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動力思想研究

3.發展動力: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力量源泉 3.對外開放推動社會主義經濟發展 二、科技: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平裝: 29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216058568
條形碼: 9787216058568
尺寸: 20.8 x 14.8 x 1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鄧磊,男,1965年生,法學博士,湖北民族學院黨委辦公室、院長辦公室主任,副教授,華中師範大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社會主義。在《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與現實》、《江漢論壇》、《社會主義研究》、《特區經濟》以及《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等高校學報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多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內容簡介

鄧小平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動力思想是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是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理論。主要包括體制創新動力思想、科技動力思想、對外開放動力思想和精神動力思想。 體制創新動力思想主要有: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通過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激活社會主義經濟;創新所有制模式,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模式,繁榮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分配製度,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推動生產力發展。 對外開放動力思想主要有: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閉關鎖國只能導致落後;實行對外開放,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吸收和借鑑人類社會一切文明成果,發展對外經濟關係,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 科技動力思想主要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實行教育和科技同時發展,堅持科學技術為經濟建設服務,推動生產力進步,加速社會主義經濟發展。 精神動力思想主要有:人民的積極性是生產力發展的不竭動力;用理想和信念凝聚人民,增強戰鬥力;通過解放思想,激發人民經濟建設的熱情。

目錄

導論 構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動力系統
(一)研究鄧小平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動力思想的緣起
1.貧窮落後:跨越“卡夫丁峽谷”後的社會主義困境
2.發展經濟:社會主義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3.發展動力: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力量源泉
(二)鄧小平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動力思想形成的依據
1.時代依據
2.歷史依據
3.實踐依據
(三)鄧小平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動力思想的形成過程
1.萌芽階段
2.系統形成階段
3.成熟階段
(四)鄧小平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動力思想的研究思路、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利益: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原始動力
(一)利益的動力作用
1.利益的激勵作用
2.利益的推動作用
3.利益的導向作用
4.利益的支配作用
(二)人民利益: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利益驅動力
1.實現人民利益
2.下放自主權
3.尊重民眾首創精神
(三)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利益引導力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2.實行按勞分配
3.部分先富帶動共同富裕
(四)對外開放: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利益促進力
1.閉關鎖國束縛生產力發展
2.當代中國的經濟是開放的經濟
3.對外開放推動社會主義經濟發展
二、科技: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
(一)科學技術的動力作用
1.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2.科學技術促進經濟發展
3.社會主義離不開科學技術
(二)科學技術: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1.實現人類的希望離不開科學
2.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4.現代科學技術是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石
(三)知識和人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
1.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2.發展科技的基礎在教育
3.高等院校應當是科研的一個重要方面軍
(四)發展高科技: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1.基礎研究是套用開發的先導和源泉
2.發展高科技及其產業化
3.科技要與經濟相結合
三、經濟體制: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外部動力
四、精神: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潛在動力
結語 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動力思想在實踐中發展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