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慢遞郵局

這家慢遞郵局就在洋人街情人橋旁邊,走進店裡,我們隨處能看到“親愛的自己,看到這封信時你過得還好嗎?希望你仍抱有最初的夢想,加油!”等寫著類似語句的明信片。

郵局簡介

給未來寫信
樹慢遞”創辦人之一的辛迪說,很多人在做某一個決定前,會來這裡給十年後的自己寄張明信片,作為開啟新生活的紀念;很多人會將未來的信選擇寫給愛侶、孩子或朋友。
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立著幾個藍色的大箱子,上面寫著2012,2013,20**。旁邊一排格子間則標註著從1到30的數字。這些代表著信件要投遞的年份和日期。
除此之外,店裡還配有各種有趣圖案和文字的明信片和卡通信紙。
辛迪告訴記者,只要填上詳細的地址,並在慢遞自製的郵戳上寫明,希望這封信將於某年某月某日之前寄達,這封信就會在數個月、數年甚至數十年後,出現在收信人的信箱中。

成立之因

創辦這個“慢遞”郵局的辛迪和代黎,是一對剛相戀滿4個月的80後情侶。今年不到24歲的代黎,是“慢遞”郵局的發起者兼老闆。
他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是在北京做樓盤銷售的。前年回渝後,和朋友合夥開了家二手房屋中介店。生意失敗後,代黎決定去旅遊散散心,這次出遊,讓他碰上了現在的女友辛迪。
代黎說,這家店只有10平方米,投資6萬多元,免房租。開張僅僅一周多時間,已經有200多封信被裝進信封,等著寄出。信件的保管費也按年限遞增,一年內是3元,到了五年,價格就漲到15元。

所受啟示

緣起一張遲來的明信片
“慢遞”小郵局,緣起一張遲來的明信片。代黎說,今年2月初,他和辛迪去高棉的吳哥窟旅遊,看到路邊有一間小郵電所,一時興起就決定給女朋友寄上一張明信片,寫了一大段“愛的宣言”,讓導遊幫他寄走。
沒想到,回渝後,明信片居然遲到了半個月,才出現在兩人眼前。那一刻,兩人心底突然泛起一絲驚喜,旅行時的點滴記憶又回來了。
“這哪是快遞,分明是慢遞嘛。”正是這句話讓辛迪有了靈感:為何不開一家“慢遞”店?
他倆告訴記者,現在來店裡寄信的顧客,大部分是大學生,還有一部分是外地的游客寄給朋友或者情侶互相寄,寄信的時間,大部分是1年或者3年,最長的也有20年。辛迪說,假如自己的小店能夠經營20年,那么她會準時將明信片寄出去,如果到時候店鋪不存在了,他們也會信守當初的承諾,為顧客寄出這份“慢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