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義輝

趙義輝

最初,趙老學習齊白石大師的寫意畫,要求“似與不似之間為真似”。 趙老的作品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 在採訪期間,趙老還專門拿出他的幾幅畫鶴作品,為記者講起他筆下的鶴。

義輝號公羽,1938年生,河北高陽縣人,大學文化,五十年代開始學承齊白石老人,以齊法入手,六十年代曾參加市美展,繼而廣義多師古今名家之心境,後著重寫生,為萬物寫照幾萬幅,下苦功、師自然、法造化。其作品用筆爽絕利落,筆簡形真,神足意豐,時而放蕩不羈,氣熱磅礴,有時厚重,有時輕捷,時而亂中有序,亦工亦寫,其畫風重於書寫而不苟,初看清秀,細看透出一股蒼勁剛正之氣。現被翰墨書畫院聘為院士,中國眾畫堂高級畫師,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理士,北京市救災促進會理士等,並被多家名人研究院邀聘顧問,作品曾參加全國性大展、邀展、聯展、個展等,主要作品有《萬生園寫真》速寫集、“百荷圖”、魚蟲冊頁及多種“詩意畫”、山水配景“百鶴圖”長卷。和近期創作的“百翎長卷”(卷內收入涉禽、水禽、山禽、鳴禽、家禽、猛禽類計百一十種,五百多隻鳥,四十多米長,依情配景),其作品多種書、刊、報紙、雜誌、電視採用和發表中央電視台專訪著。作品在展覽中多次獲獎,並被國內外很多友人和單位收藏。作品及簡介,先後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書畫名家作品集》、《二十世紀翰墨大觀》、《中國書畫收藏寶典》、《中國美術家選集》等等各種中國書畫名人錄與《國際名人錄》等等多種典籍,並榮獲“二十世紀國際藝術名家教授成就大獎”,被評為“國際銀獎藝術家”等榮譽稱號。
妙 手 繪 丹 青 京 都 第 一 鶴
——記中國著名畫家趙義輝先生 
近日,記者來到了中國著名畫家趙義輝先生的家裡。一走進趙老家中,
記者就被牆壁上掛的幾幅鶴畫所吸引。畫中的鶴,有的昂首鳴叫,有的低回顧影,風姿綽約,舉止輕盈,清新自然,恬淡祥和,似在迎接新一天的到來。趙老將鶴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大為讚嘆。看趙老的畫,仿佛使人置身在一種清新秀雅、充滿樂趣的世界裡,於是採訪在這種氛圍中自然展開。
趙義輝畫家趙義輝畫家
藝術人生:持之以恆
趙義輝,號公羽,1938年生,河北高陽縣人。他自幼酷愛畫畫,五十年代開始學承齊白石老人,以齊法入手,幾十年來堅持創作,擅長畫花鳥,近年作品多以畫鶴為主。
最初,趙老學習齊白石大師的寫意畫,要求“似與不似之間為真似”。趙老開始並不理解,只是簡單地描摹,畫出來的畫倒是挺像,但是缺少了自己創作的風格,趙老說這樣的畫不能算是藝術品。齊白石大師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趙老深刻地體會到其中的內涵,因此為了學到畫的精髓,趙老開始到自然界中去寫生,把自己的思想意識加入畫中,真正地體現了一個“變”字。正如齊白石大師所言“作畫妙在似與不似間,太似則媚俗,不似為欺世。”所以趙老的畫作,從剛開始學習表象,到後來達到意境之美,他的作品“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體現了其中的神韻。
趙老在六十年代曾參加市美展,作品得到畫界的肯定。後著重寫生,為萬物寫照幾萬幅,下苦功、師自然、法造化。趙老的作品用筆爽絕利落,筆簡形真,神足意豐,時而放蕩不羈,氣勢磅礴,有時厚重,有時輕捷,時而亂中有序,亦工亦寫,其畫風重於書寫而不苟,初看清秀,細看透出一股蒼勁剛正之氣。
趙老主要創作的是寫意畫。寫意畫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它主張神似,更加強調畫家的
個性發揮,是融詩、書畫、印為一體的藝術形式。趙老談到齊白石大師這樣說道,“學習白石老人,他的可貴之處在於,他能夠打破常規,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筆墨表現出現實的東西。只要是能看到的東西,他都能貼切地表達出來。白石老人的文學趣味很濃,所以他的畫作很有內涵。由此看來繪畫也是一門綜合藝術。”寫意畫一般多以書法的筆法作畫,同時寫意畫的用筆也極大地豐富了書法的表現形式,所以寫意畫多半是書法學。趙老早先為了畫寫意畫,專門練習書法。他將傳統書法的特色繼承下來,再按照自己的理解運用到寫意畫中。剛開始他是以行書和草書來作畫,後來發現這樣做出來的畫比較薄弱,缺少厚重感。於是他逐漸向篆書和隸書轉移,到現在他的大部分畫作運用的是篆、隸筆法,使作品看起來更加豐滿,富有內涵。趙老說:“寫意畫跟工藝畫不一樣,工藝畫學會法度以後就不容易畫壞。但是寫意畫就需要一定的筆法,該輕則輕,該重則重。任何一筆都需要一絲不苟地畫上去,有一筆不合適整幅畫就得作廢了。”從這點也可以看出,趙老對藝術的追求是非常嚴謹的。寫意畫雖然是用簡練的筆法
描繪事物,但是這些筆法卻是經過高度概括取捨之後畫出來的。趙老的作品就深刻地體現了這一點,他的畫越簡單含義卻越多。雖然畫講究的是“文”,但是其中的精神面貌卻完全具備,使畫面更加充實,也使氣韻更加酣暢。 
趙老的作品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他早先是採用齊白石大師畫蝦的筆法去畫魚,畫出來的魚筆路很清晰。他的作品集中表現出“軍民魚水情”的主題。後來他經常去大自然中觀察鳥類等,進行寫生,光速寫的作品保存下來的都有三萬多幅,裝訂出來的大概有70多本。好的速寫本身就是一幅完美的藝術品。這些速寫為他的創作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同時也使他培養出具有獨特個性的繪畫風格。
近幾年,趙老一直都在以畫鶴為主,通過他自己的筆法,將擬人手法運用到繪畫當中,將鶴的各種姿態畫得栩栩如生,將鶴的七情六慾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甚至可以做到只用一筆就可以把鶴的形態畫出來,這也體現出趙老深厚的繪畫功底。
期間,趙老參加了全國性大展、邀展、聯展、個展等,主要作品有《萬生園寫真》速寫集、“百荷圖”、魚蟲冊頁及多種“詩意畫”、山水配景“百鶴圖”長卷。他的作品在展覽中多次獲獎,並被國內外很多單位和友人收藏。
同時,趙老還積極參加公益事業。在2002年,趙老將自己精心創作的《百翎長卷》,獻給世界環境日和中國愛鳥周活動,以此喚起人們對鳥的珍愛,號召人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保護我們的環境。為此,他不辭辛苦,白天到處寫生,研究鳥的體形特點、生活習性、喜怒哀樂等。幾十年來他樂此不疲,積累畫稿幾萬幅,經過半年多整理素材,最後用兩個多月時間完成了這幅鴻篇巨作。該畫卷上涉水禽、山禽、鳴禽、家禽、猛禽類110種鳥禽,總計500多隻。該卷長45米,寬70公分,畫卷開篇為鶴立松頭,突出“松鶴延年”的主題,接著是壽(壽帶鳥)星共舞、歡(朱䴉)聚一堂、太平(太平鳥)極樂、繁花似錦(錦雞、孔雀)、珠玉滿堂(珍珠雞)等,最後以“驚喜時刻”(雄鷹、喜鵲)壓軸收尾。作品將鳥的各種形態著重地表現出來,充分地體現了趙老對鳥類的熱愛及深厚的藝術造詣。這副作品曾被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進行過專題報導。
另外,趙老還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出版了一本《速寫繪畫技法》,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速寫繪畫的基
本要領和技法,內容翔實,通俗實用,發行後迅速成為廣大繪畫愛好者和在校美院學生學習速寫繪畫的指導用書。
現在趙老擔任著很多職務,他被翰墨書畫院聘為院士,中國眾畫堂高級畫師,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理事等,並被多家名人研究院邀聘顧問。他的作品及簡介,先後被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書畫名家作品集》、《二十世紀翰墨大觀》、《中國書畫收藏寶典》、《中國美術家選集》等各種中國書畫名人錄與《國際名人錄》等等多種典籍,並榮獲“二十世紀國際藝術名家教授成就大獎”,獲得“國際銀獎藝術家”等榮譽稱號。
趙老之所以能夠在藝術領域中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這得益於他的不懈堅持。他的藝術之路是艱辛的,也是唯美的。正是他對藝術的這種執著程度,才讓我們得以欣賞到如此美妙的作品。儘管如此,但是趙老做人一直都很低調,他始終保持著一種平和的心境,他說只有這樣,他才可以不斷探索,不斷提高,去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來。
鶴情結:痴心於鶴
在採訪期間,趙老還專門拿出他的幾幅畫鶴作品,為記者講起他筆下的鶴。
看著趙老畫的鶴,讓人好想走進畫中,去撫摸那些可愛的小精靈,那純白細軟的羽毛,那超凡不俗的鳴聲,“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讓人忍不住去靜靜聆聽。
趙老的作品之所以能產生如此巨大的藝術魅力,這與他長期的積累及創作是分不開的。趙老在畫鶴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潛心研習,不辭辛苦地去大自然中觀察鶴,與鶴相伴並迷戀在鶴群中。他筆下的鶴別有一番情趣,他將鶴的素樸純潔,飄逸雅致的神韻表現得恰到好處。他把舞姿翩翩、嫵媚婀娜的鶴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對於鶴的觀察與描繪,以寫意之法,得其形而繪其神,著力渲染其高潔、優雅形象。
寫意畫講究的是畫作之物的精神狀態,要想體現出其中的韻味,就必須對所畫之物有足夠的觀察和了解。趙老說要想畫好鶴,就必須要清楚它的源流、習性及喜怒哀樂等。只有喜愛它才可以把它畫好,把鶴畫出神韻來。趙老饒有興趣地給記者講起鶴的故事。由此可見,趙
老對鶴的痴愛程度絕非一般。
趙老說,鶴有著非凡和漫長的一生,又由於它形體秀麗,儀表高雅,能歌善舞,被人們譽為仙禽,又稱為仙鶴。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鍾 “立鶴方壺”就是以鶴體為造型的禮器。道教中,鶴飄逸的形象已成為長壽、成仙的象徵,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鶴為座驥。鶴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人高貴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關係。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能之士;把修身潔行而有時譽的人稱為“鶴鳴之士”。其實,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宋代詩人林逋酷愛梅花,更愛養鶴,終生不做官,不娶妻,隱居西湖孤山與梅鶴相伴,被後人贊以有“梅妻鶴子”之譽。鶴是古代人民最崇高動物中的一種,它象徵著聖潔、清雅、長壽,給人們留下深遠的影響。
趙老指出,在我國古代畫鶴的當首推唐代薛稷。薛稷所畫之鶴,形神兼具,達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薛稷對鶴的觀察相當細,他畫鶴成就很高,影響也很大。
對於鶴來說,一般有四隻爪,但是由於它不在樹上落,後爪已退化。但是清末一些畫鶴之人,將鶴的四個爪畫平,這樣脫離現實太多。
趙老畫出的鶴不但形態各異,而且還能分出雌雄。它們有的歡悅,有的低沉;有的剛正禦敵,有的柔情餵哺;它們時而空中盤鏇,時而振翅欲飛,時而引吭高歌,時而低沉細語,引出無限生機,令人回味無窮。
就在採訪快要結束之際,記者發現在趙老的畫作旁邊有厚厚的一摞借書單。趙老說,“這是我今年所借的書目。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識,我才能將作品的內涵貼切地表達出來。知識與繪畫素質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係。”
趙老說,今後他要做的就是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繼續探索,不斷創新,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據悉,數以千計的鶴迷和收藏迷們,都在翹首企盼趙義輝大師響徹晴空之作的頻頻問世。趙義輝大師正以新的步態向我們走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