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郭廓,1964年生於吉林公主嶺市,1992年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油畫系,2001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高研班進修,現居北京,並創辦了“鄉下人工作室”。

名家簡介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郭廓,1964年生於吉林公主嶺市,1992年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油畫系,2001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高研班進修,他常年到東北野外實地寫生,感受自然的大美,收集創作素材,逐漸形成了細膩、寫實、質樸的風景畫風格。

現居北京,並創辦了“鄉下人工作室”,從事油畫的創造與研究工作,為北京梵谷畫廊、圓明畫苑簽約油畫家。郭廓曾多次與其老師王功學先生共同創作反映鄉土民情的油畫作品。

藝術歷程

1992年參加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五十周年油畫作品展;

1994年參加關東畫派寫實油畫作品展;

1998年參加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其獲獎作品《井》《窗》被德國商人收藏;

2000年參加中國藝術博覽會,其作品《年豆腐》作品受到廣泛好評;

2000年參加首都國際油畫博覽會,其中《春耕》《過年》等作品獲金銀獎;

2006年參加第九屆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其《圓明園系列風景》受到好評;

2008年參加多倫多國際藝術節,其作品《日出》被多倫多藝術館收藏。

2008年其作品《秋收》參加北京油畫學會首屆油畫展,備受好評。 郭廓自幼酷愛繪畫藝術,一直以來對西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研究。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多次獲獎。多幅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雜誌》和《中國名人報》多次發表,部分作品被加拿大、新加坡、韓國等各大博物館及國內外友人收藏。

藝術寄語

搜求於象 心入於境——記青年畫家 郭廓

文/《美術世界》畫刊策劃 席小平

郭廓在畫室 郭廓在畫室

那捧在手中,幾乎能滲出油來的黑土!那樸實憨厚的東北漢子!

那迴繞在田間的吆喝牲口的語音……

這就是青年畫家郭廓痴情的故鄉!

郭廓學于吉林藝術學院,後來京定居。多來年,一直迷戀著關東大地,創作了大量反映東北農村日常生活的傑作,其代表作《春耕》《夏鋤》《秋收》《冬存》等多幅油畫作品,參加大型畫展及被海內外人士收藏,郭廓以自己的慧眼,在生活中去觀察、體驗、感悟、挖掘,透過平凡的生活,體察其內在的不平常涵義。

他對關東大地那份熾熱的愛,誠摯的情,使客觀世界變得具有新的光彩,因而自成一派,曰“鄉下人畫派”,進入“搜求於象,心入於境,神會於物,因心而得”的藝術境界。

郭廓曾自豪地說過:“我是在寄情於手中的畫筆,歌頌我所熟悉、熱愛的關東大地!”

原創作品

郭廓原創油畫作品 郭廓原創油畫作品

郭廓原創油畫作品欣賞

郭廓原創參展作品--北京油畫學會首屆油畫展 郭廓原創參展作品--北京油畫學會首屆油畫展
郭廓與王功學合作油畫--背景由郭廓創製 郭廓與王功學合作油畫--背景由郭廓創製
郭廓原創參展作品--中國藝術博覽會 郭廓原創參展作品--中國藝術博覽會
郭廓油畫作品--圓明園系列風景 郭廓油畫作品--圓明園系列風景

活動圖冊

郭廓參加活動等合影照片

郭廓活動照片 郭廓活動照片

作品解析

郭廓油畫作品的創作思路歷程:

《年豆包》繪畫寄語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這幾日,那不曾遠去的記憶,時刻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媽!這鍋又熟了”伴著我清脆的同音,媽麻利地揭開鍋。

哇!香噴噴的年豆包又出鍋了,我們這群饞嘴的孩子們便在飄著雪花的臘月中又飽了一頓口福。

小時候,臘月剛到,家家便忙著淘米、磨麵,熱熱鬧鬧地包起年豆包來。

這時候最快活的是些年青的姑娘,她們象花兒一樣被簇擁著,邀請著,一會在這家幫著包,一會又去那家,大家說笑著,無意中年豆包成了男女的紅娘,她們一對對,一雙雙甜蜜得如同鍋裡邊粘粘的燙燙的豆包。

東北的習俗,是一進臘月便要把正月里吃的豆包早早趕出來,黃黃的豆包,曾幾何時獨占餐中的主要位置,迎親送友免了送些豆包,那粘粘的甜甜的豆包使得城裡人饞的流口水,一放假便帶著孩子去農村做客,踏著厚厚的白雪,走在熟悉的村路上,那扯不斷的總是濃濃的鄉情和親情,時間在不經意中悄然逝去,那熱鬧的包年豆包的場面,也在記憶中漸漸模糊起來,每次春節回老家探親都免不了問上一句,今 年村上誰家有年豆包,媽知道我嘴饞,可每次又都善意地拿幾個粘大米做的豆包,吃起來硬硬的,遠遠不如黃米的好吃。

那曾占據了我心中的三十餘年的年豆包消失了,突然,我有一種莫名的創作欲望,對,用畫筆把它再現出來。讓那香噴噴的年豆包永遠都擺在我模糊的眼前。

《年豬》繪畫寄語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一進臘月聽著村里被宰的年豬的叫聲,我總是有些嘴饞,甚至數九寒天,連奶奶給的幾個餃子,沒等到家在路上就吃光了,回到家裡,手都凍得紅紅的,被爸用冷水一激更是鑽心的痛,媽捏著我的鼻子,又說起:“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來臘八就是年”。我便又嚷著讓爸殺年豬了。

那是個清冷的早晨,爸早早就起來,里外屋忙乎著,時不時跟媽小聲說些什麼,我懶得從熱被窩裡爬出來,隔著剛剛化開了窗子,向外望望,模模糊糊的只見銀白世界,沒有什麼特別的,好像是臘月十九,媽說要帶我去趕集的,沒意思,看看滿院的樹掛就知道外邊有多冷,我縮回了身子,正準備再睡一會,突然後院豬圈裡傳出尖厲的豬叫,使得我顧不上寒冷,光著屁股跑到外屋門口。阿,爸正磨刀霍霍,豬兒無援地躺在桌子上,不甘心地撲騰著,我興奮極了,媽回頭看見我,忙叫我穿上衣服,再端盆熱水來,孩子們都起來了,小狗阿黃也跑過來,想討些雜碎吃,那早已備好的小鞭炮,是那次二哥趕集時,舅舅送的,平時,媽不讓放,說是等過年再放,能吃上酸菜燉豬肉,不就是過年了吧,鞭炮聲啪啪的響了起來,年真的在盼望中來到了。

《年豆腐》繪畫寄語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鮮嫩嫩的豆漿從重重的石磨下流淌出來,小毛驢清脆的蹄聲在不經意中敲開了年關的大門。

做年豆腐是東北農村過年時的一種習俗,一進臘月人們就忙乎起來,蒸豆包,做豆腐,殺年豬,整整幹了一大年,終於可以心安理得的吃點喝點了,酒燙的熱熱的,就幾口新鮮的豆腐,香香的醉倒了壯實的莊稼漢子,還在忙更是喜歡喝那熱乎乎的豆漿,不放糖也是那樣甜甜的,這時最忙的也是女主人,她一邊往磨里添豆,一邊吆喝著驢子,大臘月天的額頭上竟也浸出汗來。

做完的豆腐便要一塊塊切開,整齊地擺放在木盤裡,抬到外面凍,小孩子們便派上用場,加之糖果的誘惑,因為爸媽說好了,要看好了豆腐,不要狗吃雞刨,每人賞幾塊金紙包的糖果,有這樣的好事自然起勁些。

關東的臘月真是滴水成冰,北風颳起,更是如刀片削臉般疼痛,一會的功夫,豆腐便凍了個結結實實,這時爺爺會叼著長菸袋走出來,咳嗽一聲,示意爸把凍豆腐裝進缸里,留著正月裡來親戚吃,當然自己也是吃的,白白的大地,白白的豆腐,甜甜的豆漿,就是現在有時也會在夢中笑出聲來,流出口水。

《年餃子》繪畫寄語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雖時值仲秋,而我的思緒卻被母親送我時,那飄在風中的幾縷白髮牽回到那盼望許久的農曆大年當中……

“叮囑!”我用通紅的小手捂著耳朵,看著正起勁的放鞭炮的哥哥,他的腳邊放著我的小花燈籠,那紙面上幾個活潑的娃娃,是爺爺剛剛給我畫上的,不遠處大一點的孩子們正圍著一堆紅紅的柴火又蹦又跳,全然不顧大人們的告誡,肆意的往火里扔著小鞭炮,“咯咯……”隨著劈啪的響聲,孩子們無拘天來的笑聲迴蕩在這個東北的小山村里,也驚醒了那隻臥在熱炕頭上的大花貓,它伸了個懶腰,瓜子碰到了奶奶的腳,慈祥的奶奶正叨著那個大菸袋笑眯眯地看著,她的面前是幾個大大的紅包,隨即吐了一個大煙圈,幸福的神情溢滿了她已滿是皺紋但又是那樣慈愛的臉上,“呀!炕頭上那個大大的福字,被勤勞的母親貼倒了!”剛剛從城裡趕回來過年的四哥,推了推他的眼鏡,小聲對身邊的正包餃子的二姐說著。

“哈哈…!”爺爺捋了一下鬍子,爽朗的笑了起來,“那是福到咱家了,虧你有點墨水,你的奶奶是咱家的老菩薩,那是在炕頭上坐福!來年哪!咱家又是一個好收成!哈哈!”地下提著燈籠的六丫妹子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羞澀的拽了一下新衣服,“來!爺爺給你們壓歲錢,哈哈…”

爺爺拍了下小虎子的頭,拿出幾個裝好的紅包,“這是我的…”孩子們歡笑著風一樣的跑了出去,只有小狗卡爾望著那一個個似元寶樣的香香的餃子,眼珠子都不錯一下,“過年了,給咱家的馬、驢子加點黃豆,還有狗卡爾,也給它幾個餃子,祖宗牌位上別望再供一碗,過年了嗎!”父親總是擺出一家之主的樣子,振振有詞的吩咐著。

屋子外面的鞭炮聲已響成了一片:“接神了…”孩子們的喧鬧已達到了頂峰,灶堂里的火越燒越旺了,年的會息在和睦的家裡是那樣的濃,那樣的圓滿。

外面奔波了一年的行人們,此時是否都會團聚在家人身邊,流浪了許久的遊子是否會端起母親煮好的熱騰騰的年餃子。

家和諧幸福,家的門為著匆忙而風塵朴朴的行人開著,那門上新貼的紅紅的對聯,在北方瑟瑟的寒風中如同母親思兒時哭紅的雙眼,翹首盼望著盼望著……,終有一天她的孩子們都會回到身邊,圍著她吃那熱乎乎的年餃子。

《田園》繪畫寄語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矮矮的木柵欄,奔跑的小狗卡爾,掩映在濃濃綠葉間的,猶如飛舞的蝴蝶般的豆角花,雨後泥濘的村路上那兩道深深的車轍印……一切都是那樣自然而親切地浮現在我記憶的窗前,很近卻又是那樣的遙遠……

“哞……”尋著牛兒的叫聲,放學後的我飛奔到房後的茶園,母親那穿著粉紅色上衣的身影,在綠意濃濃的茶地里顯得那樣的婀娜,籃子裡已經裝滿了各種青菜,饞嘴的我趁著她不注意,偷偷拿出一個大黃瓜,儘管上面還沾著些家鄉特有的黑土,不管不顧的就塞進嘴,大口的咀嚼著,剎那間那清新脆然的味道飄散在園中。

“真好吃!”我揮舞著手中那水艷的南瓜花,肆無忌憚的穿行在有著肥碩葉子的自菜地里,尋找那穿著綠色外衣,叫聲聒噪的蟈蟈。“慢點……!”母親慈愛的聲音迴蕩在那一串串猶如燈籠辣椒當中,西紅柿羞澀的移動一下它們紅艷的臉蛋,紫色的茄子便自信的露出美麗的身材,模特樣的窈窕,它們可是爺爺的最愛。盛一碗黃澄澄的小米飯,母親在燉熟的茄子上面撒一把翠綠的大蔥葉子。幸福滿足的神情蕩漾在爺爺的嘴角眉梢。家就是那樣的溫暖、祥和。

“小丫,呆會我們去黃瓜架下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神秘浪漫的愛情故事給炎熱的七月帶來絲絲涼意,晚飯剛過,哥哥便伏在我的耳邊嘀咕著。古老的軲轆井投下長長的影子,頂著一撮撮紅纓的玉米棒子也傾斜著身子,似乎也在聆聽那淒婉的故事。

每每都是會等得我已經睡著了,仙女那彩色的霓裳也沒有略過我嬌小的身體,打著哈欠的毛手毛腳的哥哥抱著我,送回母親溫暖的懷裡,枕著母親柔軟的臂膀,童年的夢,純潔無暇。

夢中的雞媽媽是那樣的勇敢,不顧自己性命的保護著,它的孩子。“咯咯……”的與一隻大黃鼠狼對著,孩子們偎在身底下,驚恐的望著這一幕。終於黃鼠狼宣告失敗,拖著尾巴灰灰的走遠了。小雞們鑽出來快樂的奔跑著,無憂無慮,牛兒仍是慢條斯理的蠕動著嘴巴,對著那個外出多年而歸的拍照人,它有太多太多的故事,無始無終……!

《早春》繪畫寄語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郭廓[鄉下人工作室油畫畫家]

“給我一枝,哥哥,哥哥……..!”三丫扇乎著兩條小羊角辮子,巔巔的泡在雨後泛著綠意的小溪邊上,那清新愜意沁人心脾的春風拂在狗剩還沒擦淨鼻涕的小臉上,在他高揚的手上舉著一節樹枝,枝頭上點綴著幾個白色的小絨球球,那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樹枝,春姑娘的曼妙的纖指輕輕一觸,它便長出那些可愛的小白絨球,大小如黃豆粒只是有些橢圓形,白的可愛,俗稱“毛毛狗”,孩子們常常折幾隻回來,把“毛毛狗”放在炕席上,讓後用小手不斷地撫擦炕席,“毛毛狗”們便隨著炕席的抖動而向前爬行,狀如一頭頭憨態可掬的小豬,樂得孩子們前仰後合,歡笑載滿了他們浪漫的童年。

清清的溪水歡快地流過那幾顆圓潤的石頭,剛開始融化的冰層,一片片如同小溪仙女的紗裙,純淨多姿。牛兒常常被甜甜的溪水吸引過來,俯首大口喝著。人們也在旁邊的石頭上坐一會、洗個手、抽袋煙,然後再“吆喝”一聲,回屋一下老婆給綁了條紅繩的鞭子趕著牛兒遠去了,溪水仍舊哼著歌自在的奔流著,他沒有憂慮,沒有疲倦,無私的奉獻著,即使在東北令人瑟抖的寒冬臘月,在厚厚的冰層中也會留一個暖暖的泉眼口,給過往的人們一個善意的微笑,歇一下腳,觀賞一下那清澈無瑕的水波,上面還隱隱瀰漫著熱氣,他很小卻走得很遠,它的影像常會出現在思鄉人的夢裡,而它也儼然成了他們的母親,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們大了走了,卻真的很少很少人回來看它,而它卻依然慈愛如初,不增不減,水潤的妙音喚著匆匆的人們,盼望他們早日回家。

喜鵲們挺著肥碩的肚子漫步在溪邊的小樹下,遠處高枝上的大大的巢是它們溫暖的家。他們家的遠處飄著霧氣的,閒著神秘莊嚴的那座山,被人們稱為“神仙洞”,春雨過後,幾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們赤著腳,悄悄揣上幾個玉米餅子和幾棵有著綠葉子的大蔥,避開大人們審視的目光,呆著對神仙生活的嚮往一步步邁向“神仙洞”, “神仙洞”是山頂上,聽老人們說裡邊曾經有一個道士在修行。洞裡面有點石桌、石碗,更加神奇的是竟然在山頂的洞裡還有一個水眼,修行人仙風道骨,聽老輩人說他也時常會下山,上頂上總是有霧氣瀰漫,遠遠望去真如同仙境一般,不行的是又一年紅衛兵上山搗毀了山洞,從此神仙便一去不返了,那環繞山頂的雲霧也如同記憶般漸漸散去、消失,幾個不知天高地後的小子,登上山洞,累著不死還竟沒忘記在山頂上可下幾個大字“神仙洞”,紅紅的耀眼,帶著幾分疲憊,繼續遺憾,幾多夢想,

小子們下山後便在成長的路上各奔東西,數年後也難以見面,那維繫著彼此友情的好像只有那個“神仙洞“了,樹們並不理會人們的思慮,人們的變化,它們總是象在定中一樣,如如不動,春生夏長秋黃冬落,沒有牽掛,憂慮,煩惱,不增不減,而從它們面前走過的人們卻執著的過了一年又一年,蒼老衰弱,死去。

“又是一年芳草綠,小兔子,小公雞……!”“咯咯……!”小溪邊又傳來孩子們歡快的笑聲,那笑聲在暖暖的春風裡飄得很遠很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