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黑豬

邛崍黑豬

農村成年公豬平均體重95.7公斤,體長124.0厘米、胸圍108.3厘米、體高67.5厘米;成年母豬平均體重74.4公斤,體長118.7厘米、胸圍97.6厘米、體高62.9厘米。 農業科研、院校豬場的成年公豬平均體重138.3公斤,體長139.0厘米、胸圍122.4厘米、體高72.9厘米;成年母豬平均體重139.4公斤,體長141.2厘米、胸圍124.2厘米,體高71.2厘米。 4.2.3泌乳力邛崍黑豬具有多奶頭的特點,平均為13.9個;經產母豬60天哺乳期共產乳205公斤,泌乳高峰為25天左右,前30天泌乳116.1公斤、體重減輕18.4%,後30天泌乳89.3公斤,體重減少10.1%。

邛崍黑豬簡介

邛崍黑豬是邛崍山脈飼養的主要地方豬種之一,曾是川西“家家都有的黑毛豬”,
主產於邛崍。是我國48個優良地方黑色豬種之一,適宜生長於四川盆地西部低山丘陵地區(這些地區海拔一般在400-800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根據產區發掘出的東漢墓內殉葬品石豬及浮雕等文物考證,已有1800多年歷史。

邛崍地域特點

邛崍山脈的獨特環境造就了邛崍黑豬的優良品質。邛崍地處成都平原西南部,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丘、壩兼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117.3毫米,造就了邛崍黑豬耐潮濕和抗病能力強的本事;那裡有豐富的紫雲英、葉用甜菜、甘薯藤、巴山豆、蠶豆苗及野生豬草,在傳統邛崍黑豬的食糧中,青飼料的比例高達80%,玉米、糠麩、紫雲英、三葉草、黑麥草等糧食和天然草葉是邛崍黑豬的主要口糧,造就了邛崍黑豬能吃草(耐粗飼)的本領。

邛崍黑豬特徵

邛崍黑豬體型外貌

邛崍黑豬被毛黑色,體型較大,體軀較長、略窄,嘴較長,額部皺紋淺;背腰平直
,後軀稍傾斜,大腿欠豐滿;腹大而不下垂;乳頭數多,7對以上的母豬占77.7%。農村成年公豬平均體重95.7公斤,體長124.0厘米、胸圍108.3厘米、體高67.5厘米;成年母豬平均體重74.4公斤,體長118.7厘米、胸圍97.6厘米、體高62.9厘米。農業科研、院校豬場的成年公豬平均體重138.3公斤,體長139.0厘米、胸圍122.4厘米、體高72.9厘米;成年母豬平均體重139.4公斤,體長141.2厘米、胸圍124.2厘米,體高71.2厘米。

邛崍黑豬的肉質品質

因飼養粗放、野性猶存,邛崍黑豬生長期長達一年左右,肌間風味物質沉積豐富、肉質優良,具有肉質細嫩、鮮紅、味香等特點。據權威部門多年跟蹤檢測,邛崍黑豬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膽固醇低,抗氧化物質高,維生素A、E含量高,其24h肉色評分、pH值、保水力、肌內脂肪含量、肌肉嫩度等肉質指標均優於其他豬種,且保鮮時間長。
2.1邛崍黑豬24h肉色評分3.17,PH值為6.28,保水力73.89%,肌內脂肪含量為3.48%,肌肉嫩度為3.66kg(剪下值)等肉質指標均優其它豬種。
2.2體現肉質風味的肌內脂肪含量為7.05%一8.35%,和游離胺基酸一起構成肉質鮮美的核苷酸的含量,邛崍黑豬肉明顯高於其它豬種,次黃嘌呤核苷酸的含量出現高峰在屠宰後的1-4天間,保證了邛崍黑豬肉味鮮美,且保鮮時間長;
2.3邛崍黑豬肌纖維數較外來的品種多,纖維的直徑均比外來的諸種的細,食用肉質細嫩、口感好。
2.4邛崍黑豬肉包含豐富的鐵質、蛋白質和維他命,這些都是崇尚節食的現代人極缺乏的營養素,特別膽固醇含量和脂肪都比普通豬肉低,邛崍黑豬肉在脂肪方面依然含量低得多。

邛崍黑豬養殖優勢

相對於其它地方豬種,邛崍黑豬因千百年來一直生長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盆地西部低山丘陵地區,造就了邛崍黑豬具有更強的耐粗飼、抗潮濕和抗病能力,更適合中國農村養殖和作為零抗生素高端豬肉製品的豬源;加之城市化進程導致成都市的養殖逐步向邛崍等丘區和山區轉移,使邛崍黑豬的山區適應性、農村的長期養殖習慣與便利性、強抗潮濕等性能充分顯示出優越性來。

邛崍黑豬現狀

1、邛崍黑豬受到的挑戰: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四川省組織專家對邛崍黑豬進行普查時,還有2000多頭公豬和70000多頭母豬存欄。但在經歷上世紀80年代大力推廣杜洛克、長白和大白外三元雜交豬和配套系以及“雙推”、“五改”運動後,使邛崍黑豬的飼養規模變得越來越小,在5年前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

2、邛崍黑豬的開發保護:

國家現在非常重視邛崍黑豬的保護和開發,首批列入了《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名錄》,該名錄是我國根據包括中國在內150多個國家共同簽署的《生物多樣性公約》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關於編制《世界動物遺傳資源狀況》要求歷時數年編寫完成)。

3、邛崍黑豬保種選育與利用:

四川協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5年前開始在邛崍市投資邛崍黑豬種源保護及開發利用,先後投入3000多萬元,經過多年在全邛崍山脈收集、鑑別和復壯,已擁有邛崍黑豬保種所必需的基礎純種群體,目前已擁有雅南純種母豬200頭,純種公豬18頭(8個獨立血緣),並已於2011年取得全國唯一的“邛崍黑豬原種場”許可證。
在保種的同時,高度重視邛崍黑豬遺傳資源的開發利用,自2009年起就與四川農業大學、成都大學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經過多年反覆試驗和探索,利用外血豬種與邛崍黑豬雜交篩選,初步開發出充分體現外血豬種與邛崍黑豬雜交優勢的微牧“邛崍黑豬”;並已成功開發出有機冷鮮豬肉、四川風味健康醃臘製品及開袋即食豬肉干等產品,進入麥德龍、歐尚、華潤等大型商超和中國電子集團29所、中國移動、四川航空等集團用戶以及北京、上海、成都、重慶、西安等市場多年;實現了從種植、飼料、保種、養殖、深加工到銷售的可持續發展的高端全產業鏈條。

邛崍黑豬性能

產肉性能

農村歷來採用“吊架子”階段肥育法飼養肉豬,一般上圈9-14個月,其中催肥期1.5-2個月,體重達80-90公斤出槽,農民有養大肥豬過年的習慣,自食豬的體重多在100公斤以上。在每公斤混合料含消化能3106-3178千卡、可消化粗蛋白135-161克的條件下不限量飼養育肥豬,從15.6公斤上圈,119天體重即達89.4公斤,日增重620.4克,每增重1公斤耗混合料3.6公斤。屠宰率73.0%,膘厚4.7厘米,皮厚0.45厘米,眼肌面積17.9平方厘米,大腿占胴體重的26.6%。肌肉、脂肪分別占胴體重的35.0、44.1%,皮、骨分別占胴體重11.7、7.1%。

繁殖性能

生殖生理
4.2.1.1公豬:小公豬性早熟,2月齡斷奶前即有爬跨行為;60日齡附睪中出現精子,77日齡可採得正常精液,3月齡可配種使母豬受孕,6-7月齡為適宜配種期。農民習慣3-5月齡早期配種,利用年限較短,約為1.5-3歲。
4.2.1.2母豬:初次發情多在4月齡左右,發情周期18-23天,發情持續期2-4天,排卵在發情36小時後,高峰期為48-72小時左右,平均排卵和成熟濾泡數為13.3個。母豬妊娠期平均113.9天。農民習慣5-7月齡初配,多利用至6-7周歲。
4.2.2繁殖力
據農村調查,母豬第一胎產仔數平均8.6±0.1頭;每二胎平均9.5±0.66頭;三胎以上平均10.2±0.03頭,產仔成活率99.4%,50-60日齡斷奶頭數9.6±0.03頭,斷奶窩重68.6±7.8公斤;哺育率93.1%。成年母豬平均產仔數12.4頭,20日齡窩重為27.7公斤,60日齡斷乳窩重87.3公斤。
4.2.3泌乳力
邛崍黑豬具有多奶頭的特點,平均為13.9個;經產母豬60天哺乳期共產乳205公斤,泌乳高峰為25天左右,前30天泌乳116.1公斤、體重減輕18.4%,後30天泌乳89.3公斤,體重減少10.1%。

邛崍黑豬的發展

千百年來養殖邛崍黑豬一直是農戶們的習慣,具有傳統養殖邛崍黑豬的良好基礎,現在的邛崍,更是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養豬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四川省現代畜牧發展重點市(縣)、成都市肉食品加工產業鏈牽頭市(縣)、全境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生豬產業發展具有良好的條件,有生豬養殖戶近7萬戶,年均出欄生豬200萬頭左右。

相關訊息

調研組參觀了邛崍黑豬養殖基地,掌握了邛崍黑豬發展的基本情況,為邛崍黑豬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報工作準備材料。邛崍黑豬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報一旦成功,將有力邛崍市現代農業產業,加快邛崍市實現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地方經濟跨越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