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福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月取得氨曲南原料藥生產批件,是國內最早取得該產品生產批件的三家企業之一,子公司慶余堂於2005 2009年公司主導產品氨曲南原料藥及製劑產品市場占有率分別達48.09%和11.37%。 月,公司主導產品氨曲南原料藥及製劑的銷售收入分別為7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重慶福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產和銷售抗生素類原料藥為主要經營範圍,在重慶(長壽)化工園區內修建的一個現代化製藥企業。公司成立於2004年2月25日,廠區占地面積100多畝,公司註冊資金10000萬元。 2006年7月被重慶市科委授予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稱號,之後公司又獲得了2008年度《長壽工業十強企業》稱號。目前公司已完成從藥品原料粗品到半成品、分裝為成品的一條龍生產的產業鏈,並實現從研發、生產、乃至銷售的集團化管理模式,旗下擁有自己獨立的研究所、銷售公司和製劑廠。
重慶福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2月25日,2011年3月22日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碼:300194)。
 公司位於重慶市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面積約100畝,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註冊資本1.334億元。公司主要從事抗生素原料藥及製劑的生產、銷售,主要產品為氨曲南、替卡西林鈉、磺苄西林鈉、頭孢替唑鈉等特色抗生素品種。截止2011年末,公司資產總規模達到18.17億元,2011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59億元,利潤總額達到1.14億元,實現淨利潤9,523萬元。
 公司旗下擁有5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分別為:從事藥品研發的重慶福安藥業集團禮邦藥物開發有限公司、從事醫藥中間體生產的廣安凱特醫藥化工有限公司、以製劑生產為主營業務的重慶福安藥業集團慶余堂製藥有限公司、湖北人民製藥有限公司和主要從事藥品銷售業務的重慶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形成了從藥物研發到醫藥中間體、原料藥、製劑的生產,再到產品銷售的完整的產業鏈條。
 公司先後被科技部、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評為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同時被重慶市科委認定為重慶市抗腫瘤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司產品替卡西林鈉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磺苄西林鈉獲得重慶市優秀重點新產品稱號;氨曲南混粉被納入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計畫;尼麥角林膠囊、奧拉西坦等8個產品被列入重慶市重點新產品計畫。
 集團公司現有職工1000餘人,其中博士3名、碩士21名,本科以上學歷129人,人才梯次和結構合理。公司始終以“專注、專業、專心做好藥,以民眾安康為己任,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經營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科技為先、創新為魂、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與四川抗菌素研究所、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重慶醫科大學藥學院、重慶醫藥工業研究院、重慶人本藥物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合作研發模式,並著手建立與國外眾多研究機構的廣泛聯繫,為公司全球化經營戰略構建堅實的平台。
 目前,公司在研項目涵蓋了精神系統類、心腦血管類、抗腫瘤類、抗感染類等多個類別,抗菌藥物研發的數量占公司研發項目的總量比重有所下降。在研重點品種包括卡培他濱、托發普坦、替加環素等品種。抗感染類和非抗感染類品種數量占在研產品總數的比重分別為47%和53%,公司新藥註冊與研發已正在向抗生素和專科藥協同發展的方向調整。“十二五”期間,公司將努力完成由抗生素產品占據主導地位向抗生素與專科用藥共同發展的戰略調整,積極推進產品結構的最佳化、加快產品研發和科研成果的產業化,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主營業務

公司主要從事抗生素原料藥及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氨曲南原料藥及製劑,替卡西林鈉、磺苄西林鈉原料藥,頭孢硫脒、頭孢唑肟鈉製劑,其中氨曲南原料藥及製劑為公司主導產品。公司目前擁有發明專利3 項,已受理髮明專利7 項,國家新藥證書6 份,藥品批准文號58 個,全部劑型的生產車間均已通過GMP 認證。公司擁有較強的研發實力,共獲得“十二五”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1 項,“十一五”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建設子項目1 項,國家科技部科研課題1 項,重慶市及長壽區科委科研課題3 項,重慶市經委課題7 項。

主要競爭優勢

市場先發優勢

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專注於特色抗生素藥物的研發及產業化,主要產品氨曲南、替卡西林鈉、磺苄西林鈉原料藥產銷量均位居行業第一位,氨曲南製劑產銷量位居行業第二位,氨曲南/精氨酸目前為國內獨家品種,市場先發優勢突出。
公司於2005 年5 月取得氨曲南原料藥生產批件,是國內最早取得該產品生產批件的三家企業之一,子公司慶余堂於2005 年6 月取得注射用氨曲南生產批件,是國內最早取得該產品生產批件的四家企業之一。同時,公司於2009 年5 月取得氨曲南/精氨酸生產批件,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獲準生產和銷售該產品的製藥企業。近三年公司主導產品氨曲南原料藥及製劑產品產銷量快速增長,2007年-2009 年分別實現銷售收入7,157.95 萬元、13,448.04 萬元和22,298.53 萬元,複合增長率達到76.50%(2010 年1-6 月實現銷售收入15,109.26 萬元)。2009年公司主導產品氨曲南原料藥及製劑產品市場占有率分別達48.09%和11.37%。公司於2005 年12 月取得替卡西林鈉原料藥生產批件,是國內最早取得該產品生產批件的五家企業之一,也是目前少數進行規模化生產的幾家企業之一,2009 年該產品市場占有率為79.41%,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公司於2006 年7 月取得磺苄西林鈉原料藥生產批件,是國內最早取得該產品生產批件的三家企業之一,2009 年國內僅本公司進行規模化生產,在產品質量及工藝水平方面都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產業鏈一體化優勢

公司擁有完善的抗生素業務體系,現已初步形成醫藥中間體生產-抗生素原料藥生產-抗生素製劑生產-抗生素製劑銷售一體化的業務模式,該模式有效減少了交易成本和風險,提升了經營效率,使得公司的盈利和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同時,該模式能夠快速反映終端市場的信息,促進原料藥環節的創新與改善,使公司對市場的反應更敏感、更及時。與國內單一的抗生素原料藥或抗生素製劑生產企業相比公司競爭優勢明顯。
目前公司已擁有氨曲南原料藥及製劑、替卡西林鈉原料藥及製劑、硫酸頭孢匹羅原料藥及製劑、頭孢硫脒原料藥及製劑的生產批件,為進一步實現現有原料藥和製劑產品的“無縫對接”,公司正積極進行頭孢唑肟鈉原料藥和磺苄西林鈉製劑的生產申報工作。同時,在進行抗生素新產品申報時,公司更注重原料藥和製劑產品的協同發展。

技術優勢

公司擁有先進的氨曲南原料藥工藝技術,“氨曲南合成新工藝的產業化”於2009 年5 月23 日獲得重慶市科委科學技術成果鑑定證書(渝科鑒字[2009]第045 號),鑑定該項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注射用氨曲南的生產新工藝”於2010 年2 月6 日獲得重慶市科委科學技術成果鑑定證書(渝科鑒字[2010]第002 號),鑑定該項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氨曲南原料藥先後獲得重慶市重點新產品、國家重點新產品、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重慶市優秀新產品稱號;氨曲南製劑為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其生產工藝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本公司替卡西林鈉原料藥為國家三類新藥,先後獲得重慶市重點新產品、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重慶市優秀重點新產品稱號,“替卡西林鈉的合成新工藝”於2010 年2 月6 日獲得重慶市科委科學技術成果鑑定證書(渝科鑒字[2010]第003 號),鑑定該項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磺苄西林鈉原料藥為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本公司是目前國內少數幾家生產該產品的企業之一,“磺苄西林鈉的合成新工藝”於2010年2 月6 日獲得重慶市科委科學技術成果鑑定證書(渝科鑒字[2010]第004 號),鑑定該項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研發優勢

研發能力是製藥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成立以來一直高度重視對產品研發的投入和自身研發綜合實力的提高,並於2008 年3 月出資設立獨立的醫藥研發公司——禮邦藥物,專門從事抗生素等藥物的研發。公司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技術團隊,經過數十個產品的研發經驗積累,能夠有效保證公司研發的原料藥和製劑產品從小試、中試放大到工業化生產的轉化。公司堅持“生產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儲備一代”的科研方針,堅持“自主創新為主,產學研合作與產品引進相結合”的研發模式,保證了研發工作的連續性和前瞻性。
公司及子公司慶余堂為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慶市財政局、重慶市國家稅務局、重慶市地方稅務局聯合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擁有研發人員共70 餘人,90%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專職研發人員共57 人,占員工總數8.93%;專業涉及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理學、醫學等領域。除依靠自身力量進行獨立研究開發外,公司還與四川抗菌素研究所、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重慶醫科大學藥學院、重慶醫藥工業研究院、西南交大生物工程學院等科研機構廣泛開展對外合作。目前,公司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交流合作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公司歷來重視科技創新,擁有發明專利3 項,已受理髮明專利7 項,國家新藥證書6 份,藥品批准文號58 個;共獲得“十二五”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1 項,“十一五”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建設子項目1 項,國家科技部科研課題1 項,重慶市及長壽區科委科研課題3 項,重慶市經委課題7 項,技術儲備充足。

品質控制優勢

公司的質量控制以總經理為核心,以“不合格原料不投產,不合格中間體不流轉,不合格產品不出廠”為總體原則,建立了覆蓋採購、生產及流通三大環節的質量控制體系。公司設有質量保證部和質量檢驗部,由副總經理領導,負責藥品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監控,包括原輔包材、中間體和成品的檢驗,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和控制。公司建立了由公司、部門、班組組成的三級質量管理網路,各級質量管理人員職責明確、任務落實,確保公司產品質量達到規定標準。公司質檢中心面積576m2,設有理化分析室、普通儀器室、精密儀器室、標化室、天平室、高溫室、微生物檢測室、留樣觀察室、試劑試藥室、資料室等功能室,配備了高效液相、氣相、紅外、紫外等精密儀器,能滿足生產所需的產品質量檢驗和環境質量監控要求。

投資風險因素

根據重要性原則和可能影響投資者決策的程度大小排序,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如下:

一、主導產品較為集中的風險

公司主要從事抗生素原料藥及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導產品為氨曲南原料藥及製劑。通過近年廣泛的臨床使用和市場推廣,氨曲南製劑的療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效驗證,從而推動氨曲南原料藥市場需求快速增長。2007 年、2008 年、2009 年及2010 年1-6 月,公司主導產品氨曲南原料藥及製劑的銷售收入分別為7,157.95 萬元、13,448.04 萬元、22,298.53 萬元和15,109.26 萬元,分別占公司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76.66%、67.92%、70.62%和63.58%;銷售毛利分別為1,804.51 萬元、7,174.53 萬元、12,757.45 萬元和8,190.59 萬元,占公司當期主營業務毛利總額的87.09%、84.13%、83.22%和76.99%。公司存在主導產品較為集中的風險。

二、核心技術失密的風險

公司主要產品的核心技術和核心技術人員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為了保護公司的核心技術,公司建立了嚴格的技術保密工作制度,與公司所有高管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均簽署了《保密協定》,不僅嚴格規定了上述人員的責權,而且對其離職後作出嚴格的競業限制規定。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尚未發生因技術泄密所導致的經營風險。儘管採取了上述措施防止公司核心技術對外泄露,但若公司上述人員離開本公司或私自泄露公司技術機密,會給公司帶來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

三、稅收優惠政策變動風險

公司在報告期間內享受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政策,執行15%的優惠稅率;子公司慶余堂和生物製品2007 年分別執行33%和18%所得稅率,2008 年-2009年執行15%的優惠稅率;子公司禮邦藥物自成立起適用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按25%稅率模擬測算,近三年及一期對公司淨利潤的影響數分別為11.51 萬元、592.86 萬元、1,058.23 萬元和743.75 萬元,對各期淨利潤的影響比例分別為2.03%、13.04%、11.37%和11.66%。根據《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規定,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將於2010 年到期,屆時公司將不再享受上述稅收優惠政策。公司及子公司慶余堂已於2010 年7 月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仍可以申請享受企業所得稅減按15%的稅率徵收的優惠政策。如果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到期後,公司不能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或者上述政策發生調整,則可能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一定影響。

四、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由於抗生素原料藥及製劑市場空間巨大,行業利潤水平較高,以下因素有可能加劇該細分市場的競爭:首先,行業內的現有企業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對該領域的投入,以搶占市場份額;其次,潛在的競爭對手受利益驅動,在資金和技術的依託下不斷湧入該市場;再次,國外的抗生素生產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並通過本土化策略降低成本及產品價格,以擠占國內市場。市場競爭加劇,一方面將可能會對行業整體的利潤水平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也可能對本公司優勢產品的市場地位產生威脅,對本公司新產品推廣帶來阻礙。

五、市場開發風險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確定性導致的市場開發風險:國務院分別於 2009 年1 月21 日和2009 年3 月28 日公布了《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 號)、《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 年)》(國發[2009]12 號),未來三年我國各級政府計畫為新醫改投入8,500 億元。此次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國醫藥行業的供需結構,城鄉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將得到大力支持和發展,將極大推動滿足人民民眾重點醫療需求的基本藥物的銷量。本公司作為一家專業抗生素原料藥及製劑生產企業,正面臨一次巨大的發展機遇。然而,雖然國家關於新醫改的政策已經逐步明朗,但未來農村和社區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發展壯大、全民醫保的推進、首診制和轉診制的實施將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就醫習慣也需要一個改變的過程。因此,新醫改進程與結果存在的不確定性,對本公司未來的城鄉基層醫療市場拓展、業績增長能否達到預期存在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