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情懷

邊關情懷,是一部在起點中文網上連載的網路小說,小說進度已完結。作者是李阿之。

基本信息

作者:李阿之
作品類型:散文
作品駐站:2008-05-24
作品狀態:已完成
書籍簡介:我們守衛的地方

全文

我們守衛在邊關風情萬種的茶城普洱。神秘普洱,滾滾瀾滄江水穿梭而過,這裡與老家玉龍雪山四季冰封完全不同,這裡四季如春,冬暖夏涼,植被密集,冬季的櫻桃花總是開得那么絢爛、多情。這裡有“一市接三國”,“一腳踏三國”的美譽。聽到“普洱”二字讓人想起千年前的普洱宮廷茶貢,一股悠悠的茶的清香撲鼻而來。昆明到泰國曼谷的高速公路直穿市中心而過,誘來無數茶專家、茶商人、遊客品評。這裡有聽不完的茶話,講不完的茶事,看不完的茶藝,觀不完的茶景,一切都籠罩在“茶”中。
當我肩扛鋼槍,全副武裝與戰友巡邏在邊防一線,目睹界河外他國漫山遍野奼紫嫣紅的嬰粟花,我為花的嬌艷嫵媚而感嘆,同時感覺肩上的擔子重了很多。當我再次來到孟連宣撫司門口時,耳畔傳來悅耳的銅鈴聲,冥冥中使人想起昔日傣族土司時代人來人往的拜佛景象。當我停車在穿越野象谷的生態高速路,親眼目睹亞洲野象群從容穿過高速路,我遺憾身邊沒有攝像、攝影器材,沒有留住那短暫的永恆。
這裡土著的傣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我都是從軍後第一次接觸,一切對我來說是那么神秘,看過納西族的象形文字東巴文後,再看看傣族的貝葉經文,使人對悠悠民族文化心生幾分感嘆。
傣族小僕哨魔鬼般的夢幻身資,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的優美旋律伴奏下,偏偏起孔雀舞,看後更是醉人,也不知是為歌、為舞或是為人所陶醉。心中惟生相見恨晚之念,油然想起舞蹈家楊麗萍,想起震撼全球的《雲南印象》,想起《雀之靈》,我想這裡就是她的根基所在。拉祜族人民喜歌善舞,蘆笙傳情,還誕生了參加“中央電視台2006星光大道”劇場並拿到驕人名次的土著歌手扎約。佤族人民能歌善舞,香港、深圳、北京、上海都有原生態部落的佤山人木鼓叮咚尋司崗里的身影。萬名黑玫瑰甩髮舞迷倒多少他鄉遊子。哈尼族世世代代居住在北回歸線上,還過上了幸福有趣的“雙胞胎節”。再品上一桌原汁原味的傣家飯菜,或是佤族的水酒稀飯,伴之遠古部落流傳下來略帶幾分憂傷的歌聲。他們展露了本民族的純樸、無邪、好客、厚道的一面。千言萬語都是在祝福,千唱萬調都是在傳遞友誼,千呼萬喚都是為漁水情深,軍民一家親,我倒有幾分依依不捨。
在普洱,我第一次目睹了成千上萬畝綠意盎然,生機蓬勃的茶園;目睹了成長千年有餘的古茶樹林,鬱鬱蔥蔥,看後讓人心曠神怡;目睹了千萬畝橘子園的讓人痴醉的橘紅,看後覺得那橘子食了怪可惜,作為萬綠叢中的點綴,那種觀賞所得是無以言表的;目睹了萬畝橡膠林,看著滴滴灑落的膠水或割膠人聞雞起舞,我才知道膠的來之不易,“誰知車下胎,滴滴皆辛苦”;目睹了成長千年有餘的龍血樹;目睹了成千上萬畝甘蔗地、香蕉林、咖啡林、鳳梨地,西瓜地、釉子林,還有很多我叫不出名的水果,我才感覺原來這裡才是真正的“水果之鄉”,原來“騎在大象背上,頭頂香蕉,腳踩鳳梨”的傳說名不虛傳。來到普洱,我才發覺這裡的每條河流幾乎都有原生態的魚兒在暢遊,煮出的魚鮮嫩可口,肥而不膩;我才發覺亞洲野象群常常觀光邊境村寨,還不時發生摩擦;我才發覺綠孔雀戲水展屏時的千姿百態;我才發覺春天裡野外樹枝上掛滿的野蜂蜜,美容養顏又健胃;我才發覺那不分白晝汩汩流淌的地下溫泉水,所含礦物質還能治療皮膚病,以天地為房,以泉水為衣,全身心放鬆,把一切煩惱都拋在九霄雲外,浸泡在天然溫泉里,來上一瓶冰凍的啤酒或飲料,那種感覺全身爽透到頂。此時此刻,覺得汩汩泉水只因你而冒。
這就是我們守衛的地方——茶城普洱,每每看到五一國慶黃金周期間邊境一日游情況,我暗自慶幸。戍邊八年有餘,這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鳥,一村一寨,一風一俗,一山一河,我都曾領略過、感受過,這裡曾流過我的汗水、淚水和血水,更多的是留下了我深深的巡邏足跡和一顆觀察的心。回顧八年來的守衛邊關歲月,才發覺這裡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誰不說咱第二故鄉美。
(全文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