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

路得

作品名:《路得》 時間:公元前1100年 作者:普桑

人物簡介

拾麥穗的路得 拾麥穗的路得

路得是生活在大約 公元前1100年的一位摩押族中東女子。以色列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大衛王的曾祖母 。

路得本來是 猶太人拿俄米的兒媳。拿俄米和丈夫以利米勒來自於猶大支派的伯利恆, 於以色列國遭遇饑荒的時候帶兩個兒子瑪倫和基連來到異族摩押地寄居。兩個兒子在當地娶了摩押女子俄珥巴和路得為妻。後來這個家庭遭逢不測,先是父親去世,然後兩個兒子也相繼死去。結果只剩下了三個無兒無女的寡婦,以致以利米勒後繼無人。拿俄米聽聞耶和華再次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遂決定返回故土猶大。她的媳婦欲與她一同起行去猶大地。拿俄米請她們返回摩押的娘家,並祈願耶和華恩待她們,使她們在本族中找到新的夫家。結果,俄珥巴“回她本國和她所拜的神那裡去了”,但路得卻誠心誠意,堅決歸附耶和華的崇拜,因此她決意追隨拿俄米。

追隨婆婆返回伯利恆後,路得在前夫族人波阿斯的田裡與 波阿斯的侍女一起拾遺穗而與波阿斯產生愛情。 後來波阿斯以購贖者的身分娶了路得,而他們的兒子俄備得 就是後來著名的大衛王的祖父。

油畫《路得》

路得 路得

139×101cm〔法國〕海茲

在19世紀的法國畫壇上,除了上層貴族所追求的古典主義題材之外,對於東方古代生活以及農民的生活題材,也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畫作風格

在普桑的作品上,經常能找到農村生活的寫照,新古典主義畫家們有時也更愛用古典的藝術風格來展現當代農民的現實生活。就學於義大利的法國畫家海茲的這幅《路得》,就是一幅十分典型的此類作品。他採用《舊約·路得記》的掌故為題材,描繪了一個依靠拾麥穗來養活婆婆的孝女路得的形象,可是這個形象的學院派風格和古典藝術的特徵是十分明顯的。 路得,摩押女子。因為以色列伯利恆人以利米勒,為了度過饑荒,全家橫渡約旦河,來到摩押地,嫁給了以利米勒的兒子瑪倫。然而在顛沛流離中,以利米勒及其兒子都 命運不濟地相繼死去,只剩路得與婆婆拿俄米二人,路得對婆婆不離不棄,她們回到了婆婆的家鄉-伯利恆,不得不靠撿拾莊稼地里割剩的麥穗來充飢度日。一天,田地的主人波阿斯見到此情,出於善心,便善待路得,即任由她在自己田裡隨意撿取麥穗,還讓僕人從捆里多抽取些放在田裡讓她撿。後經互通家世後,婆婆發現波阿斯原是她死去的丈夫以利米勒的至親,便讓兒媳在打麥時節換衣沐浴,去波阿斯所勞動的休息之處找他並告訴他這一親姻關係。 按照古代以色列法規,親族中若一家只有寡婦而沒有子嗣,親屬中最親的人可娶寡婦為妻,並贖他的產業,為死的親屬存留名份。波阿斯並非最近親屬,但親屬害怕自己產業受虧損就放棄這一權力義務。所以波阿斯即當眾宣布,他願買下,於是合法地娶了路得為妻,以後他們生下了一個孩子取名叫俄備得,而這俄備得就是以色列王大衛的祖父。

畫中人物

路得,在聖經上原是一個賢良孝順、勤勞樸素的女子,畫家卻以半裸體的形象展現了這個傳說中的女子的風韻,著意於表現她的阿拉伯裝束:左手腋下有幾棵麥穗,臉上顯現出孤獨、屈辱和惆悵的表情。形象是充分寫實的,但卻充滿著古典的姿式美,臉上布滿著窮苦人的愁緒。

海茲(1791~1881)曾在義大利米蘭學院從事繪畫教學達30年之久,因他的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義大利人,法國畫界說他是法國畫家,而義大利則說他是義大利近代畫家。

此畫約作於1835年,有139×101厘米大,現藏義大利波倫亞市

歷史記載

以利米勒與妻兒遷居摩押


在士師統治期間,國內發生了饑荒。有一個人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從猶大的伯利恆前往摩押地去,寄居在那裡。


這個人名叫以利米勒,妻子名叫拿俄米,兩個兒子叫瑪倫和基連,都是猶大伯利恆的以法他人。他們到了摩押地,就在那裡住下來了。


後來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去世了,留下她和兩個兒子。


他們娶了摩押女子作妻子,一個名叫俄耳巴,一個名叫路得。他們在那裡住了約有十年。


後來,瑪倫和基連二人也死了,留下拿俄米,既沒有了兩個兒子,又沒有了丈夫。

拿俄米與路得同返伯利恆


拿俄米還在摩押地的時候,因為聽說耶和華眷顧他的子民,賜糧食給他們,就帶著兩個媳婦動身從摩押地回來。


她離開居住的地方,兩個媳婦也隨她出發,要回到猶大地去。


拿俄米對兩個媳婦說:“去吧,你們還是各自回娘家吧。願耶和華恩待你們,像你們善待已死的人和我一樣。


願耶和華使你們各人有機會再嫁(“有機會再嫁”原文作“在丈夫家裡”),找到歸宿。”跟著親吻她們,她們就發聲大哭,


說:“不,我們一定要跟你一起回到你同胞那裡去。”


拿俄米說:“我女兒啊,你們回去吧,為什麼要跟我去呢?我肚子裡還有兒子作你們的丈夫嗎?


走吧,我女兒啊,你們回去吧,因為我太老,不能嫁人了,就算我說我還有希望今天晚上有個丈夫,又生兒子,


你們可以等到他們長大嗎?你們可以為他們守節而不嫁人嗎?不行,我女兒啊,我為你們非常難過,因為耶和華伸手對付我。”


她們又放聲大哭。俄耳巴就和婆婆吻別,路得卻捨不得離開拿俄米。


拿俄米說:“你看,你嫂嫂已經回到她同胞和她的神那裡去了。你也跟著嫂嫂回去吧。”


路得說:“請不要逼我離開你回去,不跟從你。你到哪裡去,我也要到哪裡去;你在哪裡過夜,我也要在哪裡過夜;你的同胞就是我的同胞,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


你死在哪裡,我也要死在哪裡,葬在哪裡。除非死亡把你我分離;如果我離開你,願耶和華加倍懲罰我。”


拿俄米看路得堅決要跟她走,就不再多費唇舌了。


她們雙雙上路,來到伯利恆。她們到達的時候,全城都因她們的緣故騷動起來。婦女們說:“這是拿俄米嗎?”


拿俄米對她們說:“不要叫我拿俄米,叫我瑪拉吧,因為全能者使我吃盡了苦頭。


我滿滿地出去,耶和華卻使我空空地回來,你們為什麼還叫我拿俄米呢?耶和華折磨我,全能者加害於我。”


拿俄米就這樣回來了。她媳婦摩押女子路得隨著她從摩押地回來。她們到達伯利恆,正是開始收割大麥的時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