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章京例禁

如嘉慶五年(1800)諭令,嗣後軍機章京有升至通政司副使(正四品)、大理寺少卿(正四品)者,即不必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為防止軍機章京在外虛張聲勢,作威作福,諭令嗣後除軍機大臣出差仍準隨帶軍機章京外,其他大臣出差京外,一律不得奏請隨帶軍機章京。 嘉慶十六年,禁止大員子弟充任軍機章京,諭令嗣後文職京官三品以上、外官臬司以上,武職京官副都統以上、外官總兵以上,其親子弟均不準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軍機章京雖屬軍機處具體辦事官員,品秩較低(多在五品以下),惟值事樞垣、職司機要,稍有情弊,關係非常。故清廷對軍機章京的錄用及供職情形, 規禁甚嚴。如嘉慶五年(1800)諭令,嗣後軍機章京有升至通政司副使(正四品)、大理寺少卿(正四品)者,即不必在軍機章京上行走。同年, 為防止軍機章京在外虛張聲勢,作威作福,諭令嗣後除軍機大臣出差仍準隨帶軍機章京外,其他大臣出差京外,一律不得奏請隨帶軍機章京。嘉慶十六年,禁止大員子弟充任軍機章京,諭令嗣後文職京官三品以上、外官臬司以上,武職京官副都統以上、外官總兵以上,其親子弟均不準在軍機章京上行走。其已經行走者,即令照例回本衙門當差(嘉慶二十五年解禁)。道光三十年(1850)奏準軍機處章程九條,對軍機章京請用印信印花、繕寫機密諭旨、封發寄信諭旨或奏摺、記檔、方略館值宿等事, 均嚴定操作規程。鹹豐元年(1851),又諭令軍機大臣必須對各衙門保送之軍機章京人選,傳集考試,試卷彌封,公同校閱,擬定次第,帶領引見,不得舞弊營私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