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華[華東政法大學海商法與海洋法史研究所所長]

鄭志華,男,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師資博士後。現任國際航運法律學院海商法與海洋法史研究所所長、講師。主要從事海洋法、海商法史及法學理論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人物簡介

鄭志華,1976年11月生,浙江台州人,現為國際航運法律學院海商法與海洋法史研究所所長,絲路法律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市法社會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海商法研究會理事,上海交通大學法社會學研究中心研究員。1998年7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2001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任寧波海事法院法官。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律系訪問學者。2007年7月至8月參加國際海洋法法庭首屆Summer Academy。2007年12月至2009年8月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法律系任教。2013年6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海洋法學評論》資深編輯。曾獲中國法律史學會法律文化博士論壇最佳創意獎(2013年)、上海交通大學凱原獎學金(2013年、2010年)、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優秀獎學金(2012年)、上海交通大學申浩獎學金(2011年)、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獎學金(2005年)、國際海洋法基金會獎學金(2007年)、全國涉外商事海事裁判文書評比三等獎(2003年)等榮譽。

學術論文

1.《建設海洋強國的若干問題》,《人民法治》2015年第6期

2.中國崛起與海洋秩序的建構——包容性海洋秩序論綱》,《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CSSCI)

3.《探索自貿區航運法治建設的突破口》,《中國海商法研究》2015年第1期(CSSCI擴展版)

4. Legal Effect of Maps in Maritime Boundary Delimitation ,As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4 (2014), pp. 261–279

5.《漁權之爭:雙邊漁業協定的若干問題》,《中國海商法研究》2014年第1期(CSSCI擴展版)(第一作者)

6.《論國際法上地圖證據的效力》,《法商研究》,2013年第2期(CSSCI)

7. 《中國南海U形線地圖的可采性與證明力》,《外交評論》2013年第4期(CSSCI),《人大複印資料》2013年第10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10期轉摘

8.《由事實邁向規範:芻議情理的事實維度與規範維度》,《交大法學》,2013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6期轉摘

9.《“公司法人人格混同和否認”的認定與分析——最高人民法院(2008)民二終字第55號判決評析》,《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3年第3期(第二作者)

10.《海運、空運與陸運:規則的割據與統一》,《中國海商法研究》,2012年第3期(CSSCI擴展版)

11.《撬起中國印度洋戰略的重要支點:緬甸》,《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12年第2期

12.《卡爾·施米特海洋秩序觀初探》,《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2年第4期

13.《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的缺失與完善》,載於彭躍輝主編《中國文物法制研究報告》,文物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14.《論“判例”和“比附” 》,載於方流芳主編《法大評論》(第4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5.《論律師自治的法理和政治學基礎》,載於《律師與法制》2004年第4期(第一作者)

16.《提單背面管轄條款性質若干問題探析》,《海事司法論壇》2004年第2期

17.《明月輪觸碰響噍門大橋損害賠償糾紛案評析》,《海事司法論壇》2004年第1期

18.《評析情理法融會貫通的傳統價值追求》載於葉孝信、郭建主編《中國法律史研究》,學林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9.《統一運輸法草案評論》,《海事司法論壇》2003年第4期

20.《2001年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國際公約》,《海事司法論壇》2002年第3期

報紙評論文章

1.《菲起訴抓扣中國漁民於法無據》,《法制日報》2014-05-20

2.《中國南海歷史性權利主張於法有據》,《法制日報》2014-06-10

3.“History backs China in sea disputes”,China Daily,2014-06-05

4.《中國漁民合法權益不容菲方抹殺》,《法制日報》2014-08-12

5.《美軍機抵近偵察有悖國際法準則》,《法制日報》2014-09-16

6.《2014-探索中國特色海洋新秩序之路》,《法制日報》2015-02-17

7. 《審慎看待地圖在國際劃界過程中的意義》,《檢察日報》2013-07-30

8.《提單背面管轄條款性質》,《人民法院報》2005-11-30

9.《各美其美與美人之美》,《深圳商報》2000-5-14

學術著作

超越東西方的法哲學家—-吳經熊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2012年4月出版

學術會議

2015年5月9-10日,參加中國國際法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並在 “維護海洋權益與和平解決海洋爭端”單元作了主題為“ 南海海疆歷史地圖與海洋權利二元論”的主題發言。

2015年5月8日,應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的邀請,作了“ 南海秩序的演化與重構——自由、排他抑或包容”的學術報告。

2015年4月17日-20日,應邀參加察哈爾學會、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南京大學歷史系共同主辦的“南海衝突與和平化解研討會”,並就“ 中國南海歷史地圖面臨的挑戰與回應”主題報告。

2014年11月24-25日,鄭志華應邀參加了公安海警學院舉辦的第二屆“ 海洋維權與執法論壇”,並就“ 航運與海洋執法人才的培養”主題發言。

2014年11月17-19日,鄭志華應邀參加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主辦的 中美青年學者“海上安全合作與糾紛管理”對話,並就“ 是否存在中國版的航行自由”進行主題發言,鄭志華分析了中美對於航行自由理解的差異所在,背後的邏輯與原因,歷史因素對於中國理解海洋安全的影響題。

2014年11月15日,在上海主辦了“ 亞太海上非傳統安全問題國際研討會”,並 就南海“斷續線”與航行自由的關係進行主題發言,對亞太地區海上非傳統安全問題進行深入而開放的討論。

2014年11月2日,鄭志華應邀參加了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華東師大俄羅斯研究中心和周邊中心以及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辦的 第二屆中國邊疆研究青年學者論壇,並就 “民國時期的南海地圖與國際法問題”作主題發言,就南海“斷續線”問題、海疆問題上的兩岸合作、相關國家關於爭議島礁的處置及影響等問題與與會學者進行了深入探討。

2014年9月26日,應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的邀請,鄭志華應邀參加了 中美海洋政策和海上安全座談會,就中國海上執法力量的整合、中美海洋事務合作、海洋強國的內涵、國際海底資源的開發、南海斷續線的含義、南沙群島基線、海南省漁業條例、防空識別區、爭議海域的共同開發以及極地政策等問題廣泛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增進了相互了解。參加座談會的美方人員有美國前副國務卿、史丹福大學弗里曼·斯波利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Michael Armacost,美國退役中將、前駐阿富汗大使Karl W. Eikenberry,美國退休海軍少將Michael Allen Mcdevitt,美國前駐葡萄牙大使、胡佛研究所監事Thomas F.Stephenson,史丹福大學歷史學教授David M. Kennedy,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Petter Dutton等13人。

2014年9月21日,鄭志華應邀參加了由海南大學、海南省南海法律研究中心、海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 第二屆南海區域合作論壇”,並就“ 論南海油氣資源共同開發區塊的選擇”問題做主題報告。

2014年8月13日-16日,鄭志華應邀參加了在海南博鰲召開的中國海洋法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提交會議論文《 包容性海洋秩序》。

2014年6月24日,應華東師範大學世界政治研究中心邀請,到華東師範大學政治系作《 南海U形線:包容性海洋秩序的法權與歷史問題》主題報告。

2014年6月22、23日,參加浙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海洋法”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擔任第一單元“《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綠色海洋治理”評議人。

2014年6月6日,主辦“歷史地圖證據的國際法意義”研討會,並就 歷史地圖的證據效力等問題做主題報告。

2014年5月9、10日,鄭志華參加中國政法大學承辦的中國海商法協會第十三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4年兩岸四地海商法研討會,提交了文章《 芻議中國海商法修訂的技術路徑》交流。

2014.1.5參加蘇州大學法學院與中國政法大學中歐法學院聯合“我國的司法續造機制及其發展”研討會,並作“ 情理與中國的法律續造”學術報告。

2013.11.14向 The Four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提交了論文“ Legal Effect of Maps in Maritime Boundary Delimitation”,並獲邀請做主題報告。

2013.8.26 參加南京大學“第七屆全國法律文化博士論壇”,並作“ 維穩策略與中國司法轉型”學術報告。

2012.12.1 參加2012年12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 “南海海域劃界:法律與方法”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2.11.3 參加西南政法大學“第六屆全國法律文化博士論壇”,並作“ 事實與規範之間的

情理”學術報告。

2012.8.6 參加中國南海研究院學術研討會,並作“中國南海的歷史性權利主張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學術報告。

2012.5.4 參加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舉辦南海漁業資源養護與開發會議,作 《漁權之爭:雙邊漁業協定中的若干問題》學術報告。

2012.5.20 參加雲南大學主辦的《緬甸與中國的海洋關係》學術研討會,作 “緬甸港口資源的利用與中國的印度洋戰略”學術報告。

2011.8.15 參加台灣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主辦的“ 兩岸南海海上救撈與水下文物保護研討會暨南海非生物資源開發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關係”,並作“大陸水下文物保護條例評析”學術報告。

2011.8.11 參加台灣中山大學主辦的 “南海漁業合作與環境保護研討會”,並作“關於應對南海外來侵漁事件的策略”學術報告

2011.9.17 參加華東政法大學主辦的“第五屆全國法律文化博士論壇”,並作“ 尋求閉合的正式規則體系與開放的道德情感間的溝通之道”學術報告。

2011.10.27 參加在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主辦的“我國南海歷史權利主張與聯合國海洋

法公約問題”研討會,並作“ 南海U形線地圖與歷史性權利”學術報告。

2010.12.26參加《中國海洋大學法學學科建設三十周年慶典暨學術研討會》,並作《 卡爾·施米特海權觀的睿見與偏頗》學術報告。

課題研究

1.主持2014年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課題《南海諸島位置圖的國際法效力研究》(14BFX188)

2.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55批面上資助項目《地圖證據在國際海洋劃界中的效力研究》

3.參加中山大學黃瑤教授主持2014年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南海斷續線的法理與歷史依據研究》(14ZDB165)

4.參加華東政法大學趙勁松教授主持的中國法學會 重點專項課題《中國參與國際海洋規則制定策略研究》CLS(2015)ZDZX24

5.參加華東政法大學趙勁松教授主持的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課題《金融改革創新與國際航運中心的聯動研究》(2015-Z-H03)

6.主持2014年華東政法大學內涵建設項目《南海航行自由與海洋資源開發的衝突與協調》

7. 主持2014年上海交通委《上海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 立法研究項目

8.參加傅崐成教授主持的2010年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南海地區國家核心利益的維護策略研究》負責其中的二個分子課題:“南海漁民海外查扣的法律保障機制”、以及“聯合開發南海爭議區域油氣資源標準契約文本”,撰寫了《關於應對南海外來侵漁事件的建議》、《關於簽訂雙邊漁業協定應當考量的若干問題》等研究報告。

9.參與季衛東教授主持的2010年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研究》。撰寫了《情理的事實維度與法律維度》、《陷於規則“閉合”與“開放”困境中的中國司法》等研究報告。

10.參與 中國法學會重大項目“依法治國總體戰略研究”之第九子課題“國外法治建設經驗教訓研究”(季衛東教授、何勤華教授主持),撰寫“德國司法改革的經驗”一文。

11.主持“超越東西方的法哲學家—-吳經熊研究”,2008寧波市文化研究工程項目,項目編號:WHLSMR0809-1,相關著作已經出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