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奇·斯克倫塔

里奇·斯克倫塔

Blekko的辦公室設在一個車庫裡,以一種典型的創業公司模式運營。 去年9月,Blekko從Baselin 斯克倫塔還透露,Blekko可能要到2009年才會公布搜尋產品原型。

簡介


1982年,斯倫塔發布了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病毒——Elk Cloner,當時他只是一名15歲的匹茲堡9年級學生。該病毒針對當時的蘋果作業系統,能夠監控活動的軟碟,一旦發現就會把自己複製到上面。除製造首個病毒之外,他還有很多身份,包括“開放目錄項目”聯合創始人和新聞網站Topix的聯合創始人。
去年6月,斯倫塔離開Topix,並同其他五名Topix核心團隊成員一起創建了一家新公司——Blekko。去年9月,Blekko從風險投資公司Baseline Ventures、兩名谷歌早期員工、以及創始團隊那裡獲得了200萬美元的種子基金。
Blekko的辦公室設在一個車庫裡,以一種典型的創業公司模式運營。Blekko網站目前還沒有任何內容,只有斯倫塔女兒製作的一個玩偶的照片。考慮到這一網站甚至沒有一個登入頁面,可以預測最終產品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推出。據斯倫塔稱,Blekko可能要到2009年才會公開發布產品原型。
儘管如此,斯倫塔仍然放言,Blekko將推出一款具有強大功能的搜尋引擎,向谷歌等行業巨頭髮起挑戰。他透露,Blekko將把後端(索引和請求處理)和用戶搜尋體驗作為改進的重點。除此之外,他並未提供更多信息。

世界第一個廣泛傳播的計算機病毒的誕生

時間:1982 年 7 月。
地點:匹茲堡。
人物:Rich Skrenta。
事件:一台 Apple II 計算機受到病毒感染。該病毒並無惡意,但確實讓人不勝其煩,因為它在計算機每次存取軟碟時都偷偷地將自身複製到該磁碟上(相信現在的小孩已經很難有機會聽到一張 5.25 英寸的軟碟在讀寫時發出的撕心裂肺的叫聲了)。據稱,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病毒,作者 Rich Skrenta 時年 15 歲,是一個 9 年級的高中生。
Rich Skrenta 本人也回顧了這一件事。
我想起當年寫過的一個“病毒”原型來了。1998 年,我學習了一門叫做“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的課,並且第一次接觸到了8086彙編語言。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學校圖書館翻到了一本講計算機病毒的書,書名忘掉了,只記得裡面羅列了當時已經發現的幾乎所有的病毒,包括名稱、類型、感染後的特徵、發作時的特徵、查殺的方法等等。“可惜”的是,這本書故意忽略了我最感興趣的內容:這些病毒是怎么實現的呢?書上越是不寫,我就越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後來,我在翻了 N 本其它的書之後,了解到了 DOS 的一些底層的東西,包括 command 的構成和原理,PSP,執行檔的格式,等等,慢慢開始覺得有點眉目了。
就這樣,我利用課餘的時間寫了一個被我稱為 VCOM98 的“病毒”原型,它在第一次運行時會將自身植入當前目錄下其它所有 .com 檔案中,而這些被感染過的檔案則在每次運行時都會查找當前目錄中未被感染過的 .com 檔案,將其感染一遍。
為了驗證我的成果,我使用 Norton AntiVirus 掃描了一下某個被感染過的目錄,結果 Norton 提示該目錄中所有的 .com 檔案全部感染了病毒,哈哈!後來,我又寫了一個感染 DOS 下 .exe 檔案的“病毒”原型,取名 VMZ98(因為 DOS 下 EXE 檔案的頭兩個字元是“MZ”)。
雖然,那門課考試完了之後我對這些東西就沒有興趣了,但是在用 debug 調試這兩個“病毒”原型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讓我終身受用的東西,包括軟體斷點到底是怎么回事等等(我花了好長時間才想明白為什麼我拷貝的代碼中出現了一些莫名奇妙的 0xcc 字元)。

ELK CLONER:第一個計算機UNIX系統病毒

它會象膠水一樣粘住你,它還會修改記憶體!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在大量的電子破壞技術手段中最著名的成員.他們實際上就是一些非常危險的惡意程式,他們是醜陋的,不過在我看來他們很可愛,原於我對Internet的駕馭和對電腦程式的探索.他們會複製自己並且可以傳染其它檔案,直至現在,這些被傳染的檔案甚至包括了那些很清白的文檔檔案.而且他們很容易獲得.他們可以隨處傳播,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實際上,沒有一個OS可以完全抵禦病毒的.一個病毒可以完全依靠系統本身進行複製,比如利用Windows系列作業系統的pe格式的執行檔和利用類unix作業系統的elf格式.所以,任何計算機病毒都依附於OS的體系結構,各種OS的病毒的寫法都不一樣,但任何OS也逃避不了病毒,包括Linux.
25年前,一名15歲的學生編寫了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病毒,起初它只是一個“小惡作劇”,但如今數以萬計的病毒已成為所有電腦用戶的噩夢,網路時代的到來更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模式。
美聯社日前報導說,里奇·斯克倫塔便是這“電腦病毒第一人”,儘管他後來在IT界擁有了自己的事業,但他被人們提起最多的仍是在世界上釋放了“ELKCLONER”病毒。這個病毒會自我複製,但與現在的惡意程式幾乎沒有什麼相似之處。然而,回顧過去,它是所有令人頭疼的安全問題的鼻祖。
計算機安全問題隨著計算機普及率的提高不斷增多。如今已有數十萬種病毒,也許超過100萬種。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它們的傳播方式和“毒性”也都有所發展。例如,一些早期病毒破壞網路,其後的病毒則是毀壞檔案或具有其他毀滅性特徵。後期病毒通過即時通訊和檔案共享軟體傳播,還有一些通過windows聯網功能的漏洞而傳播得更快。
然而,最近的許多惡意程式從技術上講並非病毒,因為它們不會自我複製,不過使用者在瀏覽惡意網站時會很容易感染。這些網站可利用計算機軟體中的任何安全弱點。此外,病毒編寫者們又看上了新興平台,包括移動設備和以網路為基礎的服務,如社交網站。
賽門鐵克公司安全回響中心主管戴夫·科爾說:“惡意程式的編寫者們不會認為你只用電腦,也不願將他們的目標僅僅局限於電腦。”
計算機安全專家弗雷德·科恩於1986年寫了一篇關於計算機病毒的博士論文。他當時說,一旦條件成熟,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計算機,“病毒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
實際上,在“ELKCLONER”病毒出現之前就有許多病毒了,不過它們是試驗性的或者傳播範圍有限。許多人認為斯克倫塔編寫的病毒是第一個真正的病毒,因為當時它在主流家用電腦上傳播開來。

計算機病毒鼻祖擬推新型搜尋技術挑戰谷歌

2008-01-04新聞:據國外媒體報導,全球首個計算機病毒的製造者里奇·斯克倫塔(Rich Skrenta)日前表示,今後一兩年內將推出一款功能強大的搜尋引擎產品,以挑戰谷歌等競爭對手。
1982年,斯克倫塔通過利用一台蘋果II型電腦編寫了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病毒Elk Cloner,當時他還是匹茲堡的一名9年級學生。成年之後,斯克倫塔先後與人聯合創辦了“開放目錄項目”和線上新聞網站Topix。去年6月,斯倫塔離開Topix,並率領5名前Topix核心團隊成員共同創建了一家新公司Blekko。去年9月,Blekko從Baseline風險投資公司、兩名谷歌初期員工及創業團隊手中獲得了200萬美元種子基金。
目前Blekko仍以低調方式運作,辦公室設於一個車庫中,具有典型創業公司的氛圍。Blekko網站只能算是一個空白網頁,因為上面僅有一張玩偶照片,該玩偶出自斯克倫塔女兒之手。該網站甚至連一個登錄頁面都沒有,更不用說其他具體產品。斯克倫塔表示,Blekko遲早會推出一款成熟搜尋產品,屆時將挑戰谷歌等搜尋巨頭。精明的斯克倫塔沒有透露與此相關的技術細節,僅表示Blekko將致力於改善後端(索引和請求處理)和提高用戶搜尋體驗。
斯克倫塔還透露,Blekko可能要到2009年才會公布搜尋產品原型。分析人士稱,一家僅有6名員工的Blekko想挑戰谷歌,普通情形下無疑會讓人竊笑不已,但斯克倫塔並不是尋常之士,他畢竟有著豐富的業界經驗。由此看來,Blekko今後動向值得業界關注。

搜尋引擎Blekko新募集3000萬美元

網易科技訊 9月30日訊息,據美國科技部落格techcrunch報導,位於美國加州的搜尋引擎Blekko剛剛在最新一輪融資中募集到3000萬美元的資金。至此,這家矽谷新創搜尋引擎公司共募集到5500萬美元。
此輪融資由俄羅斯搜尋引擎巨頭Yandex領投,投資1500萬美元,私募股權公司MLC Private Equity以及稍早前參與Blekko融資的U.S. Venture Partners,矽谷風投公司CMEA Capital和PivotNorth Capital參與了此輪投資。隨著此輪融資,Yandex公司CEO阿卡迪·沃羅茲(Arkady Volozh)獲得Blekko董事會一個席位。

與谷歌的不同:在搜尋結果中過濾掉垃圾信息

報導稱,作為意欲挑戰谷歌的嶄新搜尋引擎Blekko創立於2010年。但Blekko創始之初,就選擇了與谷歌走不同的道路。Blekko的目標是搜尋結果中只顯示有用、值得信賴的網站,清除Web搜尋上的垃圾信息。Blekko提供一種叫做“斜槓標籤(Slash)”的由人工編輯把關的獨特結果提煉工具。比如,Slash可以過濾你搜尋的新聞,亞馬遜,部落格等,讓你迅速得到所希望的搜尋結果。
今年早些時候,這家搜尋引擎公司推出了新的功能,從搜尋結果中過濾掉垃圾信息,禁止來自“內容農場”(Content Farm)的網頁並阻止來自110萬個產生垃圾信息的域名的網頁。另外,Blekko還與Topix,,以及另一家新創搜尋引擎DuckDuckGo和食譜搜尋引擎Foodily等三家公司簽署了合作夥伴協定,
值得注意的是,Blekko還將諸如Facebook上面的評論等社交數據整合進了搜尋結果中。據悉,這家新創搜尋引擎公司還正考慮將Twitter的數據也整合進搜尋結果之中。

CEO目標:打造成全美第三大搜尋引擎

談及Blekko這家新創搜尋引擎,俄羅斯搜尋引擎巨頭Yandex CEO阿卡迪·沃羅茲表示,“我們很喜歡Blekko,並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產品,是一個高質量的搜尋引擎,將搜尋算法和專家意見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我們認為,這種搜尋方式的前景非常廣闊,而且我們相信blekko的團隊已經準備好擼起袖子大幹一場了,他們將會取得成功。”
Blekko創始人﹑CEO里奇·斯克倫塔(Rich Skrenta)說:““Yandex不僅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它還是我們的投資者,我們都承擔著為用戶打造最優質搜尋體驗的使命。能夠與全球頂尖的搜尋引擎之一合作,並利用其搜尋領域的最高級人才和偉大產品,將會極大地促進blekko在美國打發展。”
目前,這家新創搜尋引擎共收錄大約35億個網址,這跟微軟的必應以及谷歌比較起來就顯得有點小巫見大巫了。後兩者可搜尋的網址均在150億之上。但是,Blekko最大優點之一是,它可以徹底地過濾掉垃圾信息。
據悉,Blekko公司由全球首個計算機病毒製造者里奇·斯克倫塔與他人共同創建。斯克倫塔曾表示,希望把Blekko打造成全美第三大搜尋引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