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菌

志與枯槁遇,榮茂非所樂②。 擯棄稍不嚴,美口成毒藥⑤。 ①三五:三五個人,幾個人。

詩詞原文

三五趁曉晴,隨雲入澗壑①。
志與枯槁遇,榮茂非所樂②。
顧視深草間,異種紛相錯③。
恐是蛇虺居,根性乃獨惡④。
擯棄稍不嚴,美口成毒藥⑤。
氣化豈有殊 君子慎所託⑥!

注釋譯文

①三五:三五個人,幾個人。澗壑:山澗岩壑。
②志與句:謂只想找到枯朽樹木。榮茂句:謂並不樂意那些長得茂盛蔥龍的樹木。此聯教人以常識,只有枯樹上方生野菌。又這裡亦有暗喻,喻可公自己寧願與落魄平凡者為伍,不願趨從那些顯赫當道者。
③異種:各種各樣。相錯:錯雜不清,交雜在一起。
④蛇虺(huǐ):毒蛇。獨惡:極其惡劣。⑤擯棄:拋棄,這裡尚有選擇,擇取之意。美口:精美的口味,指美食。毒藥:毒菌。
⑥氣化:因得某種氣味之薰陶而產生變化。殊:不同。托:寄託,此謂託身,指對人生道路的抉擇。

詩詞鑑賞

這是一首極為著名的寓言詩。字面上寫的是自然界的植物現象,字後面表現出社會上的人事關係。同樣的菌種,落根於樹根草叢,可以成為美食,落根於蛇窟蟲穴,必將生為毒草。人呢?可公在這裡,鄭重地發出警告,世人呵,一定要慎重於自己的人生選擇,否則,一失足便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

作者簡介

函可(1611-1659),字祖心,號剩人,明末清初廣東華首台僧。俗姓韓,名宗巘,號猶龍,出身官宦世家,韓文恪公日纘子,少負才名。父母俱喪,一心向佛。明思宗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年二十九,入江西匡廬出家。清世祖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南下請經,投羅浮山華首台道獨大師門下。因撰私史記載清兵搶掠殺戮慘狀,被逮京師,嚴刑不屈。經其父門生洪承疇等斡旋,得免死論。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戍瀋陽,嚴令焚修慈恩寺。後歷主普濟、廣慈、大寧、永安、慈航諸大剎。苦行精修,暇則為詩。與流寓謫戍者李吉津、魏昭華、李龍袞、季天中、郝雪海等結“冰天詩社”。卒於戍所。有《千山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