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的秘密花園

達爾文的秘密花園

第一章 1844年的文章 第十章

圖書信息

作者:麥可·博爾特(Boulter.M.)(作者), 洪佼宜(譯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外文書名: Darwin's Garden
平裝: 22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44339728
條形碼: 9787544339728
商品尺寸: 23.8 x 16 x 1.6 cm
商品重量: 340 g

內容簡介

達爾文結束了乘坐“小獵犬”號漫遊全球的那段經歷之後,回到英國的家鄉,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不止如此,他還越來越自閉,不願跟人往來,不願去參加什麼學會。
他就住在一個倫敦市郊,自己有個小房叫“唐式小屋”。屋子是很難看,他老抱怨,但是他的花園經營的很好,這就是他的秘密花園。他在裡面做各種各樣的實驗,觀察他種的植物,他試著拿一些植物的種子,在這裡頭培育。養過鴿子,養過各種各樣的動物,解剖世界各地的殖民者、探險家、商人寄給他的標本。在這個地方,他孕育出了他對世界的一個嶄新的認識。他認為他每畝地裡面的53767條蚯蚓要比拿破崙重要;他結交那些人看起來比較粗俗,比較怪,跟他這箇中產階級、士紳文化非常不一樣的養鴿子的人,這讓他想起了天擇的這個機制是如何的。
《達爾文的秘密花園》的這個花園就是孕育了他轟轟烈烈地推翻了人類長久以來堅信的神創論《物種原始》跟他後來所有的一生偉大成就的一個地方。
《達爾文的秘密花園》由麥可·博爾特編著,由洪佼宜編譯。

編輯推薦

《達爾文的秘密花園》敘述了一百五十年前唐恩小築的那些人是怎么過日子的、當時都有些什麼想法。它說明許多不同的關聯,包括他們的感情和政治活動的關聯、科技和當時生活形態的關係等等。本書第一部描述達爾文在唐恩小築的生活以及在花園“實驗室”中進行的實驗——從蘭花、鴿子、報春花,到讓孩子們對著蟲子奏樂,測試它們的音樂反應。。第二部說明這些網路在20世紀裡如何進化。某些論據導致特定想法的消失,其他的則融入數理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的新語言裡。這個故事裡有對立的態度、清楚的事實、模糊的觀察,這些都來自達爾文對唐恩小築四周田地及花園裡的活動巨細靡遺的觀察。最新的驚喜就是,即使是最新的演化概念,我們都能在.達爾文的花園中找到它的起源:花園裡有偉大的演化故事之鑰,不只是存在於達爾文的時代,也存在於我們的時代。本書由麥可·博爾特編著,由洪佼宜編譯。
真正孕育演化論的地方,就在達爾文的秘密花園裡!
距今一百五十年前,《達爾文的秘密花園》的完成與付梓,轟轟烈烈的推翻了人類長久以為寄託的神創論。達爾文在背離教義、迎向科學的決心下,在生物科學史上畫下了嶄新的一頁,提出了今日我們所熟知的演化論。而《物種原始》完成的艱辛過程,其實都記載於達爾文的秘密花園裡。
達爾文在一八三二年開始歷時四年的小獵犬號之行,開啟了物種演化對他的啟蒙,但是演化論的概念尚未成形,只是生物多樣性引起了他的興趣。直到一八四二年,他帶著妻兒遷入倫敦近郊的唐恩村後,在唐恩小築的大花園裡開始進一步研究、觀察,才證實了他對演化論的想法,並著手撰寫《物種原始》。所以這座大花園才是演化論真正的孕育處與《物種原始》的誕生地。
花園碎石路兩旁以矮籬為界,較大的圍籬和歐洲赤松上交錯著長春藤和冬青,草皮一路延伸到第一片灌木林。屋子後院的大花圃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草本開花植物:中間花圃是毛地黃、草夾竹桃、百合、飛燕草,兩邊是勳章菊、馬齒莧、報春花、十字花等。還有數不清的各種動植物,都是達爾文的研究對象。
除了花園之外,溫室、果園、盆栽棚,也是達爾文實驗的場所。他在這裡進行育種、雜交的測試與記錄,並觀察物種的演變;走進屋裡,書房、會客室則是他整理資料、與友人智士討論激湯的地方。其實,整座唐恩小築就是《物種原始》的發展縮影。
本書出版已屆一百五十周年,本書作者經過嚴謹的資料收集與考證,藉著文字重建舊時的唐恩小築盛況。作者從達爾文與胡克、赫胥黎等友人的書信、討論,以及當時社會輿論的攻擊中,巨細靡遺的描述《物種原始》從構想、蒐集、實證、完成到付梓間的猶疑與掙扎,是一部想更深入了解《物種原始》緣起與發展過程的必讀佳作。

媒體推薦

穿越過達爾文的生活與工作,這是一趟讓人著迷的旅行。達爾文留給後世的,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新視野。
——英國皇家植物園,克蘭教授
作者寫下了達爾文讓人驚異的一面。
——《每日郵報》
作者筆下的達爾文,不再只是傳記里的人物。
——《獨立報》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麥可·博爾特 譯者:洪佼宜
麥可·博爾特(Michael Boulter)英國籍古生物學家,曾任教東倫敦大學,擔任過古生物學會編輯、生物科學國際聯盟英國代表。2002年因《滅絕:演化與人類末日》(Extinction: Evolution and the End of Man)一書而聲名大噪,指出人類距離絕種的時間可能比預期更近。他也是推動全球最大的化石資料庫“化石記錄二”的創始人之一。洪佼宜,台灣陽明大學牙醫系、英國新堡大學口筆譯研究所畢業。譯作有《人類的演化》、《達爾文,他的女兒與演化論》(原書名《安妮的盒子》)、《酷發明》和《酷發明2.0》(與曾裕君、劉惠紋合譯)等書。

目錄

作者序
第一部
第一章 唐恩小築
“小獵犬”號上的包袱
在愛丁堡和劍橋求學
“小獵犬”號上的閱讀與討論
“小獵犬”號的生物多樣性和地質學
倫敦單身漢
搬到唐恩村
第二章 唐恩小築的新花園
唐恩小築的設計
自然的秩序
第三章 進展緩慢的唐恩小築新生活
陰鬱、沮喪、疑慮
萊爾家和珊瑚
1844年的文章
達爾文家與宗教
第四章 生命之樹
自信的成長
藤壺的教訓
橡樹的教訓
找尋線索
第五章 枝葉交錯
啟蒙運動以降的複雜情況
遷徙的觀察與實驗
《大物種書》
第六章 鴿子、報春花和一顆馬齒
被養鴿人引誘
更多植物培植的結果
脊椎動物的一些秘密
想起樹籬香芹
第七章 打破沉默的行動
《起源》的出版
X俱樂部同慶
漸變或驟變
第八章 探索漸進說
降神會?科學?
鏡片下的實驗
兔子實驗
物理對生物的第一項威
花園最深沉的秘密及高爾頓的滾動球體
第二部
第九章 冬青與常春藤
多變的大陸
機會的問題
冬青被遺忘的起源
第十章 孟德爾遺傳學之起落
在花園裡閉關
孟德爾的豌豆
遺傳學的發展
失敗的現代綜合論
第十一章 蘭花變成希望怪物
唐恩小築的蘭花
剎那間的怪物
皇家植物園的怪物
演化與發育
第十二章 脊椎動物演化的現代思想
《人類》之書
現代的祖先理論
有袋類和鷽鳥
狗和恐龍
第十三章 “一個最費解的現象”
兩樹之間
這個惱人之謎
早期被子植物的證據
水平思考之必要
第十四章 生命起源
第一場大災難:來自溫暖池塘的蟲
冰球地球後的新動物
自組規律
第十五章 未整理的花園
唐恩小築的死亡
唐恩小築的利他行為
演化中的群體行為
牛津強硬派與生命之鑰
返回自然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