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義

趙德義,1941年1月生,安徽省宿州市人,中共黨員,教授,湖北省文聯副主席、湖北省音協副主席、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碩士生導師。


1956年入中南音專附中學習鋼琴專業;1959年升入湖北藝術學院理論作曲系,師從謝功成、馬國華、廖寶生、王義平等教授;1965年本科畢業;1991年至1992年分別在武漢大學、西安外語學院進修;1993年至1994年赴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音樂學院作高級訪問學者。
1964年至1979年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團任創作員和樂隊指揮;1979年調回母校任教;1983年任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1986年任教務處長;1993年任副院長;1996年12月經民主推選為武漢音樂學院院長;1984年被評為副教授;1993年晉升教授。
主教課程為和聲學、復調音樂;主要著作有《和聲學基礎教程》、《和聲套用教程》、《復調音樂基礎教程》、《小型樂隊編配教程》等;主要論文有《侗族多聲部民歌研究》、《分岔·分層說》、《隱伏聲部剖析》、《蕭斯塔科維奇二十四首序曲與賦格調思維特征》等;主要作品有《幸福列車到苗嶺》、《校園新歌》(舞蹈音樂)、《江河水》(鋼琴與民樂隊)、《毛主席長徵到過我家鄉》、《敬酒歌》、《同心樂》(歌曲)等。曾參與策劃、組織或主持多次全國性音樂學術活動,如:兩屆《和聲學學術報告會》(1979、1985)、兩屆《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會》(1986、1998)、《音樂藝術院校民樂新作品交流會》(1995)、《曾侯乙編鐘出土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1998)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