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宗功

1966年調貴州鎮遠縣委、黔東南州委工作後,圍繞名城填遠及黔東南進行文藝創作和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在報刊、電台,出版社發表詩歌、散文、論著約百萬字,為我國對外開放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服務。 主撰《黔東南州志·社會科學志》,參撰《侗鄉風情錄》、《節目風情與傳說》、《中華龍舟文化研究》、《貴州城鎮漫步》、《黔東南州志·人物誌》、《黔東南州志·黨群志》等著作。 合編電視台題片《貴州風情》、《舞陽三峽》、《重訪和平村》、《報京侗族三月三》、《苗鄉古城鎮遠》、《鎮遠道中》、《苗鄉異彩》、《綠色娘子軍的奉獻》等八部,其中兩部獲中央電視台二等獎,兩部譯成外文版發生國外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邱宗功 1936年生於四川綿竹一個佃農家庭, 1960年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畢業。歷任北京市國家安全局科員,貴州鎮遠中學外語教研組長、縣委通訊組組長、縣委黨史辦副主任、縣委辦副主任、中共黔東南州委宣傳部黨支部副書記、《黔東南社會科學》季刊主編,州文學戲劇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州社科聯副主席、貴州省社科委員,副編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1955年讀北大時開始發表詩歌、譯詩、散文和文學研究文章。1966年調貴州鎮遠縣委、黔東南州委工作後,圍繞名城填遠及黔東南進行文藝創作和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在報刊、電台,出版社發表詩歌、散文、論著約百萬字,為我國對外開放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服務。著有《古城填遠》、《和平村與反戰同盟》兩書,合著有歌劇《舞溪姻烈》。主撰《黔東南州志·社會科學志》,參撰《侗鄉風情錄》、《節目風情與傳說》、《中華龍舟文化研究》、《貴州城鎮漫步》、《黔東南州志·人物誌》、《黔東南州志·黨群志》等著作。合編電視台題片《貴州風情》、《舞陽三峽》、《重訪和平村》、《報京侗族三月三》、《苗鄉古城鎮遠》、《鎮遠道中》、《苗鄉異彩》、《綠色娘子軍的奉獻》等八部,其中兩部獲中央電視台二等獎,兩部譯成外文版發生國外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論文《郭沫若與反戰同盟》、《和平村文獻研究札記》分別獲貴州省政府社科三等獎、中國現代史學會二等獎,另有作品多件分別獲省級部門獎和州政府社科獎、文藝獎。其傳略收入《中國專家人名錄》、《中國當代文藝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大百科專家人物傳集》、《中國當代學者大辭典》、《中國當代著作家大辭典》、《出版人名辭外典北大人》等幾十部辭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