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德特·文繡

鄂爾德特·文繡,系滿族鄂爾德特氏端恭的女兒,末代皇帝溥儀的淑妃。

末代皇帝溥儀的淑妃

系滿族鄂爾德特氏端恭的女兒。1922年11月10日入宮時不滿14歲。這位天真爛漫的少女,對未來生活充滿嚮往。
文繡初進宮時,溥儀對她十分眷戀,經常到她住的重華宮去聊天,像對一個妹妹一樣關心她。文繡思進求知心切,溥儀給她請了專職的漢文和英文教員。
文銹的得寵,燃起了皇后婉容的無名妒火。皇后與皇妃的互相嫉妒,這在歷代宮中極其普遍。婉容、文繡的明爭暗鬥。而溥儀在后妃之爭中,他明顯地偏袒婉容。文繡吃虧的時候多。使得文繡鬱鬱寡歡,整日以淚洗面,多次自殺未遂。溥儀發現後,一面派太監嚴密監視文繡,一面允許她的胞妹——老慶王的孫媳文姍進宮開導她的胞姊。文姍不斷來訪,給寂寞孤獨的文銹帶來了生機。她給姐姐帶來許多好訊息,使姐姐的眼界開闊了。文繡不再自尋煩惱,而是暗暗尋找逃脫囚籠的機會。

中國皇宮中唯一的離婚案

姊妹倆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終於制定了周密的出宮計畫,一步步實施她的離婚計畫。她的律師致溥儀的信中有這樣一段: 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獨抱,愁淚暗流,備受虐待,不堪忍受。今茲要求別居。溥應於每月定若干日前往一次,實行同居。否則唯有相見於法庭。
繡的行動,像一發重型炮彈,在清宮中炸開了。溥儀聞訊大驚失色。淑妃夜不歸宿,是皇帝的奇恥大辱。他派出大批太監、隨從,到國民飯店尋找。後又轉到老慶王的府邸,搜尋文姍的居室,均無所獲。此時,文繡同文姍早已從後門另覓安全的居處了。
第二天,訊息不脛而走,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震動。報載:“皇妃因不堪帝後的虐待,太監的威逼,自殺未遂,設計逃出,聘請律師離婚。這是數千年來皇帝老爺宮中破天荒的一次妃子革命。”
最後,經過雙方律師兩個月的磋商,終於簽訂了和解議案:
一、自立約起,雙方完全脫離關係;二、溥儀付給文繡5.5萬元終身生活費;三、允許文繡帶走常用衣物和用品;四、文繡返回母親家居住永不再嫁;五、雙方互不損害名譽;六、文繡撤回要求法院調解的訴狀,今後不得再提出訴訟。
其時正值舊曆9月13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