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罌栗

野罌栗

野罌粟(Papaver nudicaule),一種被子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有硬伏毛,折斷有白漿。基生葉叢生,長卵圓形,羽狀深裂,裂片再作不等淺裂;具長柄。花莖直立,由基部生出,細瘦,遠較葉為長;花單一,頂生;花瓣4,倒卵形,波狀,內輪2個較小,橙黃色或黃色。蒴果矩圓形或倒卵狀球形,長約18毫米,頂部有蓋,常密生硬毛。

野罌粟Papaver nudicarule別名:野大煙、山米殼、山大煙 形態特徵罌粟科罌粟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具白色乳汁,全株有硬伏毛。葉基生,有長柄,葉片卵形或窄卵形,連柄長7-20厘米,夏季開花,花瓣4片,橘黃色,倒卵形,長2-2.5厘米,花單。頂生,稍下垂。蒴果卵圓形,長約1.5厘米,頂孔裂。 生境分布 生於山地林緣、草甸、草甸草原和溝谷地帶。分布於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寧夏、新疆、西藏等地。蒙古、西伯利亞也有。
用途:果實狀,(藥名:山米殼),能斂肺止咳、澀腸、止瀉,主治久咳、久瀉、脫肛、胃痛、神經性頭痛。
【中藥名】 野罌粟
【蒙藥名】 哲日勒格一阿木一其其格(《蒙藥正典》)
【別名】 野大煙、山米殼、扎門
【學名】Papaver nudicaule L.subsp.rubro-aurantiacum(DC.)Fedde[罌粟科]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葉含白色乳汁。主根木質化,黑褐色。葉全部基生,近二回羽狀深裂,葉片輪廓狹卵形或卵形,長(1)3~5(7)厘米,寬(5)15~30(40)毫米,一回深裂片卵形或披針形,最終小裂片狹矩圓形、披針形或狹三角形,兩面被剛毛;葉柄長(1)3~6(10)厘米,兩側具狹翅,被剛毛。花葶l至多條,高10~45厘米,圓柱形,被剛毛;花橘黃色,單生,直徑2.5~6厘米;萼片2,早落;花瓣外2片較大,內2片較小,倒卵形,長1.5~3厘米,寬5~10毫米。蒴果倒卵形,被剛毛,孔裂。種子多數,細小,黑色。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 山地林緣、沙地灌叢、溝谷草甸。
【分布】 興安北部、嶺西、嶺東、興安南部、燕山北部、呼一錫高原、陰山。我國東北;蒙古、俄羅斯。
【產地產量】 產呼倫貝爾盟、興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產量較多。
【入藥部分】 果實及全草入中藥。
花入蒙藥。
【採集加工】 中藥秋季採收成熟果實,曬乾備用;夏、秋季採收帶花全草,除去雜質,曬乾備用。
蒙藥夏季花盛開時採摘花,除去雜質,陰乾備用。
【化學成分】 含姆拉明鹼。葉含氰甙類:Dhurrin和水麥冬甙,後者在花期是主要的氰甙成分。花含含氮的色素為野罌粟素。本品還含花色素類成分:蹄紋在天竺素一3一丙二酸單醯槐糖甙。
【藥理作用】 野罌粟有明顯的鎮咳作用。有延緩豚鼠對組織胺的致喘反應,使各級反應的潛伏期增長。對已致敏的支氣管痙攣亦有鬆弛擴張作用。野罌粟還有鎮靜和鎮痛作用。野罌粟水煎劑對家兔的腸管蠕動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野罌粟全草水煎劑對小白鼠腹腔給藥的LD50為:15.85±0.08克/千克體重。
【性味功能】 中藥味酸、澀、微苦,性微寒。有毒。鎮痛,斂肺止咳,止瀉固澀。
蒙藥味甘、苦,性涼。鎮痛,涼血。
【主治】 中藥治神經性頭痛,偏頭痛,胃痛,痛經,久咳,喘息,慢性腸炎,瀉痢,便血,遺精,白帶。
蒙藥治胸刺痛,血熱,搏熱。
【用量用法】 中藥3~6克,水煎服。
蒙藥多配方用。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勿過量及久服。
【各家論述】
1.《吉林中草藥》:澀腸止痛,解毒。治腸炎,痢疾。
2.《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鎮痛,止咳,定喘,止瀉。治神經性頭痛,偏頭痛,久咳,喘息,瀉痢,便血,遺精,月經痛、白帶,脫肛,急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