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飼料餵養南方大口鯰技術

二、南方大口鯰對飼料營養的需求南方大口鯰在不同養殖時期對配合飼料的營養需求略有不同。 在70%的魚種已能攝食人工配合飼料時,即可完全投餵人工配合飼料,每天2次。 有條件的地方,在投餵配合飼料後,可適當投餵一些鮮活動物性飼料,效果更好,一般每天投餵2次。

南方大口鯰是目前普遍受到消費者和生產者歡迎的優良水產養殖品種,具有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食性廣、產量高等諸多優點,尤其是利用配合飼料餵養,能夠適應規模化、集約化人工養殖需要,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一、配合飼料餵養南方大口鯰的優點
大口鯰屬兇猛肉食性魚類,其食性廣、食量大,在自然水域中喜捕食各種魚蝦和水生昆蟲,且同類相殘現象嚴重,甚至能吞食相當於自身體長2/3的同類。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經過馴化,完全可以經過轉食改用人工配合飼料餵養,且對配合飼料適應性很好,攝食量大,群體產量高。過去,養殖南方大口鯰一般投餵鮮活動物性飼料,包括各種野雜魚、家魚苗種、羅非魚自繁幼魚、動物內臟、蚯蚓、蠅蛆、螺蚌肉、禽畜內臟等。這些飼料數量極其有限,營養也比較單一,且對環境污染嚴重,易誘發各種魚病,適合於農民或漁民小規模養殖。而配合飼料經科學配方,其營養全面、飼料係數低,並且飼料在加工過程中,可以消除部分毒素,殺滅病菌和寄生蟲,減少魚病發生的機率。同時在飼料配製過程中,還可根據需要加入適量的藥物,更有效地防治魚病。
二、南方大口鯰對飼料營養的需求
南方大口鯰在不同養殖時期對配合飼料的營養需求略有不同。在親魚培育時期,要求配合飼料中粗蛋白含量達到40%以上。在苗種培育時期,飼料成分要求:粗蛋白42%~48%,粗脂肪8%~10%,糖25%~30%,粗纖維6%~8%,另加一定量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在成魚養殖時期,要求粗蛋白含量36%~42%,顆粒直徑為3毫米~5毫米。人工配合飼料的基礎成分是魚粉、蠶蛹、血粉、豆餅、菜籽餅、玉米和小麥等,另加維生素和無機鹽合劑。
三、配合飼料養殖南方大口鯰的投餵技術
南方大口鯰屬底層魚,白天多成群地潛伏於水底弱光隱蔽處,夜晚分散到水層中活動覓食。其不善跳躍,也不會鑽泥。生存水溫為0℃~38℃,生長適宜水溫為12℃~31℃,最佳溫度為25℃~28℃。在適宜的溫度內,其攝食旺盛,生長迅速,機體保持著良好的新陳代射狀態。在投餵過程中要把握以下技術要領:
1.投餵原則;
要按照“定時、定點、定量、定質”的原則,馴化大口鯰集中上浮成群搶食,以減少餌料的損失,同時還有利於觀察魚類攝食情況。
2.投餵方法;
(1)馴化投餵;馴化時先敲擊飼料桶或盆,使之形成條件反射。每日馴化2次~3次,在上午7時~8時和下午4時~5時,按照“慢—快—慢”的節奏和“少—多—少”的原則掌握投飼速度與投餵量,馴化過程為7天~12天。在70%的魚種已能攝食人工配合飼料時,即可完全投餵人工配合飼料,每天2次。
(2)日常投餵;日常投餵要根據大口鯰的攝食節律進行,魚群多,多投,快投;魚群少,少投,慢投。在魚群搶食不主動、不積極時即停止投餵。有條件的地方,在投餵配合飼料後,可適當投餵一些鮮活動物性飼料,效果更好,一般每天投餵2次。飼料在加工中要注意原料儘可能粉碎得細一些,並且粘合劑質量要好,以保證飼料顆粒在水中有1小時左右不鬆散,提高大口鯰攝食利用率。
(3)網箱投餵;在網箱中飼養大口鯰,個體較小的在水體中層攝食,個體較大的則在底層取食,小個體的愛吃軟質飼料,稍大些的個體才願吞食乾顆粒飼料。大口鯰較喜在箱周和4個箱角棲息活動。因此網箱內必須設定飼料台,懸掛於箱內離網底20厘米~30厘米處,投餵時將飼料投在飼料台上方水面,在飼料顆粒逐漸下沉的過程中被大口鯰吞食。
3.投餵數量;
投餵量應根據水溫、水質、天氣、魚類規格及其實際攝食情況靈活掌握,每次投餵以魚不再集群搶食為止。具體投餵量的一般標準是:在大口鯰全長5厘米~10厘米時,日投餌率為魚的8%~10%,日投3次~4次;全長10厘米~13厘米時,日投餌率為4%~6%,日投餵2次~3次;全長在23厘米以後,投餌率可降為1%~3%,日投餵1次~2次。每天最後一次投餌可安排在晚上10時左右進行。
四、南方大口鯰養殖管理技術
1.水麵條件;
池塘養殖時,要求面積在5畝以上,水深1.5米~2米,水源要充足,進、排水方便,最好配備增氧機。放種前要進行清塘消毒,以殺滅池中病原體和野雜魚,減少魚病發生機率。網箱養殖時,要求水面相對開闊、向陽,有一定風浪,水深5米以上,透明度1米左右,全年22℃以上的水溫有3個月~5個月。稻田養殖時,宜選擇水源充、能排能灌、天干不旱、洪水不淹、水質良好無污染的田塊,面積1畝左右即可。
2.養殖方式;
大口鯰的養方式主要有池塘主養、套養、網箱養殖幾種。池塘主養時,每畝放種800尾~1000尾,規格為每尾8厘米~12厘米,飼養140天~150天,當年可養成平均尾重500克以上的商品魚。在小型野雜魚較多的池塘,也可以適當套養一些大口鯰魚種,可減少主養魚爭食對象和抑制魚病發生,又可增產增收。網箱養殖成魚時,每平方米可放養尾重25克左右的大口鯰魚種120尾~150尾。要求放養的魚種優良純正、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
3.調節水質;
池塘養殖時,每隔3天~5天要換水一次,每次換掉池水的1/4~1/3,如池塘長期有微流水進入,可適當增加放養量。網箱養殖時,要經常刷箱洗箱,保證箱內外水體充分交換。
五、防治病害
大口鯰比其他魚類抗病能力強,常見病不多。成魚階段易患腸炎病、列印病、鯴病等,這些病害發生的原因,往往是水面消毒不好、魚种放養過多、水質變壞未能及時改善、投餵的餌料帶來病原體等。所以首先應以預防為主,魚種下水前要經過消毒處理,同時每半月用生石灰消毒水體一次。一旦發病,應及時治療。另外,在大口鯰養殖中,要加強管理,防害、防逃、防驚嚇,給其生長創造一個優良的外部環境。
(本文已被瀏覽 888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