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監督研究

輿論監督研究

《輿論監督研究》是由許新芝,羅朋編著,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作 者:許新芝,羅朋,李清霞 著出 版 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ISBN:9787802471481出版時間:2009-02-

01版 次:1頁 數:409裝 幀:平裝開 本:大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行政法

內容簡介

《輿論監督研究》以“輿論監督”為研究課題,對輿論監督的概念、基本原則、發展歷程等各方面做了詳盡的研究。尤其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輿論監督狀況,結合了大量的實例進行了鞭辟入裡的分析,精闢得當,深刻到位。對關心及研究相關內容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輿論監督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輿論監督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輿論監督的實質
第三節 新聞輿論監督的主客體、特性與作用
第四節 輿論監督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輿論監督在國家監督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輿論監督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 我國輿論監督發展的歷史
第二節 我國輿論監督的發展現狀
第三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輿論監督
第一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輿論監督的特徵
第二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輿論監督的方法
第三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輿論監督的盲區
第四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輿論監督的途徑
第五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輿論監督的作用
第四章 輿論監督實踐中的障礙與新聞官司的產生
第一節 輿論監督實踐中的障礙
第二節 輿論監督是新聞媒體的神聖職責
第三節 輿論監督與新聞官司
第四節 如何避免新聞官司敗
第五章 輿論監督的法制化問題
第一節 關於輿論監督的法律界定
第二節 輿論監督法制化的必要性
第三節 輿論監督法制化的條件
第四節 輿論監督法制化的難點
第六章 輿論監督法制化的進程與構想
第一節 我國輿論監督法制化的進程
第二節 輿論監督法制化的構想
參考文獻

前言

“輿論”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範疇之一,早在《左傳》、《國語》等中國古代典籍中就已經出現了“輿人之誦”、“輿人誦”等詞語,指下層百姓的議論、評說。古漢語中的“輿”是指車廂、車或轎,“輿人”即造車的人,以後泛指包括車夫、差役、小官吏和手工業者等在內的普通民眾,有“眾人”的意思;“論”指議論、討論、辯論、言論,含有評定、判定之意;簡單地說,“輿論”即指眾人的議論、意見。《三國志·魏·王朗傳》中就使用了“輿論”一詞,東漢末年“輿論”一詞已被廣泛運用。在西方,古代也有關於輿論的記載,英語正式使用Public Opinion一詞是18世紀,其含義為“公眾的意見”,對應於漢語的“輿論”。1762年,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J.J.Rousseau)在他的《社會契約論》中首次將拉丁文的“公眾”和“意見”兩個詞結合起來使用,提出了“輿論”這一概念,用以指稱人們對社會公共事務所表達的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