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時良

趙時良返回前線後,戰鬥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敵人憑藉著一道沒有被我炮火摧毀的鐵絲網的優勢,機槍咕咕地叫,子彈噗噗地落在進攻部隊眼前,進攻部隊給壓住了。“連長,我去搞掉它”。不等連長開口回答,趙時良便一躍而起,不顧一切地用槍托往鐵絲網上猛劈。鐵絲網終於被劈開了一道口子,趙時良正準備往裡鑽進去的時候,從敵堡中射出一梭罪惡的子彈,其中兩顆穿過了趙時良的胸膛,他倒下後,又慢慢地抬起頭,向著北方一一家鄉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後就不動了,鮮血灑滿了大地。

人物簡介

趙時良,(1959-1979年)男,革命烈士,1959年農曆五月初七出生在祁陽縣黃泥塘鎮瓢塘村3組的一個農民家庭。幼年喪父,家境艱難,使他養成了奮發向上,同情弱者,關心他人,不向厄運低頭,善於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性格。[1]

成長曆程

趙時良11歲時開始讀國小,18歲國中畢業。在校讀書期間,品學兼優,很想繼續升學,成為一個技術工人或一個光榮韻人民教師,為四化建設服務,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出力。雖然心中燃燒著理想的火焰,但生活之現實,家境之貧寒,又不得不使他選擇了回鄉參加集體勞動,挑起家庭重擔,養活自己和年邁的母親。 回到家鄉後,他負責生產隊的耕牛飼養工作。他決心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建設美好的家園。他視牛為朋友,精心餵養,連晚上都要為牛添加飼料,因此,牛養得是膘肥體壯。 1978年1月,趙時良在母親的支持下,通過體檢與政審,終於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臨行前,他牽掛著母親日後的生活,但母親卻對他說:“兒呀,我們的太平日子哪來的,不就是人家握著槍桿在保衛我們嗎你都19歲了,該出去儘儘義務了。再說,你去當兵了,咱家是軍屬,上面和生產隊有照顧,娘不用你擔心,你放心去吧別給我和家鄉丟臉。”一番話說得他熱淚盈眶。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混出人模人樣來,給母親和家鄉爭光,決不當熊包。  趙時良來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53560部隊。在人民解放軍這座大熔爐里,他在飛快地進步,簡直是一天一個樣。1978年6月,他接到家裡的加急電報,說:母親病危,速歸。但此時他剛從新兵連分到連隊才2個月,各項軍事技術的訓練才剛剛開始,如果回去,以後的技術就會跟不上。於是他滿懷悲痛地回答家裡說:忠孝難以兩全,拜託家人照顧。不久,他又收到母親去世的電報,他還是沒有回去,晚上躲在被窩里哭了一夜。參軍前母親的諄諄告誡,成了他工作的動力。由於各項成績優秀,就在這一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鑒於越南當局無視中國方面的一再警告,連續出動武裝部隊侵犯中國領土,襲擊中國邊防人員和邊境居民,局勢急劇惡化,嚴重威脅中國邊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國政府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決定進行對越自衛還擊。趙時良所在部隊也加入了戰鬥序列。在部隊從廣東到廣西的行軍途中,趙時良懷著對越南當局背信棄義的滿腔怒火和加入黨組織的迫切願望寫下了請戰書和入黨申請書。他寫道:“請黨考驗我,把最艱苦、最危險、最困難的任務交給我……為了保衛我國領土完整,為了人民的幸福,我願灑盡鮮血。敬愛的組織,請在戰場上看我的行動吧!”在行進到家鄉的途中,他深深地凝望著這方生育他的土地,在家書中寫道:“快過年了,你們在準備年貨,我在為國行軍,準備打仗,我感到最大的幸福是,我們上前線打擊侵略者,保衛邊疆的和平,使我們偉大的祖國有一個安全的環境來進行四化建設,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雖然我在母親面前沒有盡孝,但我時刻準備著為國家盡忠”。[1]

人物事跡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了。趙時良所在連隊的任務是:攻克同登地區的460高地。守衛同登的是越軍步兵第3師12團,這支部隊在越軍中號稱是"英雄團",善攻能守,擅長近戰夜戰。清晨六時二十五分,我前線指揮部一聲令下,萬炮齊鳴、地動山搖。15分鐘的炮擊,迅雷不及掩耳,直打得敵人死傷累累。在炮火急襲的同時,趙時良所在的連隊撲向了460高地。460高地山高坡陡,地形十分險要,從山腰到山頂,到處密布著敵堡。敵人依仗工事堅固,把地堡作為整個防守陣線的中心。在部隊發起進攻後,敵堡同時張開血盆大口,火舌兇猛撲過來。前進的道路封鎖了,幾個進攻的戰友受傷倒下了,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冒著危險,把受傷的戰友一個個從高地上救護下來。正當他準備再次衝鋒時,一塊彈片飛來,擊中了他的左小腿,血流得滿地都是。他伸手一摸,彈片還露在外面,便用指頭捏住,拔了出來。戰友們見他血流得太多,給他簡單包紮後,便送到了戰地醫院。在醫院作止血包紮時,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紛紛圍攏過來,請他講460高地的戰鬥。他說:"我們的戰友打得很勇敢,你們快點給我包紮吧,我還得馬上返回前線,我不能離開戰場,他們在前線打得激烈呀。”醫生勸他至少要好好休息一個星期,但他認為自己的責任還未完成。於是不辭而別,悄悄地返回了前線。 趙時良返回前線後,戰鬥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敵人憑藉著一道沒有被我炮火摧毀的鐵絲網的優勢,機槍咕咕地叫,子彈噗噗地落在進攻部隊眼前,進攻部隊給壓住了。“連長,我去搞掉它”。不等連長開口回答,趙時良便一躍而起,不顧一切地用槍托往鐵絲網上猛劈。鐵絲網終於被劈開了一道口子,趙時良正準備往裡鑽進去的時候,從敵堡中射出一梭罪惡的子彈,其中兩顆穿過了趙時良的胸膛,他倒下後,又慢慢地抬起頭,向著北方一一家鄉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後就不動了,鮮血灑滿了大地。[1]

社會評價

戰爭(對越自衛還擊戰)結束後,為了表彰趙時良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奮力搶救傷員,完成任務突出的英勇事跡,部隊特追記其二等功,並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家鄉人民也在縣城為烈士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召開追悼會的那天,縣城萬人空巷,天下著濛濛細雨,也仿佛在為英雄哭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