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功

軍功

指現役軍人在軍隊作戰、訓練、執勤、科研等軍隊建設中,作出突出成績的立功人員。各國軍隊大都對軍隊立功人員設立授予軍功章的制度。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重視開展立功授獎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立功授獎制度。1963年9月總政治部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時立功條例(草案)》和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等軍事法規中,都規定了立功的原則、等級、標準、批准許可權、評定方法和獎勵方法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功章即立功獎章分為:一等、二等、三等,每年評定一次,通常由民眾評議,黨委(支部)和領導機關審查批准,必要時可由領導機關評定。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指現役軍人在軍隊作戰、訓練、執勤、科研等軍隊建設中,作出突出成績的立功人員。各國軍隊大都對軍隊立功人員設立授予軍功章的制度。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重視開展立功授獎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立功授獎制度。1963年9月總政治部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時立功條例(草案)》和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等軍事法規中,都規定了立功的原則、等級、標準、批准許可權、評定方法和獎勵方法等。

大量使用現代先進武器和技術裝備進行的戰爭。

它以武器裝備的科技水平為主要標誌, 是在現代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和地理等條件下進行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武器裝備的發展,現代化的內容日益豐富,現代化標準逐步提高,現代化戰爭不斷發展。

現代化戰爭是在電力出現以後,經濟迅速發展的基礎上,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產生的。19世紀末開始的以廣泛運用電力為主要標誌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推動了工業電氣化,既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水平,振興了經濟,也為軍隊提供了新的作戰工具。第一次世界大戰首次使用飛機、坦克、高射炮和新式軍艦等武器裝備,隨之產生了立體戰,有了空戰、空襲、防空作戰、坦克戰、化學戰和通信對抗,發展了陣地攻防戰和海戰等。這些新武器、新戰法的運用,標誌著此次大戰已經有了現代化戰爭的一些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現代化戰爭。許多參戰國的經濟發達,科技先進,軍隊裝備現代化,不僅投入了空軍、空降兵等新的軍種、兵種,以及現代化的陸軍、海軍,而且大量使用了先進的飛機、坦克、火炮、步兵自動武器、艦艇和其他技術裝備,後期德國還使用了飛彈,美國使用了核子彈。作戰方式起了重大變化,出現了較大規模的空降作戰、反空降作戰、快速集群大縱深迂迴穿插作戰、機械化摩托化部隊的陣地攻防戰等新的作戰樣式和戰法;發展了立體戰、契約戰以及坦克戰、機動作戰、大城市攻防戰、登入作戰、抗登入作戰、空襲反空襲作戰、 空戰、海戰和電子戰等,使 攻防作戰和殲滅戰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作戰指揮能力,偵察、通信、偽裝、工程保障和後勤保障能力等也大為提高。

20世紀40~50年代興起的新技術革命,在一系列 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產生了質的飛躍。60年代以來,又有了迅猛發展。這些新技術特別是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核技術、航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套用,使軍隊的武器裝備發生了重大變化,體制、編制隨之變革,出現了戰略火箭軍、陸軍航空兵等新的軍種、兵種,加大了炮兵、裝甲兵的比重,加強了合成,從而推動著現代化戰爭向較高的水平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一些局部戰爭,如韓戰、越南戰爭、中東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兩伊戰爭、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和海灣戰爭等,作戰方式不斷發展,先後出現了坑道戰、運用直升機“蛙跳”作戰、垂直包圍、飛彈攻防戰、大縱深立體戰和“空地一體戰”等,體現了較高的現代化水平。特別是海灣戰爭,使用了當代最先進的衛星、飛彈、飛機、坦克、火炮、軍艦、指揮自動化系統和其他技術裝備,展示了現代化戰爭的最新水平,是一場高技術戰爭。

現代化戰爭的特點因每次戰爭情況的不同而各不相同,70年代後,若干局部戰爭反映了某些共性,大致有以下幾點:①突然性增大,抗突襲艱巨。帝國主義、霸權主義者慣於利用現代先進武器裝備這一有利條件,採取欺騙手段,隱蔽企圖,突然下手。防禦者是在嚴峻的形勢下抗擊突襲,情況緊急,任務繁重,鬥爭十分艱巨。②戰場範圍擴大,情況變化急劇。由於武器裝備不斷更新,軍隊的火力、突擊力、機動力和整體作戰能力空前增強,導致了作戰行動由陸地、海洋、空中向太空擴展,前方與後方的界限不清,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力量對比轉化迅速,攻防作戰轉換頻繁。③立體戰、契約戰空前發展,電子戰、縱深作戰廣泛。立體戰的作戰手段猛增,作戰行動在多層次、全方位展開,強度高,節奏快。契約戰是攻防結合、陸海空一體、諸軍種、兵種協同配合的整體戰,合成程度和作戰威力大大提高。電子戰的裝備完善,對抗激烈,貫穿於戰爭始終。縱深作戰倍受重視,陸空聯合對戰役部署全縱深的火力突擊猛烈,大縱深迂迴穿插和奔襲作戰增多。戰役、戰術空降作戰廣泛,戰略性空降作戰繼續發展。④消耗、破壞巨大,對後方的依賴增加。現代化戰爭的彈藥、油料和其他物資消耗之大,武器裝備損壞率之高,破壞之嚴重,都是空前的。因而更加依賴於強大的經濟、雄厚的物資、充足的人力、順暢的交通運輸和良好的後勤保障。⑤指揮方式變革,組織指揮更加複雜困難。許多已開發國家的軍隊都配備了電子計算機等裝備,將指揮、控制、通信、情報連為一體,使指揮方式躍進到自動化的新階段,大大提高了指揮效率。同時,現代化戰爭十分複雜,新情況、新問題大量湧現,戰爭現象更難捉摸,更少確實性,組織指揮更加複雜。⑥各種鬥爭手段綜合運用,對人的素質要求更高。現代化戰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是軍事、經濟、政治、外交、文化等各種鬥爭手段綜合運用的戰爭,其艱巨性和複雜性,廣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空前緊張激烈殘酷的總體戰中,人的因素仍然決定戰爭的勝負,對人的素質主要是軍政素質、體力、耐力和鬥志的要求更高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武器裝備將 不斷更新,精確制導武器、遠射(航)程武器、隱形武器、“軟”殺傷武器和夜視器材將大量在戰場上使用,空間武器、定向能武器、次聲波武器、智慧型武器、遙控車輛、軍用機器人等將陸續問世,軍隊的組織結構和作戰方式將隨之變革,出現天軍等新的軍種、兵種,產生天戰、核戰等新的作戰方式。現代化戰爭將向高技術、高強度、高合成的方向發展。

軍功級別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功章分為:一等、二等、三等,每年評定一次,通常由民眾評議,黨委(支部)和領導機關審查批准,必要時可由領導機關評定。評定後,慶功報喜,授獎,並授予軍功章。

各國軍隊大都對軍隊立功人員設立授予軍功章的制度。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重視開展立功授獎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立功授獎制度。1963年9月總政治部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時立功條例(草案)》和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等軍事法規中,都規定了立功的原則、等級、標準、批准許可權、評定方法和獎勵方法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功章即立功獎章分為:一等、二等、三等,每年評定一次,通常由民眾評議,黨委(支部)和領導機關審查批准,必要時可由領導機關評定。評定後,慶功報喜,授獎,獲得立功獎章者,均發給總政治部統一印製的獎章證書,並將有關情況進行登記,存入檔案。

授予制度

1979年3月23日,總政治部下發《關於頒發戰時英雄模範獎章和立功獎章的通知》,規定對立三、二、一等功的個人,分別授予三、二、一等功獎章,對大軍區、軍兵種授予英雄模範稱號的個人,授予二級英雄模範獎章,對軍委授予英雄模範稱號的個人,授予一級英雄模範獎章。並由總政統一製作了英雄模範獎章和立功獎章。1979年10月20日,總政治部下發《關於對平時立功和授予榮譽稱號的人員頒發立功獎章和英雄模範獎章的通知》,規定對平時立功和授予榮譽稱號的人員也頒發立功獎章和英雄模範獎章,從1979年12月1日開始實行。從此全軍有了第一代統一的獎勵證章,至今已使用32年。

1979年,經中央軍委批准,由總政治部統一製作立功獎章,分別授予榮立一、二、三等功的個人以一、二、三等功獎章。一等功獎章的中間圖案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四周有五個大菱角;二等功獎章的中間圖案為天安門城樓與火箭;三等功獎章的中間圖案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齒輪和麥穗。立功獎章的緩帶由白色絲線編織而成,兩邊為藍色,以中間的1—3道紅槓分別表示一、二、三等。獎章一律佩戴于軍裝上衣左上方,平時只佩戴略章,逢集會或重大節日佩戴獎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