣教育委員會定為“金崖中心國小”。 從豐廣書院到金崖中心國小,歷經120多年。

基本信息

金崖國小位於苑川河下游,是金崖鎮的中心國小,歷史悠久,人才輩出。
清德宗光緒七年(1881年),地方紳士張敬銘請求縣令封汝弼奏請上峰豁免兵車銀,用其銀創建書院,以豐積里、廣積里兩里的首字命名,稱豐廣書院。進士周士俊、解元梁登瀛、舉人張敬儒、拔貢陳其昌以及金造等都受過書院的啟蒙。
清德宗光緒三十年(1904年)廢科舉,興學堂。將書院改為“金崖高等國小堂”立校訓“精勤”,取意“業精於勤荒於嬉”。民國六年(1917年)起,又更名為“金崖第一高等國小”,金自山、鄭重遠陳成義陸長林等早期共產黨員、原蘭大副校長陸潤林都是該國小堂的畢業生。為了滿足不斷增加的生源就學,1939年,校長漢世榮向地方士紳、商行老闆和民眾集資修建了三間教室;1948年校長金乾建,又將學校的孔廟改建為教室。金焯三、竇宗默等都是解放以前的畢業生。
1949年8月榆中解放後,又更名為“金崖完全國小”,並將金崖女子國小併入。金光天為解放後第一任校長,當時學生劇增,校舍緊張,他頂著重重壓力將下崖村白馬廟開闢為該校二院。並組織師生排練革命現代戲《白毛女》、《血淚仇》等,在各村宣傳演出。
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金松林岳廷堂、原縣醫院院長金自均、農民作家金吉泰、原蘭州軍區後勤部副參謀長金俊成、新疆武警總隊參謀長金髮偉、蘭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金優和等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畢業生。
1980年學校又被縣教育委員會定為“金崖中心國小”。
十二、十三屆團中央委員范三林、品學兼優、留學美國的金美鍾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畢業生。
從1976年開始,在上級部門的關懷下,在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持下,學校不斷排危修建,硬、軟體並進,1991年通過蘭州市三級三類標準化國小驗收。1996年又升為三級二類標準化國小。
從豐廣書院到金崖中心國小,歷經120多年。由當初不到 600平方米 的書院、幾十名童生、三、五名先生,發展到現在占地 9000平方米 ,校舍面積 2384平方米 ;在校學生380名,12個教學班;21名教師,其中中級職稱8名,助理級職稱12名,員級職稱1名。
展望未來,由台灣民德集團出資40萬元人民幣,榆中縣自籌資金80萬元人民幣,合計120萬元人民幣的教學樓y已經動工,屆時,金崖國小這所古老的學校,將會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將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