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防風湯

連翹防風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四十三。主治小兒痘疹。

組成

連翹(去心)、當歸、赤芍、防風、木通、滑石(水飛)、牛蒡子(炒,研)、蟬蛻(去足翅)、瞿麥、石膏(煅)、荊芥、生甘草、柴胡、黃芩、紫草、車前子各五分。

用法用量

清水二盞,加燈心二十根,煎至八分,子與乳母同服。

功用

治痘疹小便秘塞不通,此乃熱氣壅結所致。法當解毒清熱。故用連翹、黃芩、紫草、蟬退以解熱毒,防風、荊芥發越痘毒,歸、芍理血,車前、木通、瞿麥、滑石利竅通小便以瀉熱,甘草緩急和中。

主治

小兒痘疹。

附方

名稱:連翹防風湯

組成:連翹、防風、甘草梢

用法:上為末。水煎服

主治:小兒斑疹,少陽出不快

出處:《玉機微義》卷五十

名稱:連翹防風湯

組成:連翹、防風柴胡、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溫服

主治:小兒瘡疹,少陽出不快,脈弦者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六五引《瘡疹方》

名稱:連翹防風湯

組成:連翹(研細)、防風、黃連、陳皮、芍約、當歸、獨活、白蒺藜(炒,去刺)、荊芥、茯苓、甘草、黃芩、牛蒡子(炒,研)各等分

用法:研細末。每用10克,水煎頻服

主治:治小兒肝牌風熱,面目生瘡,或周身泛發紅修,走竄瘙癢,煩躁不安

出處:《證治準繩》

功用:功能祛風清熱,調和血脈

重要文獻摘要

《廣嗣全訣》:“黃水粘瘡,由肝脾二經風熱、積熱所致也。邪在表而癢痛,輕則用犀角消毒散,重則用連翹防風湯。”

《張氏醫通》:“痘瘡解毒,以利小便為要,小便不利,乃熱毒結於下焦,連翹防風湯。”

《醫學原理下冊》:“少陽出不快,連翹防風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